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肥胖困扰着美国,单是美国每年花在这些问题上的钱就达到4500亿美元。在美国,2/3人口体重超重,约35.7%的人为肥胖人群。这些都是现实中的肥胖,现实中人们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不停地吃啊吃啊……今天我要说的是网络肥胖——让我们长时间耗在网络上的现象。
创意也是致富经
社会中吃饭的嘴越多(总体上吃饭属于消费),提供食品的人越高兴。据估算,美国人每年不知不觉要吃掉150磅食物添加剂(大多数是糖、酵母、抗氧化剂、味精等等)。这些添加剂是过度消费的润滑剂,添加剂不仅仅让食物更好看,保存更持久还能带来更好的口感。过度消费让消费者沉迷于不知足的无尽消费和快乐的王国。其实,你登陆">Facebook或者玩智能手机时,这样的事同样在发生。食品工业将其称作“craveability”(能使消费者产生渴望的特性),在互联网圈子里,这叫做“indispensability”(不可或缺性),或者更亲切的叫法“user engagement(engagement有婚约的意思)”
现在的互联网有太多太便宜太美味太过丰腴的数字美食摆在人们眼前
渴望和成瘾变成商业模式
新型的互联网肥胖是指网络上有过多的信息、数据、媒体可供人们享用。我们意识到的只是皮毛,现在的互联网有太多太便宜太美味太过丰腴的数字美食摆在人们眼前。网上的好友越来越多,信息提供商每天发布信息,你的注意点从电脑转移到平板,从平板转移到手机,现在又转移到智能手表,用这些平台你每天可以收到比以前更多的新闻,可以有更大的音乐库,更多的好看电影,买到更多性能更强更便宜的移动设备,看上去你完全接入了社交网络。网虫们就像大多数人在自助餐厅干的一样——能吃多少吃多少。
科技:不再是能否实现,而是应不应该实现
科技能不能实现这个?科技能不能实现那个?这种问题很快就会被“应不应该?”替代。
在数字肥胖中,科技也有底线:信息的获取更快捷更自由,是否意味我们随时都要消费信息?我们真的需要手机APP来告诉我们商店里的音乐柜台在哪?我们真的需要互相比对彼此的DNA才决定是否和对方约会?我们真的需要把我们跑了多少步上传社交网络?
科技无论伦理,而缺失伦理的人类会变成机器。
科技无论伦理,而缺失伦理的人类会变成机器。毫无疑问科技会以指数级数发展,人类接受的信息将更全面、更深入更快捷。如果找不出方法处理持续汹涌而来的科技可能性,总有一天人类会成为数字肥胖的奴隶,或者,成为我们制造的机器的一部分。
从“越多越好”走向“少是最好”
和食物一样,我们迫切需要在面对过量的信息和媒体大餐时找到自己的饮食平衡点,我们需要决定要“吃”什么样的信息,怎么去“吃”这些信息,以及,什么时候该“少吃点”,花时间消化信息,什么时候该“吃”快点,什么时候应该饿上几顿。离开互联网的日子将成为一种奢侈。
我相信很快我们的互联网就会从传统的线下模式和1.0版本互联网“越多越好”向着“少是最好”的理念艰难前行。新的生活方式是摆脱高科技产品舒服,摆脱电子产品,是“心智”时代的崛起,这样的生活方式才能抵制数字肥胖。
如何在无知和全知间保持平衡,也许可以借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万事应简单化,但不应太简单。”
[王大发财 via Fastcoexist]
(责任编辑:蒙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