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一个未知的“方程式”

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1月16日 新闻消息:互联网时代,各种热词、概念满天飞。说到大数据,许多人搞不太懂,甚至有人直斥“大数据=大忽悠”。大数据到底是什么,产业现状和创业机会怎样?

去年底宣布的一个事情,将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现在大家还没意识到。2013年11月19日,国家统计局与11家国内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涉及大数据应用统计标准,以及企业数据补充政府统计数据等领域。有分析称,在大数据国家战略日益强烈的情况下,统计局介入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的应用落地。

大数据绝对不是忽悠,它是当下IT领域最时髦的词,简单说就是从各种数据中快速获取价值信息的能力。美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大数据科学价值的国家。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奥巴马政府甚至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当时美国政府声明说通过提高美国从大型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知识和管理的能力,来加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这被认为是跟互联网同一个级别的时代。显然,大数据不止是一个词汇,更是一门技术,是一个产业时代。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GDP排名第二的国家,成立大数据国家队是非常及时的。大数据的精髓在于“大”,它不是抽样而是全样,它不是盲人摸到的象腿或者是象鼻子,而是整个大象本身,大数据的精妙处在于用的人越多越增持,通过这样一个模糊的宏观判断,能够完成一个精准的个体推荐,从而会让整个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不开放大数据,周边创业是无米之炊目前我国大数据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数据不是IT公司的专利。第一批国家统计局引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大多数还是聚焦在IT公司,其实不是只有IT公司才有大数据,如线下零售巨头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积累了很大的数据资源,他们数据的深度和广度不亚于甚至超过互联网公司。第一批进入的合作伙伴之一上海钢联其实掌握了煤炭钢铁在内的大宗商品数据,这是国家统计局没有涉及到的。因此,非IT类公司、拥有巨大的业务形态的企业,都可以成为第二批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合作伙伴。我们也看到,国家统计局作为国家法定职能部门把姿态放平,主动寻求和民营企业的合作,这是非常可喜的进步。

第二,拥有大数据的IT公司和非IT公司应该打破数据格局。我们看BAT(百度、阿里、腾讯),近期围绕微信和淘宝发生新一轮互相屏蔽,在早前百度和淘宝进行了屏蔽,这三家掌握搜索、消费和社交的数据,本来是三方的数据汇总才能拼凑出比较完整的网上信息图谱,但是三家公司为了彼此的商业利益,并没有体现出数据合作的意愿,而是互相封杀,这将给社会数据的流动带来伤害。因此,在保证一定商业利益的基础上,巨头的眼光应该放远一点,打破数据割据。这看起来是一个很难实现的乌托邦。不过任何美好的事情都需要乌托邦的愿景作为起步的。我们看到许多美好的事情,比如说互联网,全世界的人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开始大家觉得乌托邦,现在已经形成现实。

第三,应该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开放市场。因为围绕大数据不管是应用还是创业,最核心的是要有数据的源头,然后才能进行采集、编辑,重新编制。据报道,现在大量的关于国民经济或者说民生的数据其实还在封闭状态,在工商部门、银行、保险、公安、医院、社保,包括电信运营商机构的手里。如何让这些数据流动起来,能让大家更方便,其实应该由政府带头实现等级制数据的开放共享。在不违反保密或者是国防的情况下,如果不开放大数据,那么相关研究和创业都是无米之炊。所以还是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开放市场,不断试点,一步一步把数据开放转起来,带来更多的应用价值。

隐私保护与数据精准之间的平衡数据应该共融共通,还要开放市场。这个开放市场不仅仅是企业之间开放,企业对个人也要开放。为什么现在开放变得这么谨慎?因为开放有风险,一是安全问题,二是伦理问题。已经有专家指出,安全问题是对于国防、军事以及整个经济信息的保密顾虑而言;伦理问题是从个体角度而言,即网民的隐私。《大数据》作者曾经说过,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里,几乎每一则信息都在不同的时候,以不同的形式公开过。就公民而言,他的信息一次性在网上公开,和第一种情况有本质区别。

大数据平台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时刻收集用户的各种消费习惯、浏览习惯甚至生活习惯。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了大数据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在于个人隐私保护与数据精准之间的平衡。要真正做到大数据的开放,还需要很长的路走。大数据会成为互联网之后,人类又一个技术乌托邦。大数据的启动跟互联网有着相同的逻辑,一开始大家谈,不知道怎么做,会有一轮甚至几轮比较明显的产业泡沫,但是随着那些看似乌托邦的愿景,一个技术、一个尝试的创业公司的进入,会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5年01月16日

