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内拍照应用 谁将笑到底

国外拍照网站Instagram的飞速发展,又攀上了Facebook这棵大树,将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一再挤压,终于在其官博上发布了即将关闭图片服务的声明。在国外Instagram的对手由于受挤压而宣布退出。那么国内呢?在这个山寨横行的年代,由于Instagram的成功,国内的山寨模仿可谓是数不胜数,现在最新版本的Instagram已经支持新浪微博分享照片了,这也说明Instagram开始注重中国本土化发展,这种形式下国内的这些山寨应用还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呢。抛开Instagram的成功很难复制不说,Instagram离我们也比较遥远,毕竟这是国外的成功产品,我们今天重点是来看一下国内的这些图片分享类应用中谁能真正成为中国的”Instagram”,谁最笑到最后,会成为中国的”PicPlz”。

当然首先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Instagram的介绍吧:

Instagram

应用平台:iOS/Android 价格:免费

Instagram是一款手机图片分享应用,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照片上传到网络并且和Instagram以及Twitter、Facebook上的好友分享,还可以随时关注自己的好友的图片更新,可以在照片墙上查看热门照片。用户可以在拍照的时候给照片添加多种特效滤镜,或者直接给相册中的照片添加滤镜,你可以将这些应用过特效之后的照片直接和好友分享,还可以同步到其他的SNS网站,如新浪微博、Tumblr、Flickr、Tumblr等等,还可以直接通过邮件发送给好友。

Instagram的中国追随者:

1.Weico+iPhone 价格:免费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Weico并且用它来玩微博,但是有多少人知道Weico+呢?其实二者师出同门,由一家公司开发,只不过Weico+只侧重于图片分享,走的是Instagram路线,而且Weico+的界面和Instagram也非常之接近,用户可以将拍摄的照片或者相册中的图片添加滤镜特效后同新浪微博、人人、QQ空间、豆瓣甚至Facebook和Twitter上。

Weico+的拍照效果还算不错,提供了多达15种滤镜可供使用(相比Instagram的18种滤镜来说已经不少了),你只需要简单的点击拍照按钮,添加滤镜之后再稍作调整就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来和好友一起分享。Weico+像是Instagram和Path的结合体,支持拍照上传LBS定位服务,并且可以像Path一样添加”和谁一起’功能。Weico+支持热门、派对以及附近三种图片查看方式,你可以查看网友分享的照片,在主页中你可以查看自己以及关注的好友的所有动态,还可以与好友互动。

Weico+作为一款中国本土类Instagram图片分享应用来说成绩还算不错,在中国区社交分享类应用中排名也达到了前20的水平,在总榜单中甚至一度能和Instagram相媲美,weico+的社交分享也比较强大,相比Instagram的中国化分享只有新浪微博来说就多了很多不同的分享方式,更加适合中国用户一些,小编觉得Weico+是有望成为中国的Instagram的。

2.图钉iOS/Android 价格:免费

图钉算得上是类Instagram图片分享应用中出现得比较早的一款应用了,据称其用户数量也相当高(超过500万,Instagram的十分之一),作为一款拍照应用来说拥有这样的用户数量是非常不错的。图钉有超过20种的滤镜可供选择,诸如LOMO、紫罗兰等众多滤镜可以实时添加到照相取景框中,能让你简单快速的和好友分享照片。并且你在分享中同样可以添加照片地理位置信息,让别人知道你是在哪儿拍摄的照片,你上传的所有照片都是以日历时间线的形式显示,方便查询和管理。

图钉作为一款拍照分享应用来说,功能和Instagram也差不多,在主页中同样是自己以及好友的动态,在广场中你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标签进行照片筛选,查看你感兴趣的照片。这款应用和Instagram无论从界面还是功能上都十分相似,超过500万的用户数也足以让其成为中国的Instagram,但是由于Weico+上线的时间比较晚,Weico+会不会后来居上还很难说,但总体来说这两款应用还是比较成功的。

3.图兜iOS/Android 价格:免费

图兜的拍照功能和前面的三款应用如出一辙,都是直接拍照过程中添加滤镜或者给相册中的图片添加滤镜。不过相比前面几款应用来说,图兜加入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功能,在拍照或者给已有图片添加滤镜的时候你还可以通过涂鸦功能给图片添加文字,不过这个涂鸦功能有点单调,不能调节笔触以及颜色,只有单调的黑色,你可以给图片添加一些涂鸦文字,不过想做出有创意的涂鸦的话还是比较有难度,如果能让用户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给图片添加各种颜色和形式的涂鸦的话这款应用的特色就更加鲜明了;这款应用的UI设计也比较独特,在对图片发表评论时,它弹出的是木纹输入界面而非常见的输入栏;而且这款应用还支持用户自定义主体颜色,长时间使用厌倦的单一颜色的时候换个颜色还是不错的选择的。图兜同样支持将照片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心、人人等国内主流社交平台上。

