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重点支持现代制药的发展,在适当的时机将其拥有的优质资产以适当的方式注入现代制药”的大股东股改承诺日前兑现,此举被业界解读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下称上海医工院)整体上市开锣之举。 现代制药于7月15日刊登公告称,公司大股东上海医工院为兑现股改承诺,将拥有的上海医工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医工股份)的股权注入公司,目前公司董事会已经授权经营层开展收购的前期准备工作。 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医工股份并非上海医工院最为优厚的研发资产,但随着央企整合步伐加快,作为上海医工院旗下直属惟一上市公司的现代制药,很有可能进一步囊括上海医工院核心的研发优势资产,成为其整体上市重要平台。 整体上市势在必行? 2006年3月,上海医工院在现代制药股改时作出承诺:将在适当的时机将其拥有的优质资产以适当的方式注入公司,支持现代制药的发展。时隔两年多,上海医工院体系内业绩平平的医工股份出乎意料地成为实施大股东股改承诺的先头军。 公开资料显示,医工股份前身为上海现代制药销售有限公司,2005年3月1日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由同为现代制药大股东的上海医工院持有55.77%的股权,现代制药另一股东上海广慈医学高科技公司(下称广慈高科)持有6.73%的股份。 但与上海医工院强大的研发实力相比,其销售主力医工股份的业绩则显得不佳。根据万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上海分所的审计报告,医工股份2007年实现的净利润为763.769133万元,略多于2006年的664.118372万元。 有分析师据此指出,按照现代制药2.8773亿股总股本计算,此次收购资产能够增加的每股收益不到0.03元,而这与现代制药去年0.36元的每股收益相比,增幅并不明显。但是,将注入医工股份做为今后上海医工院逐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期整体上市的开锣之举来言,则意义重大。 对于此次收购后的作用,现代制药董秘表示,收购完成后,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进一步把公司做强做大。“此次交易是基于公司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资源整合,减少关联交易,促进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发挥渠道优势,实现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 据《医药经济报》记者了解,目前现代制药的新产品开发较多依赖于上海医工院,因此公司未来的发展与大股东的支持密切相关。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此次注入的资产并非上海医工院旗下最核心的优质资产,但作为上海医工院旗下惟一的上市公司,现代制药成为其整体上市的平台显得理所当然。如果整体上市成功,现代制药就将成为我国第一家以科研院所和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为主要资产的央企上市公司。 然而,一直以来,上海医工院在其核心研发资产注入上显得格外谨慎,对外界的种种猜测都三缄其口。但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医工院管理层十分倾向于继续向现代制药注入优质的研发资产,甚至逐步整体上市。因为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未来几年科研院所仍保留为中央直属企业的可能性很小。在目前国资委减少央企数量的大背景下,上海医工院的未来存在相当大的变数。如果不能利用自身已有的资本平台现代制药,那么未来可能的购并变局或将使上海医工院失去对核心研发资产应有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医工院管理层倾向于继续注入优质的研发资产,逐步整体上市。因为如果不能利用自身已有的资本平台现代制药,那么未来或将使上海医工院失去对核心研发资产的话语权和控制权。” 研发资产颇为抢手 有分析师认为,大股东上海医工院的这一资产注入,不仅是对股改承诺的兑现,也符合国资委关于央企整体上市的思路。其今后逐步资产注入,甚至整体上市的意愿十分明显。在此轮央企大调整中,作为国内医药工业系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之一,上海医工院的这一举措或许正暗示着其实现整体上市正在悄然进行。 据知情人士称,自上实入主上海医药明朗化之后,上海国资委有意加快旗下医药上市公司整合。因应2010年央企整体上市的目标,国务院国资委亦正大力加快旗下央企剥离整合步伐,央属各大医药集团兼并重组之举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必将风起云涌。该人士还透露,央企通用技术集团和国药集团都曾向上海医工院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够将其纳入版图,作为发展医药工业的强势补充。但谈判都没有明确进展。 虽然目前上海医工院旗下80%的经营性资产均已纳入现代制药旗下,但剩余的20%却是其利润最大的研发资产,而业界公认上海医工院最核心资产是其研发领域,而非医工股份。 目前,除现代制药和医工股份外,上海医工院还同时控股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制剂中心)和上海博森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导的制剂中心,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上海医药院最核心的优质资产。 作为国资委下属的17家大型科研院所之一,上海医工院也是目前医药行业惟一的中央直属研究院所,不仅拥有700余名医药科研人员,其中还包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有7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其研发体系里,除了各研究室,还有几个国家级的中心,分别是国家医药工业信息中心、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检测中心。医工院现已获得各类新药证书211本,在抗感染、抗肿瘤、心血管、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等药物的研发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雄厚的研发实力曾使恒瑞医药、三九医药、华北制药、鲁抗医药、哈药集团、海正药业等30多家上市公司受惠,受让其技术转让。 有医药行业研究员指出,医药央企拥有大量未上市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相关上市公司未来资产注入的空间十分巨大。今年以来,随着央企整合进度的突飞猛进,不少央企为剥离非主营资产,使得大量医药公司股权挂牌转让时有出现,如中石化集团出让成都华高药业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中化集团转让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等等。这也反映出医药行业整合并购明显增多,医药资产整合正在加速前行。从这一系列的并购整合以及三九股改等各方信息来看,央企整合医药资产已经有所动作,上海医工院实现整体上市亦是预料之中,只是早晚之事。 “虽然目前上海医工院旗下80%的经营性资产均已纳入现代制药旗下,但剩余的20%却是其利润最大的研发资产。央企通用技术集团和国药集团都曾向上海医工院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够将其纳入版图。”
将资产注入现代制药上海医工院整体上市或开锣
时间: 2024-10-11 08:41:36
将资产注入现代制药上海医工院整体上市或开锣的相关文章
国药“收编”上海医工院 医药央企“5进3”收官
