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悉,中国保健协会曾联合多家媒体开展了一项保健食品信誉度调查,结果表明,在共有28.48万人次参与的调查中,有高达74.35%的消费者认为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只是有点用,但实际效果与广告宣传的差距太大;有12.27%的消费者认为保健品一点用没有,都是骗钱的。可见,保健品在消费者心中是缺乏信誉保证的产品。这不仅影响了保健品的生产、销售,更严重阻碍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怎样帮助保健食品企业从信用危机中解脱出来?中国保健协会正在着手进行保健食品行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相信随着保健食品行业信用等级评价逐步开展,注重自律和接受消费者监督将成为一种潮流。
提到保健食品,不少消费者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电视里狂轰滥炸的广告,小区里名目繁多的“免费”会议、体检,夸张的“疗效”说明……保健食品行业的信用危机由来已久,企业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失信行为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保健食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为此,中国保健协会正在着手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目前第一批保健食品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已完成。但业内人士也表示,将信用评价结果推向全行业乃至公众视线,使之成为大众能普遍认可的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
评价体系必须科学规范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管理体制落后、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消费者消费观念错误……使得保健食品行业处于严重的信用危机中。”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王大宏介绍,正源于此,中国保健行业开始着手进行信用体系建设和企业信用等级评价。2008年,商务部、国资委正式批准中国保健协会为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惟一的行业信用体系评价单位。
中国保健协会信用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梁晓青则负责组织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她介绍,信用体系建设分为6项工作:第一,宣传诚信理念;第二,强化行业信用制度建设;第三,利用信用信息开展服务;第四,对会员企业开展信用评价;第五,加强对会员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第六,协助会员企业建立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归根结底,一是为了帮助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二是为消费者服务,提供企业的可信度,供消费者参考。”
梁晓青介绍,在考量中,首先要将企业分成4类:综合型、生产型、销售型和保健服务型。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建立相应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企业的风险有两类:一是政策风险,如用义诊、促销、集会的手段进行营销,或是在广告中夸大产品功能,把‘起辅助作用’的功能提升到‘治疗’级别,这些都是违规行为;二是产品风险,涵盖了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包装运输等生产环节。”梁晓青表示,为确保评价结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他们充分利用了国家监管部门的资源,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常规的监控,获得行业监测数据。此外,各地媒体的报道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对于每个月、每个省市发生的行业违规事件,都要进行专门的核实。最后,派出一个专家组,对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最终对其信用等级做出评定。
获公众认可尚待时日
据了解,目前的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C五级,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划分方式。保健协会已完成了第一批保健食品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共有3家企业通过评定,其中新时代健康产业和广东汤臣倍健都获得了AAA级评价。
信用体系建设,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老百姓放心大胆地消费保健品。因此,通过公正客观的信用评价,把企业分成三六九等,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能买,哪些广告可信。这样,那些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不法分子就会现形于众目睽睽之下。那么,是否能将信用评价的结果贴到保健产品的外包装上,成为和“小蓝帽”一样的识别标志呢?
梁晓青表示,由于现在信用评价体系刚刚开始建设,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对信用评价结果的熟识度还不够,因此获得行业广泛认可、进入公众视线尚待时日。“理想的情况是业内对这个体系广泛认可,并获得国家监管部门的法规支持,例如获得C级评价的企业将被吊销保健食品的生产许可,获得B级的将被警告等等。对于企业来讲,信用等级不是一个贴在标签上的奖项,而是和市场、利润切实挂钩的生死牌。”而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信用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等级低劣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之时,也就是保健产业跨步成长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