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内地业务连亏7年长期目标拟扩至500家

规模疯长之忧  八年了,莎莎国际潜心经营内地已到了第八个年头,但却始终未能取得盈利,陷入连年亏损的泥潭当中。  在香港,莎莎国际素以“低价出售国际一线品牌化妆品”闻名遐迩,吸引着诸多游客前去购买。2005年,莎莎国际终于进军内地市场。此后的八年里,它在内地的门店数量不断增加,零售销售额也逐年扩大。  据莎莎国际2012/2013财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集团在中国内地的零售网络净增加5间莎莎店铺,净减少7间单一品牌专柜,合共53间。目前,莎莎店铺及13间单一品牌专柜,覆盖全国28个城市13个省份;它在内地的营业额更是取得了55.4%的巨幅增长,达到了1.68亿元。  隐藏在上述一连串靓丽数字背后的是莎莎国际连年止不住的亏损。据2011/2012财年显示,莎莎国际在内地业务全年亏损1850万港元(约合1463万元人民币);2012/2013财年半年报显示,截至9月30日,莎莎国际继续亏损,缺口达1983万港元(约合1568万元人民币)。  亏损并没有阻挡住莎莎国际的扩张步伐。“接下来,莎莎计划在内地每年新增20-30家店,这个是比较正常的速度,如果消费者需求增长迅速,也会考虑开更多店。最终我希望在内地莎莎可以拥有300-500家店。”莎莎国际控股主席兼行政总裁郭少明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一边是亏损,一边是仍在继续的扩张步伐—外界不禁好奇,吹响规模扩张号角的莎莎国际,如何控制亏损风险?何时才能不再“水土不服”?  移至内地模式之困  莎莎国际在香港如鱼得水,低价出售国际一线品牌成为它的经营特色,尤其深受内地游客的追捧。  面对广阔又快速增长的内地市场,2005年,控股主席兼行政总裁郭少明终于下定决心北上。当年3月,它在内地首家独资化妆品专卖店的店址选择了上海。这家开在淮海中路的专卖店选择了“店中店”的模式,落户在淮海中路妇女用品商店B馆一楼。  “店中店”打破了国内日用化妆品销售模式以专柜、大卖场货架销售和专卖店销售的惯用模式。业内人士对其前景颇为看好。但作为莎莎在内地的第一家门店,它却遭遇了滑铁卢—兰蔻、SK-Ⅱ、碧欧泉等一线品牌集体“失踪”。  随后的经营也并不如预料的那般火爆,甚至在2010年,该店的营业面积较开业之初的400平米缩小了一半之多。  创立于1978年的莎莎国际,距今已有35年历史。上世纪70年代,郭少明与妻子在香港铜锣湾总统商场,以2万港元资金开设一间名为莎莎的小型化妆品店,为顾客提供折扣优惠以吸引顾客。  夫妻二人踏实经营,规模不断扩充。多年后,郭少明终于决定辞去公务员职位并全职经营莎莎。其后,在总统商场店铺内尝试以超级市场的自助形式经营。经过十余年扩展,莎莎逐渐形成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经营模式—依靠代理品牌及香港免税等政策优势,以低价策略打开市场,在顾客心中逐步建立起了一线化妆品品牌价格杀手的形象。  时代周报记者曾仔细对比香港莎莎店内物品价格,发现兰蔻、雅诗兰黛、Dior等一线品牌化妆品的价格都要比专柜价格低3-5成。“莎莎在香港形成了自己成熟的商业模式,简单说就是‘低价卖大牌’。”一名业内人士如此总结说,“但遗憾的是,在进入内地之后,却未能实现模式的准确复制。”  “相当部分的品牌代理商主要的恐惧在于,如果在内地和莎莎建立合作关系,给了莎莎正常的售货身份。凭借莎莎的销售网络和途径,它可以轻松地将从香港而来的非正规渠道又同品牌的货物,实现正常销售。这样的后果便是,直接打乱商品的整个价格销售体系。”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当初开设上海第一家店铺时,SK-Ⅱ的缺席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莎莎和我们接触了很久,谈过多次,可是现在我们也没进入莎莎内地门店。”SK-Ⅱ代理商曾对外如此表示。这种担心便是与莎莎合作后,会破坏SK-Ⅱ原有的价格体系,打乱销售节奏。  而若以原有货源直接进入内地,莎莎又不得不面对截然不同的商业环境和税收政策。移至内地后失去了香港独有的税收政策,也让它颇为不适。在内地,高端化妆品的消费税高达30%,增值税达17%,这些都让莎莎倍感无力,最终导致诸多品牌类别稀缺,价格优势不再。  实际上,莎莎移至内地的并非其一直擅长的那套原有模式,只能尴尬面对夹缝之中求生存的窘境。  规模先行下的亏损风险  遭遇“水土不服”后,莎莎国际仍不想放弃内地这片广阔市场。  对这一点,莎莎国际早已有明确认识。“每年内地有2000多万旅客来到香港,这与内地的人口总数相比是冰山一角,从人口基数上来分析,我认为内地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内地消费者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也在提高,消费者希望得到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这将提升整个市场的水平。”郭少明对内地市场的野心从不隐瞒。  近年,内地营业额在莎莎国际整体中所占比例也一直呈上升趋势。2010/2011财年,内地所占集团营业额比为3%,2011/2012财年则上升至4.6%。香港本土所占份额则不断缩小。  正因对内地市场的期望,莎莎加紧扩张步伐,在2011年尤为迅速。当年,它在关闭6家店的同时,新开了28家店,净增长门店数目达到22家,开店数量为上年的两倍以上。  莎莎方面对媒体表示,公司将加强在中国内地的销售网络布局,扩充营业项目。郭少明认为“在产品组合方面,增加针对内地市场为主的新产品,加强产品组合分析,希望在更强的管理组合配合下,带动内地的生意并提升营业额”。  与早年主攻上海等一线市场不同的是,莎莎近年来也在武汉、苏州等地攻城略地。“我们不会专攻一线城市,看重的是内地的整体市场。目前,莎莎已经在内地如武汉、苏州、天津等城市开设了店铺。”莎莎方面表示。  今年5月,莎莎继入驻武汉之后,又进军中部另一重镇长沙。入湘的首家店位于长沙黄兴南路步行街中心广场。预计下月,同城第二家莎莎店铺也将开张。  据一名长沙日化零售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虽然在莎莎长沙店中,品牌多达上百个,但诸如雅诗兰黛等一线品牌再一次集体“缺席”。“新店开张,优惠的产品很多,但并没有什么价格优势,让大家体会不到莎莎原来的优点。”  “规模扩张不断加快,怎么平衡和亏损之间的关系还有待郭总来考量。”一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或许,莎莎现在要的就是规模,利润还不是它所最为看重的因素。”