历经近一年,国药终于如愿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下称"上海医工院")收入麾下,四川抗生素研究所(下称"川抗所")相关划转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至此,医药央企"5进3"收官. 虽然作为国内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786.html">医药行业的绝对龙头,但在其利润构成中,80%来自于国药控股(01099.HK)代表的医药企业,即便重组的中生集团生物制品有持续高利润贡献,也始终难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病人眼球被塞棉絮医院内斗酿祸
各有所思 (孙健/CFP/图)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林宇丹 实习生 徐燕燕 生在对病人的眼球手术中,居然发现有棉絮.而这一切又被保存在了手术录像中.但真相并不容易明了,一开始的结论称是医生的失误所致.但当事医生找到了更原始的手术录像,试图证明,这是一起栽赃--另有医生故意把棉絮放在病人眼中,用以陷害他-- 挑开3根手术缝线之后,尖头手术剪刀突然刺进眼球的结膜后撑开,鲜血迅速涌出,一根顶端明显疏松的棉签蘸到伤口处,吸附渗出的血液.接下来是一气呵成的几个动作:镊子按压棉签顶部疏松
获利逾4500万元王亚伟撤离现代制药
同样是具有明确重组预期的上市公司,王亚伟在今年二季度对现代制药的态度却和涪陵电力完全相反.据中报显示,王亚伟旗下的华夏大盘今年年中已经从现代制药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消失.不过,去年三季度便已入驻的王亚伟从中已获利匪浅,幅度在50%左右. 重组想象空间巨大 据现代制药公告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870.6万元, 同比增长45.04%,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17元.公司方面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在报告期内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开创新产品所致. 不过,对于现代制药而言,其未来存在的强烈资产重组整
医药三国制胜在资源 医药央企“五变三”
如无意外,国药集团收编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具体整合方案将在2010年6月落定. 4月12日,国资委发布公告称,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经过这次重组之后,国药集团在中国医药领域的龙头地位更为牢固,也标志着医药央企"五变三"正式拉开帷幕. 在医药央企中,三个主角分别是国药集团,华润集团以及隶属上海市国资委的新上药集团. 谋求独立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按照既定方案,国药和上海医工院的整合方案将会在6月出台,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双方的官
收购北药立下战功 李福祚或将执掌华润医药
昨日华润三九公告称,鉴于公司董事长乔世波由于工作原因已辞去董事.董事长职务,公司股东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提名李福祚为董事候选人,任期与公司第四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即至2011年4月止),而该决议将在6月18日的股东大会上做最后表决选举.除华润三九外,李福祚被认为也将接任东阿阿胶. 华润医药即将进入李福祚时代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告诉记者,当初国药集团挥师全国版图,新上药重组成功之时,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曾表示,华润医药缺乏一些新的思路,对已经收购的企业也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 近两个月以来,和
三部委鼓励药企跨省重组 力推百强战略
继实施新版GMP规范.提高药典生产标准之后,国家再次以文件形式治理医药行业的散乱局面. 11月9日,工信部.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就未来五年医药行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区域结构等提出了多项具体量化指标,并对优势企业提出了多项利好政策,包括"给予单独定价政策"."在股票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以及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支持"等. 文件还提出,将在未来数年内鼓励优势企业跨省区重组,通过优胜劣汰提高企
多肽药将受重点扶持国内企业有望大展拳脚
一种名为促肝细胞生长素的多肽类药物,获得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常春明医生的认可.从2009开始,在对80例婴儿肝炎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常春明发现,在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这种多肽药治疗后,患者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两项肝功能指标)都趋向正常,他向记者表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多肽药物对人类的健康正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来自全球肽治疗基金会的2010年报显示,从2006年-2010年,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药物.抗肿瘤药三大类治疗领域处
新医改棋到中盘 行业整合加速
复星医药总裁陈启宇说:"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786.html">医药行业作为民生基础行业,周期性不强:而且,中国的医药市场增长情况长期看好,我认为下半年依然会保持强劲增长的发展态势."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医药板块2010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3%,净利润增长47%,毛利率提高6%. 其中, 医疗设备与服务和生物科技收入分别增长38%.43%,高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更是明显超过大盘.医药行业的抗周期性毕
医药产业兼并重组成为大势所趋 今年表现会抢眼
"随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药物逐步覆盖城乡居民,医药卫生需求总量将大幅上升,用药结构和药品供应渠道将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兼并重组成为大势所趋." 昨日,在京召开的"2010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局长邵明立对今年的医药产业作出上述预测. 在此判断下,"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推动药品经营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优胜劣汰,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保证基本药物的及时配送"的工作重点,已经明确写入SFDA今年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