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腾讯即时通信线的QQ手机版遭遇上架以来最大的舆论压力,4天内收到超过30000个一星级差评。
“QQ的这次改版受到了很多吐槽,主要是在淡化在线状态这个点上步子迈得有点急,需要做适当回调。但这是一次有价值的‘试错’。”昨日下午,腾讯公司即时通信线副总裁殷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应。
用户对手机QQ新版本表达不满,这或许只是表面现象。
在移动浪潮变革下,腾讯内部没有PC互联网历史包袱的微信已经异军突起,帮助腾讯拿到第一张移动互联网“站台票”,而QQ这款已经长达14年之久的社交产品,尽管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到5.5亿,但如何在承载了腾讯浓重历史责任的同时实现转型,并不容易。
殷宇也对记者坦言,现在的QQ遇到了如何把握用户需求、打破用户惯性,以及发展节奏三大难题,而眼下要做的,是有“归零”的心态,快速地试错、迭代和优化。
“现在的QQ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说,目前有65%的QQ消息均发自手机,“必须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不然就会掉队甚至淘汰。”
小企鹅的“三座大山”
与“轻装上阵”的微信相比,腾讯即时通讯工具QQ的移动化并不顺利。
2012年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真正席卷而来时,QQ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其组织架构并不适合移动互联网。当时,QQ、Qzone(空间社区)、手机QQ和手机Qzone,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沟通成本过高。
一位腾讯内部员工对记者表示,腾讯内部,部门的设置有其历史原因。1999年腾讯有了QQ,2003年才有了移动部门做的手机QQ,2005年有了Qzone社区,随后是手机Qzone和移动App。但组织上的割裂,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无法轻装上阵,做出协调的移动互联网产品。
而当时,QQ自身的处境变得尴尬,PC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基本进入尾声,即时通讯用户增长缓慢,而作为对PC互联网的颠覆,越来越多的用户向移动互联网迁移。这意味着,QQ如果不抓住移动互联网,用户不但会停滞增长,而且会减少。
与此同时,腾讯内部的微信异军突起。相比QQ,微信是增速更快的在线即时通信工具,从零到1亿用户,用了14个月的时间,从1亿到2亿,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而QQ即时通讯工具的用户从零到积累2亿用户,花费了几乎四年半时间。微信是否会颠覆手机QQ,成了业界议论的焦点。
这促使了去年5月18日,腾讯进行的组织变革。QQ、Qzone、手机QQ和手机Qzone合并在一起,目的是为了QQ这一核心产品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
但现在,“需求、惯性、节奏”,仍是QQ面临的三大难题。
殷宇说,现在的QQ月活跃度达到8.5亿,既有高端用户,也有中低端用户,用户的需求丰富多彩,怎么做到让用户都满意,在对用户的需求把握上如何区隔,如果处理不好,会有撕裂用户的风险。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克服惯性。QQ已有14年历史,用户在过去的使用惯性巨大。“这就像抽了14年的烟,突然让你变一变会很痛苦。”
这次“淡化在线状态”引发的吐槽就是典型案例。QQ的用户已经习惯了查看了在线状态,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多的是24小时在线,如何做好嫁接变得有难度。殷宇说,本次改版的“试错”,QQ正在明白“度”该如何掌握。
最重要的还是节奏,根据腾讯的数据统计,腾讯每月有接近4000万用户从PC和非智能机迁移到智能机,这时候腾讯面临两个选择:是等所有用户完成移动迁移后再改变,还是率先引领变化,“走得快了,用户不适应;走得慢了,又会落后时代。”
与微信差异化需要时间
“这次网友的吐槽风波,把不少QQ正在移动端改进的亮点淹没了。”殷宇“委屈”地说,现在的手机QQ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夯实基础上,在打好基础后,未来QQ再推出新功能会变得容易许多。
对于未来的发展策略,殷宇对记者表示,QQ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多终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除了有PC电脑,还是智能手机,甚至还有可穿戴设备,这些设备之间需要无缝链接,这是用户的刚需。
对此QQ正在做的是,加大多场景、多终端产品的互通能力。这已经开始在QQ的新版本中有所体现,例如聊天记录在手机、电脑的同步打通,通过群助手对众多群消息进行收纳,等等。
此外,“乐在沟通”也是QQ的下一步方向,例如趣味气泡、乐趣表情、个性化皮肤、手机游戏、私密照片分享等等。
殷宇还透露,未来手机QQ还会在不少领域做新的尝试,比如生活服务。
不过,这是不是意味着手机QQ和微信变得越来越像?
殷宇说他不喜欢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微信覆盖了一批原先QQ试图覆盖但覆盖不了的高端用户。从这一点来看,QQ和微信形成互补,也让QQ减轻束缚,不需要再兼顾高端用户而做出移动化的改变。
“这就像海飞丝和飘柔,他们的客户需求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但产品有差异化。”殷宇说,腾讯不会一开始就对产品给出明确的定义或战略,划出“楚河汉界”,“两个产品可以聚焦在喜爱它的用户群上做研发,把各种机会都去做尝试,快速试错,这对我们来说是解放或者解绑的机会。静心等待,差异化自然会出现。”殷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