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搜索方面是王者,但是在非搜业务方面,却只能用平庸来形容——比如,之前的问答服务错误地采用了收费几美元的模式,导致门可罗雀,在雅虎免费问答如 日中天之时,收费问答被迫关门大吉.后来推出的谷歌财经内容频道同样也在同业排名倒数.面对维基百科的火爆,Google推出了号称“Knol”的免费百 科产品.但是这一产品却没有利用海量网民的信息互补优势,反而成为一个“一言堂”集锦.此外,Google在词条上的“不管理”政策有可能让该服务变成一 个混乱不堪的博客网站.
对比维基百科的成功之处,我们就可以发现谷歌百科在产品设计上问题不少.
比如,每一个注册用户可以自己写词条,这些词条发布时可以署名,不过浏览者却不得修改.如果读者发现存在事实或者文字错误,将意见提交上去,只要是原创者不点头,此条文章将无法得到更新.
百科全书的海量属性意味着谷歌不可能在每一个词条领域都找到最权威的专家,错误和疏漏难免,更不要提维基百科中成为焦点的词条内容中立性问题.如果读者无法改进词条,谷歌百科就成了枯燥的一言堂.
笔者在一片有关天文现象的词条中看到,原创者甚至是把带有自己形象的照片粘贴了出来.不知道他创建词条的目的是传递知识,还是个人宣传.
不能修改是谷歌百科的第一个软肋.第二个缺陷是谷歌不对词条做任何管理.
比如有个人写了一个有关印度的词条,如果你作为读者,不认同这个词条,也可以自己创建一个词条.这样下来,将来可能的一个后果是同一个内容存在好几个甚至是十几个词条,尤其是一些诸如马岛战争这样存在争议的内容,.
将来读者进行搜索,一个主题搜出若干个词条,他们显然不可能通读所有词条,然后自己遴选有价值的内容.这一过程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不亚于撰写一个词条.
反观维基百科,虽然访问者中存在恶意篡改为目的的不良之徒,但是大多数仍是兢兢业业的维客,以及急需查询知识的读者.读者可以对词条做出改进,通过对词条的讨论,最终保证了一个主题只有一个词条,其内容在客观性上能够为最多人所接受.
在理论状态下,谷歌百科如果能够找到各行各业的专家,其运行模式将消除维基百科随意修改带来的缺陷.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层次不齐的网民将会创建大量的Knol.这种背景之下,“一言堂”和“主题不管理”政策,将导致百科全书走向混乱.
综上所述,谷歌百科的产品设计存在明显缺陷,将来如果没有专业高手捧场,况且每个人高兴了都可以另起炉灶,那么谷歌百科将堕落成一个毫无价值的博客网站,挑战维基百科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