时间: 2024-09-23 02:35:02

莎莎内地业务连亏7年长期目标拟扩至500家的相关文章

东芝:核电业务巨亏导致公司"可持续经营"有大风险

两度推迟后,日本东芝公司(TOKYO: 6502 )终于在4月11日发布了2016财年前9个月(2016年4月至12月)的财报.东芝同时发出预警,尽管公司正在研究多项可改善财务状况的对策,但由于要应对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产生的数十亿美元亏损及信用降级等问题,东芝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仍存在重大疑问. 东芝公司于4月11日下午公布的财报显示,2016财年前三季度录得经营性亏损5762.77亿日元(约合52亿美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净亏损5325.12亿日元(约合48.2亿美元),当期

中集集团海工业务巨亏11亿机构看好却不给力

悄无声息中,上轮牛市"红极一时"的中集集团似乎又走在新一轮牛市的路上:2009年上涨118.8%.2010年的涨幅为77.12%.2011年至今也已涨13.92%,远强于同期大盘. 除了传统业务复苏外,给中集插上想象翅膀的正是发展空间极大的海洋工程业务.但3月23日中集公布的2010年年报却显示,去年公司海工业务巨亏11亿元,莫非机构看走了眼? 利润创历史新高 相比2009年,中集去年年报十分亮丽.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17.68亿元,比2009年增长152.83%:净利润为30.02

LinkedIn:长期目标则是改变人们职业社交的习惯

硅谷网讯 5月115.html">26日消息,去年11月,LinkedIn创始人.执行董事长里德·霍夫曼曾以宣传自己中文版新书<至关重要的关系>来到中国.时隔半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并且再次接受了部分媒体的采访.但这一次,除了聊职场,他还谈了LinkedIn中国. 由于目前尚没有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0072.html">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成功案例,因此LinkedIn进军中国也有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味道.