图兜虽然相对来说比较有特色,但是抛开这些特色不说图兜就完全是照搬了Instagram,无论是界面还是操作方式如出一辙,仅仅就是换了个颜色而已,其用户数量以及排名都非常不理想,和前面的两款应用比较来说就弱了很多,如果照这么发展下去结局恐怕不会好到哪儿去。

4.冒泡拍拍iPhone 价格:免费

冒泡拍拍是冒泡网推出的一款拍照并与好友分享的应用,其模仿Instagram的迹象非常明显,完全就是Instagram的中国翻版,丝毫没有特色可言,冒泡拍拍的滤镜也只有九种可供选择,不能满足一些创作达人的DIY需求,上传照片之前应用会自动定位,还比较精确,甚至能定位到小编的办公室,选择好位置之后你可以给照片添加140字的描述并且可以同步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豆瓣、饭否以及腾讯微博等主流社交平台。

由于其功能单一,滤镜少,这款应用在AppStore中的排名非常靠后,小编目测这货如果没有创新的话是很难进一步发展的。

5.乐魔库iPhone 价格:免费

乐魔库的定位是一款手机拍照交友社区应用,拥有多款滤镜可以快速美化照片,让分享照片变得简单有趣,简单有趣的主题互动游戏, 好友动态即时提醒。一键同步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心网、豆瓣。

这款应用应该算是中国图片分享应用中的”PicPlz”了,无论是其官方网站还是应用本身都已经无法登陆,但是小编就纳闷了既然已经放弃了支持这货为什么在AppStore还没有下架呢?这不是浪费人的感情么?应该是图片分享应用太多,和PicPlz一样,乐魔库提前退出了。

总结:挑战和机遇

Instagram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中国的这些应用开发者如果只是因为看到Instagram的成功而盲目追随模仿的话最终肯定也会和PicPlz以及乐魔库一样,在激烈的竞争中退出这个舞台。中国本土图片分享应用想要获得成功,机会还是相当大的,Instagram在国外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的中国本土化做得并不理想,相比之前的只支持国外主流社交媒体来说它在近期才加入了对新浪微博的支持,相比中国本土的图片分享应用来说分享方式就太薄弱了,毕竟中国并不是每个人都只用新浪微博这一社交平台的,多社交平台的支持才能赢得更多的用户,这一点Instagram就相对来说弱了不少。

随着手机网络以及手机设备的发展,手机图片分享也渐渐成为主流,图片的传播依赖熟人之间的关注、互动,众多社交媒体也让图片分享多出了更多的选择,如何注重提高用户的社交体验也是当前图片分享应用所需注意的问题之一;

目前使用这类图片分享应用的用户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对新兴事物接触快但更换也快,无论是从视觉还是体验上来说,他们对应用都非常挑剔,图片分享应用如果能在UI上能多下一些功夫的话抓住这些用户也就更容易一些,好的UI设计不仅是让应用变得有个性有品味,还要让应用的操作变得舒适、简单、自由,才能更好的体现这款应用的定位和特点。但是上面介绍的这几款应用除了一些轻微的创新外都避免不了一些同质化问题,也就是说用户不论选择哪款应用基本上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如何摆脱同质化现状走出自己的创新道路也许就是该应用在图片分享应用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的Instagram的关键因素吧;

最后一点就是盈利模式,众所周知,Instagram的盈利模式非常明确,它是通过额外滤镜收费以及通过标签展示商家的隐性广告模式来进行盈利的,但是纵观国内相同类型的应用来说基本上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对于中国这个崇尚免费的大环境来说,收费可能会让这类应用死的更快,如果想盈利这些应用也只有通过广告的形式,但是如果直接在应用主界面中出现广告的话同样也只会加速它的灭亡,像Instagram的那种通过标签展示商家的隐性广告模式还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当然一款应用想要盈利前提还是要有一定的用户群,没有用户积累你就算有广告但是谁能看到你的广告呢,所以说用户积累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这类应用只有当用户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才可以考虑盈利模式。

时间: 2024-09-16 04:40:17

盘点国内拍照应用 谁将笑到底的相关文章

谁能成为中国的亚马逊:盘点国内云服务商

说起"亚马逊",我们最早了解它,只是一个在网上卖书的公司,业务类似于国内的当当网.卓越等.但是,随着"云计算"这个IT热词,像热带雨林的风暴一样席卷中国市场时,我们才知道,原来早已经有一个非常成功的云计算提供商叫"亚马逊". 亚马逊公司云计算领域的成功和辉煌业绩,让国内外的很多科技公司垂涎三尺.很多IT能人志士纷纷下手探一探云计算的水到底有多深.在国内外云计算市场,有很多IT厂商希望能够学习"亚马逊"做云计算的模式,但是目前都

