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抗癌日:癌症并不意味着死亡

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癌症早期很难发现?人类对癌症真的束手无策吗?晚期癌症就别治了?治疗癌症就是医生的事?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2015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癌症防控目标,实现并不遥远”。

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癌症早期很难发现?人类对癌症真的束手无策吗?晚期癌症就别治了?治疗癌症就是医生的事?

随着发病率走高,癌症正越来越多地侵入人们的生活。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癌症的起因、防治存在不少成见和误解,影响了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新华社记者聚焦五大误区,通过采访权威专家予以澄清。

误区一:不敢直面癌症

“谈癌色变仍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说,对大多数人来说,被确诊为癌症是改变一个人生活的重大事件,震惊、恐惧、愤怒、伤心、孤独、焦虑的感觉随即产生。在一些环境中,癌症仍然是人们谈论的禁忌,癌症患者往往遭到歧视,以至于患者都不敢承认自己是癌症病人。

调查显示,在中低收入国家,人们对癌症的看法很悲观。在低收入国家,48%的人认为癌症没有什么治疗办法,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在中等收入国家,39%的人持相同看法。与之相比,高收入国家中仅17%的人有此看法。这种错误的看法可能影响到人们参与癌症筛查的积极性,也非常不利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待癌症的观念上我们还停留在旧时代。”中医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曾在文章中指出,我们要认识到,“癌,谁都回避不了,谁都需要防范”,要采取综合措施,正确判断。直面癌症、正确认识癌症可以使患者得到早诊早治,并为他们获得高质量的诊疗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误区二:癌症早期无法发现

不少人认为,癌症早期无明显信号,到发现时通常已是中晚期。事实上,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几种癌症,可能在无症状情况下,通过常规健康体检及普查早期发现。部位较表浅的肿瘤,如皮肤癌、口腔癌,可在体检时及时活检确诊。一些位于身体内部的肿瘤,也可能通过常规检查早期发现,例如,无症状的早期肾癌、早期肝癌,可通过超声波检查早期发现。

癌症的早期发现,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控制纲要》中确立的预防和控制癌症的优先项目和战略。通过早期发现,能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约有三分之一的癌症能通过早期诊断获得治愈的机会,加拿大已证实,有效乳腺癌、宫颈癌和大肠癌筛检方案,可以使总的癌症死亡率下降5%,也就是每年会减少7000例癌症病人死亡。在美国,近10年来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很大的功劳应归于乳腺筛查项目的推广。

为此,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北京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建议,确立癌症筛查、防癌体检及早诊早治的有效手段和方案;扩大癌症筛查、防癌体检及早诊早治人群覆盖面;将癌症筛查、防癌体检及早诊早治逐渐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保支持的卫生服务体系;将肿瘤预防工作纳入肿瘤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考核的重要指标。

误区三:对于癌症,我们无能为力

尽管癌症目前仍是医学界尚在攻克的难题,但人类面对癌症并非束手无策。研究表明,在正确决策的引导下,相当一部分常见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肿瘤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地区以及国家层面上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降低因酗酒、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育运动等导致的癌症发生是必要的。

作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吸烟与71%的肺癌死亡病例和22%的所有癌症死亡病例有关。按照目前的趋势来估计,吸烟在21世纪将造成10亿人口的死亡。同样,酗酒是癌症的危险因素也众所周知,其与口腔、咽、喉、食管、肠道和乳腺的癌症风险增加有很强的关联性,并且会增加女性肝癌和肠癌的发病风险。超重和肥胖率正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其中包括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与肠道、乳腺、子宫、胰腺、食管、肾及胆囊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很强的关联性。

中国癌症基金会提出远离癌症的十二条建议就包括:远离烟草;预防感染;在正常体重范围内,越瘦越好;每天最少运动30分钟;避免饮用含糖的饮料,限制进食热量密度高的食物;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减少进食红肉,避免食用加工肉类;如要喝酒精饮料,男士每天不应多于两杯,女士以一杯为限;限制食用高盐分食物和经盐加工的食物;不要使用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癌症;最好以纯母乳喂养婴儿至六个月大,然后添加其他食物;平衡心态,心理健康。

误区四:晚期癌症别治了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所有民众都有接受平等和有效治疗的权利,从而避免遭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大多数情况下,肿瘤治疗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没有给予足够的姑息治疗和缓解疼痛的措施。仅用几种药物就能控制包括儿童患者在内的近90%的癌症病人的癌痛,然而在许多国家,患者未能充分接受镇痛治疗的情况却很常见。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赵进明博士认为,晚期肿瘤治疗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以改善患者症状、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的。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经济状况、治疗期望值等各个环节入手,做到“量体裁衣”式的治疗。对于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患者不要过度担忧。放化疗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通过现有的手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切不可因恐惧副作用而拒绝放化疗。

误区五:治疗癌症是医生的事

世卫组织调查发现,在低收入国家,75%的人认为在制定治疗癌症的方案时全都是医生说了算,仅8%的人同意患者应该与医生一起做决定。与之相比,经济发达国家中72%的人认同患者与医生共同决定的模式。

