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产品观是真正需要的?

  移动互联网还处于一个萌芽的时期,没有真正的大佬,也没有被垄断的产业链。但是如今哪怕面前还未出现难以逾越的大山,“被”停滞不前的产品也比比皆是,盲目抄袭与攀比,产品趋同,差异化日渐模糊,首先被毁的就是我们的产品观。

  以下为作者所述观点的全文

  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其撰写的《五常学经济》中生动描述了他的经济学求学之路,重点介绍了他如何痴迷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学习经济学。用他的话说,就是努力解释最简单的经济学现象与概念,比如为什么同样有交换价值的红薯不是货币?以及类似的不胜枚举的经济学现象。

  下面是书中两段话,我抄下来与大家分享。

  经济是一门重视概念的科学。可取的理论不多也不难,远不及自然科学那样湛深,但概念的变化多,一般性大,而概念掌握得稍有差池,简单理论的威力就发挥不出来。这样,从事者逼着把理论搞得复杂,用上“拓扑”等湛深数学。是今天的“主流”吧,但我没有见到这样的文章,对基础概念掌握不足的,能成功解释经济现象。同学要掌握正确的概念,但读物胡说,老师不懂,很麻烦。同学们于是要讲一点际遇,名师难求,懂得选择度我是起码的要求了。

  同学们从开始学经济时就要走到真实世界去,在街头巷尾到处跑,好奇地观察,不断的试行以学得的简单理论解释,既是要试行推出假说,然后把观察到的现象做验证。要多做,甚至天天做,开头会觉得经济理论没有什么解释力,但坚持下去,“破案”的实例会愈来愈多,过了几年会觉得复杂的世界一般有简单的理论解释。

  这种基于实证研究的思路对我启发很大。从历史角度看,经济学也算是一门新兴学科,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随着世界经济多样性的发展,经济学还存在太多的空白等待填满。那些看上去的真理,也不见得就经得住实践的考验。

  而张五常对待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心态,恰恰就是我认为如今互联网从业者最最欠缺的心态,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善于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原因很简单,互联网在国内的历史只有短短十几年,国外也不过几十年。移动互联网更是刚刚三五年。在这样一个萌芽时期,一切理论、概念与成绩都是可喜又微不足道(也不见得可靠)的。

  令人担忧的是,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开始流行概念,开始追求真理,这直接造成了盲目抄袭与攀比,产品趋同,差异化日渐模糊。包括资本的介入,让这种浮躁之风更甚,团队创始人开始疲于穿梭在各种天使投资论坛。我曾经参加过的投资沙龙中,最常见的有两类人:一是希望从别人身上找到产品答案;二是自身没有完整答案却希望找到更多的钱。

  我看过《长尾理论》、《引爆点》、《认知盈余》、《信任代理》、《聚联网》、《未来是湿的》,包括凯文凯利的那一套,甚至《失控》我也翻了翻。我觉得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在现有概念层面,大家都差不多了,没什么秘密和差距。

  对产品突破点的自我反问

  那该如何寻找产品上的突破点呢,我认为产品早期还是以团队自我反问比较有价值,就是不断的问为什么,从初衷和用户特点问,从最简单的问。

  拿微信为例,产品的定位是什么?

  为什么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腾讯做微信?

  微信和微博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微信为什么要摇一摇?是技术容易实现,还是用户体验新鲜?为什么要找附近的人,而不是指定某个城市某个区域的人?(我相信现有的技术手段这一点也可以实现)。

  什么是本地化?

  本地化能为商户带来什么?什么样的商户适合本地化?有本地化,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远程化是否同样有价值?互联网金融可行吗?衣食住用行吃喝拉撒睡,都需要什么样的应用?

  眼看就要4G了,你的产品是否能充分利用4G技术优势?

  如果平台产品的用户量以亿为单位,细分领域的用户目标是多少(这直接决定你的天花板,也就直接决定你的战略打法)?

  你的用户有哪些上网习惯?

  习惯集中于哪些时间?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你真能说清楚吗?

  移动互联网的下一步是什么?物联网是否会受益于移动互联网?三大运营商会死吗?腾讯在挑战运营商,你是否可以借势联合运营吗?移动互联网带给人类的危害(身体和心理)又是什么?如何将这种危害最小化?……

  类似这样的问题太多了。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我不相信谁掌握标准答案。当你把自己当成用户,把这些最简单的问题想清楚是你最先需要做的。根据这些答案出来的产品,再拿到市场是试错。试错很关键,试错还是在发现和解决最简单的使用问题,比如用户觉得操作不方便,升级不方便,不能拍照,不能拼图,不能复制粘贴,不能自动识别通讯录,同样的网络欢迎产品反应慢等等。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问题。用户不会一下子告诉你,后台应该如何开发,如何写代码的。用户甚至都不会告诉你他不喜欢什么,他完全可以直接卸载不用。这就是用户,用户不会理解你没有钱,你团队人少,你工期短等等。用户能做的就是,用你的产品不断解决他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为他提供价值和便利。而这些问题也都是简单的问题,用户不会让你给他一套房子,给他一个老婆。

  所以,你以为的捷径,极有可能给用户带来巨大的障碍。因为你一偷懒,用户就必然要勤奋。只有你不偷懒,你把问题看透了,你的产品才有机会让用户更懒。说到底,谁不知道用户希望更懒呢?