盘点国内云计算平台:盛大最早阿里最贵

摘要: 过去的2012年是云计算在中国成为主流的一年.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日益成熟,更多的用户开始应用基于云的服务,更多的企业开始落地云计算. 国内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 过去的2012年是云计算在中国成为主流的一年.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日益成熟,更多的用户开始应用基于云的服务,更多的企业开始落地云计算. 国内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布局云计算,本文盘点国内互联网公司部署的云计算平台,以提供参考. 腾讯 已经运营两年的腾讯云平台将于2013年3月初全面开放.相

盘点国内互联网云计算平台:盛大最早阿里最贵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云计算在中国成为主流的一年.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日益成熟,更多的用户开始应用基于云的服务,更多的企业开始落地云计算. 国内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布局云计算,本文盘点国内互联网公司部署的云计算平台,以提供参考. 腾讯 已经运营两年的腾讯云平台将于2013年3月初全面开放.相比于国内其它云平台,腾讯云平台仅面向移动开发者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从社交化内容存储.移动网络加速.LBS.点对点通讯.移动安全和移动数据分析六个方面帮助移动开发者. 目前使用腾

互联网时代搞笑也是大买卖:盘点国内“卖笑”网站

你能想象一个网站竟然对Chrome还不能友好支持吗?你知道有这么一个网站,它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靠机器蠕虫从Reddit和4chan上抓取的吗并且还会堂而皇之地加上自己的水印? 就是这样的一个网站却能拉到280万美元的投资,在Alexa上的全球排名高达250,9GAG就是这样奇葩,它用自己的成功经历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排名真得能说明一切. 它的的确确就是一个250,纯的. 像这样以搞笑内容来吸引用户的站点,我会不怀好意地把它们称作"卖笑"网站,类似的产品,国外有FML,国内也有不少,接

BAT 在下一盘大棋?深度盘点国内四大机器学习开源平台

2015-2016 的机器学习平台开源大潮中,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引领者:无论是谷歌.亚马逊.微软.IBM 等互联网巨头,还是美国各大科研院所,为开源世界贡献了品类繁多的机器学习工具.这其中不乏华人的身影,比如开发出 Caffe 的贾杨清. 但在大陆这边,无论是 BAT 还是学界,在开源机器学习项目上始终慢了一拍,令人十分遗憾.这与我国世界最大 AI 研究者社区.占据 AI 科研领域半壁江山的江湖地位*颇为不符.让人欣喜的是,2016 下半年,百度和腾讯先后发布了它们的开源平台战略.虽然姗姗来迟,但

盘点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未来取胜的几大杀手锏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如今国内互联网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WEB2.0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国内互联网所在向移动和社交微市场发展.如现在比较火的微博.微博.微电影就是当下互联网发展的新生者. 而这些新的社交因子也慢慢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产业,慢慢地过去以论坛.门户的宏观模式,取而代之的就是这些带着的"微"字开头的新型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虽然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在国内互联网市场中仍处于领先不败之地,但各地的原来优势也慢慢退淡了,现在就由沸点网给

兰亭集势海外IPO 盘点国内电商上市企业生存现状

2012年,唯品会作为电商概念股,第一个去海外敲开了美国冰冷的资本市场之门.随后,欢聚时代和中国手游娱乐集团(中手游)纷纷海外成功上市. 巧合的是,2013年,第一个要去海外资本市场敲门的依然是电商概念股,北京时间2013年5月24日消息,中国外贸B2C电商兰亭集势拟定于美国时间6月6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兰亭集势美国时间6月6日上市的具体情况只能拭目以待,但回顾电商概念股已上市的几家公司看,目前依然是几家欢喜家愁的现状.投资界为读者盘点电商概念股上市前.上市中以及上市后的生存现状. 准IPO的

盘点国内知名的域名交易平台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7月7日,国内知名域名投资服务机构GZ.com旗下域名交易平台淘名网正式上线,其业务涉及域名购买.出售.拍卖.中介.经纪等域名交易相关服务.淘名网一上线就推出了 "100万元以下的域名交易免中介手续费"的优惠举措. 又一个域名交易平台出现了,说明国内域名市场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域名交易也逐渐趋于规范化.多样化.无论是对于域名投资人还是企业终端来说,这都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多一个渠道.多一种选择. 淘名网依托着GZ.com的注册商背景,

盘点国内计算机竞赛界的“三大”,以及背后的“大腿”

2004年12月,<天下无贼>在贺岁档上映,葛优的一句台词,后来成了新年里的流行语: 21 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13 年之后,无论哪个行业的人,基本没有不谈人工智能的.不管是最接近前沿科技的互联网公司,还是离技术相对遥远的传统公司,都在考虑如何抓住这波大势的红利,在竞争中决胜对手.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才. 人类历史上,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出对技术人才的渴求.学术界需要好的研究人员,工业界需要好的技术人才,而茫茫人海,"才"在何处?各类技术竞赛,顺理成章成了发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