英特尔移动业务巨亏:摸索前进必须的代价

笔者按: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花满则谢--这是所有事物成长.发展过程中颠扑不破的真理.而有时候,一时的失败.落魄只是蛰伏起来,留待日后更好的怒放.就科技行业来看,目前的微软.英特尔等巨头非常符合这样的形势.当然至于诺基亚和黑莓,已经是明日黄花,翻身几乎无望. 英特尔近日公布业绩,2013年,其移动和通信集团获得13.75亿美元营收,亏损30多亿美元.而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英特尔移动和通信部门于2014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运营亏损高达9.29亿美元.从数据和市场表现来看,英特尔依然在

微软互联网业务巨亏60亿美元

虽然近日有调查数据显示,搜索引擎"必应"已经超越雅虎成为北美第二大搜索引擎,不过对于微软来说可谓一喜一悲,数字显示,微软网络业务成立九年来已经累计亏损达60亿美元. 从新推出搜索引擎.到注资Facebook.试图并购雅虎,九年来微软在互联网上的努力的确也是有目共睹,到底能否摆脱这种骑虎难下.进退维谷的局面?对此,互联网知名评论家.雅虎中国前总裁谢文就表示,微软如果要想摆脱坐以待毙的局面,必须撤换C EO与经营班子,"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性.但是从微软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几

微软在线业务连亏15个季度损失4.8亿美元

10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周五发布了2010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在线服务部门连续15个季度出现亏损. 本季度,微软营收129.2亿美元,同比下滑14%.净利润为35.7亿美元,同比下滑18%.在线业务连续15个季度亏损,运营亏损额为4.8亿美元. 微软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2009财年,Windows Live亏损5.6亿美元. Windows Live主要包括Hotmail.Messenger.Movie Maker和Photo Gallery等应用,大部分营收来自广

ST东航公允价值计量业务齐亏

每经记者 孙嘉夏 ST东航(600115,收盘价5.39元)今日公告显示,公司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三项业务均呈亏损状态.其中,航油套保业务一季度亏损:而利率互换业务和外汇远期业务则出现浮亏. 在航油套期保值业务方面,ST东航今年第一季度航油套保交割损失约为9.16亿元,航油成本约为26.9亿元,同比减少了约15.2亿元,公司预计,如果国际油价不出现大幅波动,2009年全年的航油成本将低于2008年的184亿元,航油套期保值合约确实起到了降低油价波动风险的作用.同时,随着2008年美元LIBOR(

康师傅收购百事可乐内地业务获批 “康百联合”在即

康师傅收购百事中国装瓶厂业务再传新进展.2月22日,康师傅控股母公司顶新国际集团董事长魏应交对外称,中国商务部很快会批复康师傅并购百事中国,"中国商务部的批文可望在今年3月批准". 2011年11月4日,康师傅与百事达成协议,成为百事在华特许经营装瓶商.在联盟获得批准后,康师傅饮品将获得百事现有在华24家装瓶厂中共持有的72%股权. 不过,康师傅与百事可乐联合宣布双方的换股后,遭遇百事可乐多个装瓶厂员工的反对.先后有多家装瓶厂员工"停工维权",这成为"康百

粮油业务巨亏益海嘉里试水日化

粮油行业的财务亏损逼得益海嘉里开始另谋出路.日前,益海嘉里旗下新开发的日化产品已经低调上市,正酝酿从区域市场铺向全国.据益海嘉里内部人士透露,此次上市的日化产品为某系列洗护产品,包含皂.洗衣液等. 上半年亏损逾9000万美元 中国第一大食用油生产商益海嘉里的母公司丰益国际,在全球食品生产行业企业中排列第三.丰益国际此前的财报显示,2012年第一.二季度,丰益国际粮油贸易和加工税前利润分别为亏损525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即上半年共计亏损了逾9000万美元. 虽然第三季丰益国际在该业务实现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