本文来自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时间: 2024-10-07 14:36:44

大数据:一个未知的“方程式”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时代未知也是一种美好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814.html">BigData--大数据,无疑是近年来互联网上的热词.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热衷大数据,我们也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 在网上冲浪时,我们总能看到切中自己兴趣的产品推荐;打开一个网页,网页中的广告是近期有购买计划的产品;在网站上搜索,返回的搜索页面有很多有价值的"相关推荐"--在我们根本未意识到时,智能设备便处于联网之中,相关数据被悄然发送到第三方.这一切的背后,是网络服务

大数据-一个程序中,TCP协议用的muduo网络库,UDP协议可以用boos.asio吗?

问题描述 一个程序中,TCP协议用的muduo网络库,UDP协议可以用boos.asio吗? 通过TCP协议接收数据,解析好,在用UDP协议转发. UDP转发是后面增加的,muduo网路库不支持Udp协议,自己用socket api写,担心大数据,多并发的时候不可靠.请问大神有什么建议? 解决方案 这个当然可以,只要协议格式客户端,服务端之间处理好. 解决方案二: udp确实不可靠,要解决可以自己实现一套超时和重发机制,比如说每个数据包打上标号,发送方和接收方处理好重发,如果对数据质量要求高的话

拥抱“大数据时代” 共享发展新成果

近现代历史上的数次技术产业革命,中国均以学习者和模仿者的姿态出现.而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所带来的新变革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最小,在很多领域甚至还有着创新与领先的可能.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拥抱"大数据时代",就一定会抓住历史赋予中国的这一伟大创新机会.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

《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爆发式创新 云中大数据如何赋能下一轮经济增长

5月18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ZD至顶网协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数据时代>作者Viktor Mayer-Schönberger(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受邀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爆发式创新:云中大数据如何赋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精彩演讲.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数据时代>作者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Viktor Mayer-Schönberg

大数据的“孤岛困境”

是否有可能把处在不同企业.不同服务上的"孤岛"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一个数据交换平台,同时做好个人信息的保护,使数据实现正常化? 这对公司.个人,甚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有益的.但对于商业的实体来说,大数据现在已经成为其资产的一部分,分享数据可能意味着会丧失其竞争优势 拿出一支笔,在我国版图上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为两点画一条线,线的右侧只占国土面积的36%,却居住着占96%的人口-这就是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发现的"黑河-腾冲线",也叫胡焕庸

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丝绸之路”:拥抱大数据时代 共享发展新成果

拥抱"大数据时代" 共享发展新成果 近现代历史上的数次技术产业革命,中国均以学习者和模仿者的姿态出现.而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所带来的新变革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最小,在很多领域甚至还有着创新与领先的可能.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拥抱"大数据时代",就一定会抓住历史赋予中国的这一伟大创新机会.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

何谓“大数据”该如何界定?

根据哈里斯互动公司刚刚公布的一项针对154家的企业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2268.html">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受访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调查显示他们是如何界定"大数据"的.有28%的受访企业表示这意味着"交易数据的大规模增长".而有24%的人认为这是指管理海量数据的新技术,19%的受访企业将其定义为"合规性的数据存储和存档的要求." 不管他们到底如何定义大数据,他们

新产业倒逼新环境 ——“大数据时代的上海机遇”

从大数据产业掘金,对于上海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最近,不少政府委办.高校,纷纷研讨"大数据产业",希望加快产业推进步伐.但在一片热闹声中,我们是否意识到,大数据产业之"新"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它将深刻影响产业链和社会运行模式,倒逼我们营造适应新产业的新环境. 培养"数据科学家"正当时 据统计,当今世界在24小时之内,就可以产生出相当于16.8亿张DVD容量的数据:产生2940亿封电子邮件,相当于全美国在2年中产生的纸质邮件.人类至今获得的全部数据,

大数据不是神话,不是泡沫,是在其上构建的创意和生意

最近10年,没有一个技术名词能像大数据一样深入社会每个阶层,获得这么广泛的关注.大数据被讨论得如此泛滥已经引起警觉,以至于2013年后,真正从事大数据行业的人尽量避免提及这三个字.本文无意对大数据概念做任何修正,评判,或专家论调.只是一些事实,和来自20年数据分析从业经验的一些感想. 1 辉煌的十年 大数据浪潮来自三股力量推动:技术社区,市场,学术圈. 2004, Google 发表了 "MapReduce: Simplif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