  说到这,借用张五常的回顾

  “我的一切经济学成就都是建立在对实证的偏好与研究之上的”。而互联网相对于经济学来说,显然更加偏重应用。那么,我们该有什么样的产品观又或者从业观呢?我想就一句话吧:最好的产品解决最简单的问题。

  另外,多接触不同行业的人,如果你认为你的互联网知识足够支撑你的产品,那就远离这个圈子的人。因为他们只懂得炫耀一些用户用不到的技术与理念。他们更多的是在给自己做玩具,然后把用户甩得很远,甚至还嘲笑用户不识货。

  最后,希望你在一个应用性意味着一切的行业,学会应用。

时间: 2024-10-26 08:24:27

什么样的产品观是真正需要的?的相关文章

“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编者按:本文作者@和菜头 2012年7月24日下午14:20-23:30,在<腾讯大讲堂>的特别讲座,由微信之父张小龙主讲了<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原文链接: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可能是张小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公开讲演,在公众面前讨论产品.在这次演讲中,他把自己15年来关于产品的所有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今后将不再做类似公开课. 讲演长达8小时20分.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晚上19:10分听众晚餐,20:30继续进行

研发的两观,全局观和产品观

引子(有点长) 前些天在杭州和W君漫步钱塘江赏霾,畅谈了两个小时,期间W君一直强调研发需要有产品观以及全局观.我很认同,但是毕竟这也对人要求很高. 昨天恰巧又看到了一篇文章,叫那些用力过猛的员工,发现和W君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W君并没有指出缺乏产品观和全局观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我们都以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把我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到极致,多从公司利益出发,就能给公司带来自己的贡献,然而这样也可能给公司造成障碍. 我很讨厌报销,因为即使电子化了,我觉得报销流程依然过于繁琐,所以工作这么多年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观点整理

本文来自于2012年7月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演讲<微信背后的产品观>中的授权部分观点整理.现在拿出来看看,这些心得经过时间的考验更显其价值.在回顾微信的演化历史之后,张小龙几乎分析了有关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所有关键点,包括了其产品经理的素养,产品设计原则.思路与方法论等等.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方法论 手机作为一种联系工具,天然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群而非个人.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人群,主要工作是研究人类群落的行为模式.用产品为人群提供服务,并且要预判人群卷入之后行为模式的变化.

雷军的十大产品观:追求极致,抓住痛点,人文情怀

米4发布会,又让我们见证了两款精心打造的产品横空出世.我想写点什么,刚刚步出会场,已经看到朋友圈被米4发布会的新闻刷了屏,我是个业余的自媒体人,远远赶不上专业媒体的报道. 写些什么不一样的文字呢?会场外,遇到我的老板,迅雷联合创始人程浩,他说,应该让公司每个人产品经理来参加下发布会,现场感受如何做产品.于是,灵光一闪,就诞生了今天的题目<雷军的十大产品观--来自米4发布会>,当然,雷布斯没明说,我在现场演讲基础上总结了一下,或许我说的都是错的,大家且看且拍砖. 第一,供应链 硬件不是那么容易做

谷歌的产品观:超越用户的需求

导读:谷歌这家公司为什么不计代价地在搜索引擎产品上追求极致,哪怕已经"超越"了用户的需求? 2010年12月7日,谷歌中国创新论坛上,一位产品经理在演示谷歌搜索的新功能──在搜索框输入字符的同时就能预览结果,例如搜索一部台湾流行偶像剧<一起又看流星雨>,在敲到"一起又"3个字的时候,下面的结果页面就即时地显示出了用户想要的搜索结果. 谷歌台北研发团队负责人.谷歌台湾总经理简立峰博士在现场说,自己在使用了带"即时预览"功能的搜索后一段时

谷歌的产品观可以概括成三个字:牙刷论

谷歌的产品观可以概括成三个字:牙刷论.在2011年的第二季财报电话会里,拉里·佩奇就说过:"谷歌上下都希望能创造全世界所有人每天都要使用两次的产品--就像牙刷!" 在16日的2012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谷歌大中华区市场部总经理蒋为又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这个选择和设计产品的标准.蒋为说,在互联网企业里面,只做边边角角的改进,实际上不足以保证公司的生存.只有时刻盯紧牙刷式的产品,才能保证在不断创新的互联网行业里规避昙花一现. 网易科技刊载了蒋为的演讲原文: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互联网企业--

产品经理经验分享:成功的产品设计经验与思考

文章描述:我把这12条,打乱原有的顺序,重新整理为两个部分,有利于阅读和思考. 最近 知乎上有人问到: 俞军 提出的有关产品经理提出的12条军规,你赞同多少? 我把这12条,打乱原有的顺序,重新整理为两个部分,有利于阅读和思考: 产品观 1.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发现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用户体验是一

面试的时候产品经理会给你的题目汇总

1.请问你做的最成功的事情(不是产品)是什么?如果让再做一次,你要怎样能做的更好? 2.某一个事情回问被面试者自己有多少种解决办法(产品经理一定是最有办法的);那么面试者认为最好的是什么? 3.给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主要是考察人的思维模式(比如只画一个图,问怎么办)?看看是否有思维定势,是否有目标导向,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等; 4.我会问"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不管是兴趣爱好.工作经验.把哪怕离奇的经历."先是要看看这个人说话怎么样,了解他有多虚多实,沟通能力如何,是否太宅.

产品经理都应人手一本的书

在距离腾讯深圳总部几百公里之外的广州研发部里面,有个奇人,他衣着朴素,面颊削瘦,语速平缓.而且媒体记者一般很难见到他,不过如果某个话题触动到他,交谈的时候也会变得异常顺利.而这个人就是腾讯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人称"微信之父"的张小龙. 张小龙对他的产品经理会要求人手一本<乔布斯传>,而且也曾有人说过,如果有求职者声称自己看完了凯文·凯利的<失控>,那么面试就可以结束了.而作为一名"微信先生",张小龙在平日里会看哪些书?而这些书又是如何影响着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