【核心提示】《人民日报》这份中国第一大报面对新传播革命带来的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面对主流舆论场被民间舆论场、国际舆论场蚕食、围堵的严峻现实,正在昂然奋起,努力改变被动局面。
7月22日凌晨4时58分,一个账号为“@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在人民网(603000,股吧)、新浪网上同步发出第一条微博:“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
在如今政务微博扎堆涌现的中国,一个官方微博的问世,可能不会引起多大轰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低调姿态,“随风潜入夜”,但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以180多条的微博,收获了15万多粉丝。其中有一条微博竟有15000多条的评论与7.3万次以上的转发。
在主流媒体影响力下降、公众注意力高度碎片化的今天,《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在短短的一周内能收获如此可观的“围观”,实属难得。
多重因素成就了第一党报官方微博的起跳成功。比如,《人民日报》的品牌效应以及“7·21特大暴雨”引发的舆论冲击波,但我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微博的媒介活性以及《人民日报》微博不一样的言说方式。
这几年,微博这一新媒体形态在中国的“野蛮”生长,引爆了一场新传播革命。其改写了中国既有的信息与舆论传播格局,打破了此前以传者为中心的单向度的信息、舆论传播格局。显著表现是:作为“沉默的大多数”,草根权力获得了申扬。拜新媒体所赐,一个个社会微动力活跃起来,一个个沉默的声音也被打捞出来,汇聚成一个无比广阔的公共舆论场。这种舆论场不再是一个仅在体内循环的封闭舆论空间,而是一个四面向社会开放的舆论“公海”。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作为第一党报旗下的新媒体,同样被新锐的媒介技术赋予了活性。微博技术释放出巨大的表达能量,推动《人民日报》微博融入社会,将高端主动脉与一个个社会毛细血管联接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畅通的政治沟通体系。如果这家权威媒体逆新媒体逻辑而动,受伤的只会是自己,而不是新媒体。事实说明,《人民日报》没有这样做,而是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顺势而动,借风发力,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微博作为一个高度草根化的社会媒介,具有天然的亲社会性。在微博空间,平等是传播的信用卡,互动是沟通的通行证。传者与受者的交流互动不再依附于等级化的世俗传播权力,而是依靠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这要求沟通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平等的、人性化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要想获得预期的沟通效果,就必须用微博的言说方式说话。不论发布信息,还是阐发观点,都不能带有傲慢与偏见。即便要说服公众,不能自以为是地说教,而是要放下身段,以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说话,这样才不致令公众产生反感。从《人民日报》微博一周的表现可看出,其亲民、清新的表达方式,获得了网民的积极反应。
此外,微博的互动性特性也要求《人民日报》微博不能寄望于沟通的一次性完成,传播者需要做好若干回合的沟通准备,在循环互动中慢慢地赢得受众的认同。要在一次次来回互动中获得主动权,居高临下的说教肯定无济于事,围炉夜话式的平等交流才是可靠的保障。
《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若想位居主流,就得做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做网络偏激情绪的缓释剂,做国民心态的压舱石。”这份中国第一大报面对新传播革命带来的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面对主流舆论场被民间舆论场、国际舆论场蚕食、围堵的严峻现实,正在昂然奋起,努力改变被动局面。
这次《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闪亮登场,若放在《人民日报》整个媒体发展战略框架中考察,其意义是不同寻常的。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毕竟才呱呱落地,在未来的长跑中,它能不能一路顺风顺水,尚待观察,我们期待它有精彩的明天。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