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中国寻亲”代表团成员欧恩女士向记者展示父亲留下的老照片。摄影:黄文华
原标题:网络传递犹太人中国情缘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犹太人与中国的情缘,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就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建立了最早的犹太社区。到了19世纪初期,哈尔滨又接收了大批逃离俄国排犹运动的犹太人。而更广为人知的事迹,是二战期间,上海接纳了3万多的犹太难民,为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友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年轻人对于这些历史已经不再熟悉。可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等新手段,这些感人的故事得以再次重现。
从老上海的犹太摄影师、到来少林寺学功夫的犹太青年,在“犹太人中国寻亲”的网站上,人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犹太人与中国结缘的故事,来自以色列的邱昌隆说:“我最早是在以色列的报纸上看到"犹太人中国寻亲活动"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找到这个活动的希伯莱文网站,然后我再去看相关的英文网站,我发现这个活动非常有意思,内容很丰富。”
邱昌隆的养父沃尔夫岗是二战期间从德国逃难至中国的犹太人,他非常感谢中国朋友当年对他的无私帮助。通过“犹太人中国寻亲”网站,邱昌隆把他父亲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欧恩女士向记者展示父亲留下的老照片。摄影:黄文华
与邱昌隆一样,因为父亲与中国结缘的还有60岁的欧恩女士。欧恩女士向我们展示了她父亲当年在上海生活时拍的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位有着温和笑容的英俊的犹太人。
欧恩介绍:“你看,这是我父亲与他朋友在一起的照片,在咖啡店、夜总会等地方聚会,他们玩得很开心。”
这些黑白的老照片,见证了犹太人在中国生活的历史,它们也将通过网络,在新时代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正如我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助理肖夏勇所说,犹太民族对于中国的美好回忆,可以通过新技术在两国年轻人中继续传承下去。
肖夏勇说:“我总觉得两国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文化领域的交流,其实最重要的是人心的交流。而恰恰是过去的情感纽带,是我们进一步密切两国交流、联络两国感情的最重要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