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很多城市的地铁里都出现创业求扫码现象。一些年轻人以创业推广的名义,举着手机二维码让乘客关注。面对这些声称艰难创业的年轻人(很多还是年轻的女孩子),很多乘客会不忍拒绝。不过最近有媒体调查,求扫码已经成为一门生意,乘客扫一个码,工作人员可赚2-3.5元。
如果求扫码还只是少数创业者的低成本推广,那还算是地铁里无伤大雅的独特风景,但当求扫码成为生意、越来越泛滥的时候,事实上就变成了一种骚扰。如果遇到一些执着的推销员,长时间把手机举在你面前,让你支持年轻人创业,也就接近一种道德绑架。这可能是很多乘客开始反感的直接原因。
求扫码值得警惕的地方,不仅在于直观的骚扰,更重要的是还有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现在微信号已经成为个人重要的信息终端,朋友圈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家庭、工作信息,很多人的微信号还绑定了QQ号、手机号等联络方式,更别说还有银行卡等支付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轻易扫码加进陌生人,如果遇到别有用心者,无异于“引狼入室”。
支持年轻人创业,善意可嘉,不过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不可少。实际上,这种不分对象的推广,很难找到精准的客户,其效果本来可疑。如果乘客对所推广的内容根本没兴趣,而只是出于支持创业的善意扫码,准备随后取消关注,那这样的支持也没有太多意义,反而还会留下安全隐患,病毒侵害、信息泄露,都会成为现实威胁。
因为扫码业务外包,环节越多,从信息安全的角度看,风险就越大。个人信息本身变得“值钱”之后,就很难保证只被用于年轻人的创业,反而存在被打包二次出售的风险。一旦信息外泄,也就意味着给各种广告轰炸、各类可能的诈骗打开了大门。从过去曾发生过的各类电信诈骗悲剧来看,都是因为骗子掌握精准的个人信息之后,展开的有针对性的连环骗局,普通人可能防不胜防。
所以,面对地铁扫码这样的新问题,无论个人还是相关部门,都有必要多一些“个人信息权”的意识。乘客不要轻易因为一时的善意,而把自己置于险境;地铁相关部门也不能因为暂时“无法可依”,而对可能的风险听之任之。
按照上海地铁相关负责人的说法,目前的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只禁止散发小广告,对于“扫码”的新模式,还只能先行劝离。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是事实,但不意味着只能被动等待。对于扫码可能存在的风险,至少可以通过广播、安全告示等,做一些预防性的工作。
扫码对于地铁管理部门是一个新挑战,从信息安全的角度看,也是一个新课题。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建立在精准掌握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明确个人信息安全的边界,如何在企业发展和个人信息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对于法律和执法部门都是考验。
就管理的角度而言,过早把地铁扫码一刀切地禁止,可能有用力过猛之嫌。但充分关注扫码对于地铁秩序的影响、对信息安全造成的隐患,在充分调研、公共讨论的基础上,适时拿出更好的管理方案,可能是保障公众利益的必需。而在这个过程中,乘客自己多一些信息安全意识,则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