在临床中,往往是当患者的心态摆正了、思想乐观了,再加上科学规范的治疗,使患者的病情稳定,或带病延长了生命,并且保证了生活质量。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关注个体的心理情绪波动,因为治疗癌症不仅是医生的事,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赵进明提醒,除了患者本人和医生,家属的责任也很重要。一方面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针对病人可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发生并发症。

时间: 2024-08-01 18:08:05

世界抗癌日:癌症并不意味着死亡的相关文章

世界抗癌日:解开你对癌症的误区

福州新闻网2月4日讯 每年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世界抗癌日". 记者昨日从省肿瘤医院的医生处得知,人们对常见癌症的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 1.鼻咽癌认识误区:头痛.耳鸣和鼻咽癌不沾边. 鼻咽癌患者会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比如一侧耳鸣及听力下降或涕中带血等症状.有些患者只有头痛的症状. 2.食管癌认识误区:吞咽不适不检查. 食管癌患者早期常会有3种感觉:①异物感:一般在吞咽时有异物感,有人不吞咽时也会感觉食道内有异物.②哽噎感:在吞咽食物时会有哽噎感.这一症状能自行消失

世界抗癌日,谈癌症聊误区

"癌"是一个不愿意被人们提及的字眼,在多数人眼中,得癌就等于得了绝症,人们往往将它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对于人们的这种误解,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主任医师李志亮说,"只有纠正或消除人们的错误认知,才能让我们更好的防癌,让患者更好的去接受治疗,也就改善了我国当前防癌抗癌的现状."  每年的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发起的"世界抗癌日",在活动期间,李志亮主任接受采访时也指出,"人们对肿瘤存在这很多错误的认知,比如忌讳谈论它,认为它的发病没有明显

世界抗癌日:听音乐能抗癌吗?

中新网石家庄2月4日电 (高红超)听音乐能抗癌吗?肿瘤内科专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4日,在世界抗癌日来临之际,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抗癌音乐会"--"音为有您,乐享人生"主题心灵音乐会,数百名癌症患者们除了在现场聆听美妙的音乐外,有的还亲身参与到即兴乐器演奏中. 58岁的石家庄癌症患者郭秀清在开心地与其他患者一起合奏了一曲<喜洋洋>之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表示,听音乐.与人合奏音乐不光让自己的心情非常放松,还提高了自己坚强面对顽疾的信心.

观念变迁谈癌色变到离我很远,世界抗癌日告诉你现实到底怎样

昨天是世界癌症日.2015年国际抗癌联盟推出的世界癌症日主题为"癌症防控目标,实现并不遥远",倡议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早诊早治.保证有效治疗.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生存治疗等途径,逐步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推进癌症防控事业的发展. 观念变迁谈癌色变到离我很远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谈癌色变,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死亡相比,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癌症并非不治之症.但疏于癌症知识的匮乏,很多早期得了癌症的患者, 并没有意识到,拖到晚期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对此专家表示,很多癌症的早期

[世界艾滋病日]34年2900万人死亡,治愈艾滋病还有希望吗?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UNAIDS官网发布专题,提到艾滋病感染相关死亡将在2030年将下降81%.从不治之症到有药可医再到未来可被治愈,人类在与艾滋病都在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大数据文摘今日推送"知识分子"的长文,一起看看艾滋病的前世今生. { 导读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艾滋病(AIDS),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已经导致2900万人死亡,曾经被称为"世纪末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和HIV是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医学名

世界儿童日,招商信诺剪成安全体验教室加强儿童安全应急教育

火灾警报鸣响,同学们迅速有序把湿毛巾对折,捂住嘴巴和鼻子沿安全通道疏散,接力完成逃生绳打结.为"伤员"包扎止血并制作简易担架搬运,这是北京一所小学正在"招商信诺安全体验教室"进行的模拟火灾逃生演练. 每年4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世界儿童日,4月22日,在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招商信诺携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建的"招商信诺安全体验教室"落成仪式及安全教育公开课,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窦店中心小学举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市房山区教委.招商信诺等领导出席了

世界哮喘日,哮喘其实不可怕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 董子畅)自2007年起,"世界哮喘日"的主题便设定为"哮喘是能够控制的",2014年依然沿用.中国哮喘联盟总负责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林江涛在近日召开的"世界哮喘日"媒体见面会上解释说,"当患者熟悉治疗目的,同时掌握控制如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知晓一旦哮喘急性发作时自己所需采取的措施,保持与哮喘专科病医生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拟定一项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哮喘确实是一种可以满意控制的疾病.&qu

迎接世界哮喘日,让哮喘得到控制

5月6日已经是第16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肺"作为时时刻刻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它受外界有害物质侵袭的机会要比别的器官大很多,如SARS.禽流感--这两个最近10年来给我们带来巨大恐慌的新型传染病,无不是从攻击我们的肺开始.正因为此,在与各类疾病有关的健康节日里,肺就占了两个:一个是每年5月第一周周二的"世界哮喘日";另一个是每年11月第三周周三的"世界慢阻肺日". 哮喘就像

世界心脏日,你的心脏你关注吗

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为了引起人们对于心脏健康的关注,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 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健康的心脏环境.这已经是世界心脏联盟连续两次将关注点聚焦在心脏健康与环境的关系上.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300万左右,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5%,且患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