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开源
“互联网”三个字如今已经是众人皆知,但谈到“开源”,了解的人却局限在IT开发者这个群体里。现今很多热门词汇如:“互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和“去IOE”等都离不开“开源”的影子,而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是开源软件的拥簇者。大数据解决方案 “Hadoop”、移动互联网手机操作系统 “Andriod”、云计算热门管理软件“OpenStack”……这些清一色都是近年崛起的开源软件。甚至包括阿里巴巴得以自身实现并向社会发起的“去IOE”运动也是得益于开源技术的巨大帮助。
开源的本质是基于对源代码的免费共享使得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可以通过社会化协作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参与开发和传播。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在IT领域的实践已经吸引了全球超过400万开发者并成功沉淀了千万级的开源项目和产品。无论是“开放”、“平等”还是“协作”、“分享”,互联网思想和开源精神高度一致,互为表里且相得益彰,共同开启了一个人类的新时代。
开源中国和GitHub
2008年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咖啡馆,三位开发者创办了GitHub,一个开源代码分享平台。2012年7月GitHub获得投资1亿美元。2013年4月,GitHub用户数达到350万,托管项目达到600万,到2013年12月在GitHub上托管的项目已经超过1000万。它的用户不乏像Facebook、LinkedIn、Twitter以及沃尔玛、微软这样的知名企业,甚至美国政府都在使用GitHub开发项目。目前,GitHub的估值已经接近10亿美元。
2008年,在地球的另一端,开源中国社区在深圳上线。几年后,因为收录编译最全最新的开源技术资讯,开源中国成为国内权威的开源技术信息提供者。2014年,注册会员已经超过200万名,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活跃度最高的开源技术社区。
虽然拥有同样的起步时间,但开源中国的发展速度却远远无法与GitHub相媲美。从蹒跚起步一直走到2013年初,开源中国只是专心运营着本土开源技术论坛。然而,随着技术的进化和开发者的成熟,他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开源社区如果只提供资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开发者激增的各种开发需求。比对GitHub的发展,开源中国明确了下一个方向:“提供最好的开发者服务,充分利用开源方法论,把软件工程都搬到云上来!”
云上“中国源”
2013年4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CTO、时任阿里云总裁的王坚博士正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就在会上,开源中国的团队和王坚博士分享了开源中国想要提供开发者服务的想法,甚至讲到了具体的操作计划:例如把国外成熟的开源软件经过梳理全部镜像到国内的云上并提供中文分类、检索;架设本土类似GitHub的源代码托管平台等,这样本土的开发者也可以享受飞速流畅的代码共享。开源中国的思路与王坚博士不谋而合,“原本阿里云就准备做同样的事,但,你们做,更合适!”于是,“中国源”就此诞生。
2个月后,大型综合性开发者服务平台“中国源”一期借助阿里云成功上线。一期项目涵盖的开发者服务包括可以提供源代码托管的Git@OSC;整合国内外几十万个开源软件,为国内用户提供便捷快速的软件下载渠道的DL@OSC等服务。
在“中国源”平台上线后,Git@OSC源代码托管服务运转火爆,数据量很快就超过2T,然后是4T、8T……这样一个庞大的平台,仅仅用2个月开发及完成部署,并顺利承载线上服务。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借助云计算出色的虚拟化服务和在线运维服务成为了可能。在用户并发数和数据量激增的背后,云计算帮助中国源挺住了不期而遇的快速增长压力。中国源在阿里云平台的稳定运行赢得了开发者的信任,更多开发者们把自己最宝贵的智慧财富托管到了“中国源”上。
Git@OSC上每日项目push次数达2万多次,大部分项目相当活跃。其中近2/3的项目为私有项目,不光是私有项目活跃,数万的开源项目也在Git@OSC落地生根,其中基本涵盖了已经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且流行起来的明星开源软件项目――JFinal是一个本土开源的极速WEB+ORM框架,其作者詹波说,JFinal的代码之前一直放在GitHub上,由于GitHub经常被墙,所以把代码放在Git@OSC上只是作为一个备份代码,没想到这一可有可无的选择,却得到了意外的收获:由于Git@OSC有开源中国社区200万会员的关注,这里面超过85%都是一线开发者,他们对本土优秀开源软件极为敏感。通过社区的“优秀软件推荐”,JFinal一下子被广大开发者所发现和接受,并迅速蹿红,长期“霸占”Git@OSC热门软件榜,不但增加了非常多的用户应用JFinal到他们实际的业务开发中,而且还赢得了相当一部分用户回馈贡献自己的代码共同完善JFinal。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少数,Ubuntu Tweak的作者图拉鼎(网名),在一次非Ubuntu Tweak的演讲中向450名听众现场调查,问有多少人在用他的软件,现场超过半数的人举手,赢得了全场的掌声。还有国内知名的项目管理软件“禅道”,以及跨平台手机应用开发框架CrossApp等等,都是一上线便引起关注,甚至马上吸引到要求共同参与开发的合作者。
逆袭并改变
截至2014年9月30日,“中国源”上线14个月的时间里,代码托管服务Git@OSC已为20多万个项目提供了代码托管服务,平均每月新增项目超过1万个,这已经超过了GitHub当年同比的增长速度。
在本土开源生态环境下,对于国内的开发者而言,相比GitHub,中国源提供的代码托管服务速度更快、更稳定;对本土开源软件来说,在中国源平台上所受到的关注度要更多。JFinal的作者詹波介绍到,目前JFinal在Git@OSC上的fork和star数量,与在GitHub的数量相当,但是时间上,JFinal的代码放在GitHub上要比放在Git@OSC上要早两年之久。随着团队协作工具Team@OSC、项目演示空间PaaS@OSC的上线,中国源通过更深入的服务为开发者打造了一个云开发、推广的有力平台,这一切,是GitHub所没有提供的。
熟悉开源世界格局的人会有所了解,国外开源界对中国程序员的诟病在于:只索取,不奉献。这背后反映出中国开发者曾大量使用开源技术却鲜少主动开源或者参与开源项目的源代码回馈。由于开源技术起源于欧美国家,与之相比,中国的开源技术发展的确比较缓慢:在开源技术蓬勃发展的过去十年里,中国人贡献的开源项目只有上千个,而全世界的开源软件项目则有上千万。这一落后的现状并非无可扭转,事实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源”Git@OSC已经凝聚了数万个开源项目,对于中国开源技术的原创发展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利用多年对开发者和开源技术的理解,为了深入解决开发者的需求,“中国源”陆续推出更多的服务,例如代码质量管理服务和基于多人协作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据了解,2014年底前,“中国源”还将推出持续集成以及PaaS运行空间等服务,从而覆盖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最终将软件工程“云”化形成“开发云”。
从云计算终将成为如同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设施的社会发展前景看,开发者可以通过“开发云”获得全新的工作方式、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不单是激发众多优秀开发者个人技术能力爆发的途径,更可能成为对已经沦为“传统行业”的软件业的颠覆。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