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说,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些模型还是会起到作用。 ”这段话来自George E.P.Box,他是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位统计学家 ,并且是该大学的“质量与生产力改善中心”的创始人。
坊间一直存在一种说法,即James Shore和Diana Larsen共同设计了一种敏捷 成熟度模型(AMM),它推出了一套敏捷的标准与级别的提议,该提议同时还包括 了参与者评估与认证方案的内容。
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在于:我们只是在经过实地的测试后,推出了一个专注利 益和交换的模型,我们并没有为这个模型定义任何成熟或者不成熟的标签。
大约3年以前,我们(James Shore和我)对于我们之前教授和指导如何在团队 工作中吸收敏捷原则与实践的方法与技术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评审,经过一系列的 尝试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模型的草稿。
经过了多位评审者的审查以及持续不断地修正之后,我们认为这个模型已经足 够实用,可以将它推广开来了。在2012年8月,Martin Fowler在他的个人网站发 布了我们的文章“Your Path through Agile Fluency”,其中对敏捷 流畅度模型进行了描述。
“我们观察到敏捷团队的成长会经历4个不同阶段的流畅度,流畅度是指 某个团队在面临压力时开发软件的方式。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待在课堂里,每个人 都能做到遵循一系列良好实践,但真正的流畅度是一种有技巧的日常实践,即使 当你为其它事分心的时候,这种流畅度也不会离你而去。
对于敏捷来说,我们更关注于团队的流畅度,而不是个人或整个组织的流畅度 。敏捷开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团队任务,敏捷能否在整个组织中取得成功,要 取决于团队的流畅度。
而团队的流畅度则更多地取决于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管理结构、 关系、组织的文化等方面。请别误会,这并不是说团队的流畅度低下要归咎于个 人,也不是说一个高水平成员的存在就能够保证整个团队的流畅度。
简单的来说,按照我们在多个组织中的观察来看,敏捷团队的敏捷流畅度会通 过4个不同的阶段演进。我们这样命名这4个阶段:关注价值(一星级流畅度)、 交付价值(二星级流畅度)、优化价值(三星级流畅度)和优化系统(四星级流 畅度)。经验告诉我们,不同的组织在每个阶段似乎已找到了团队与商业需求之 间的匹配度。我们也注意到,追求达到二星、三星或四星级流畅度的团队似乎在 试图以一种可预测的模式获得流畅度,首先是获取在团队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专 注于业务与客户价值,随后建立起足够的工程技术知识,根据市场节奏进行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