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正由被收购转为收购方

●中国经济总量在今年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显得尤为耀眼。  ●今年,中国并购交易额排在全球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达400亿美元,中国企业由被收购转为资产收购方,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成海外投资主力军。  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在京发布了《世界经济黄皮书》和《国际形势黄皮书》。  《世界经济黄皮书》表明,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8%,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是发达经济体的3.5倍。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黄皮书分析认为201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预计高达9.4%,是世界预期经济增长率4.8%的近两倍,是发达经济体2.7%的预期增长率的3.5倍。  黄皮书指出,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变成主要的资产收购方。根据摩根大通的一项统计,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作为收购方的并购交易额排在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2003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只有28亿美元,而如今已达400多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发展速度已高达70%多。  中国已经进入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二者之间的规模逐渐达到1∶1的水平或者相对平衡的阶段。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的领域。从2005年初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矿业资产总价值达319亿美元。  G20闪亮登上世界舞台  《国际形势黄皮书》指出,世界格局发生可见变化,西方大国影响力明显下降,新兴大国的地位明显上升。国际机制在发生变化,多边外交场合出现了日益响亮的新兴大国的声音。  2010年是G20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机制的第一年。G20地位的上升,使得世界舞台中央的主要演员大大增加了。这既体现了全球事务主导权的多边化,也体现了多极化的一种可见的发展。  据介绍,中国一年来在周边地区所面对的摩擦与冲突增多了,周边国家与中国的领土争议、军事紧张关系,以及对中国的外交遏制也日益明显化了。黄皮书也指出,中国一年来与周边国家的协调与合作也在显著推进。例如,中国与朝核问题各方所进行的协调与合作,中俄在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上的相互支持与配合等。  黄皮书指出,一年来,中美关系在冲突与合作的两个方面都体现得非常鲜明。尽管两国关系几十年来情况一直如此,但当下这两方面的表现都突出化了:第二轮经济与战略
对话所体现的合作前所未有,而军事互动中的频频亮剑也前所未有。  2010年中美在安全上不信任加深,并形成以军演为形式的对抗性互动,正是这种结构性矛盾发展的产物。与这种矛盾的发展相对应,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外交博弈也尖锐化。  黄皮书分析认为,中美双方互动摆幅增大,力度增大,表明双方在力量的消长中正进入一个新的磨合阶段。  驻京记者 杨春

时间: 2024-09-20 05:36:01

中国企业正由被收购转为收购方的相关文章

美NASDAQ虎视中国企业 正申请在中国设立代表处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中国内地居民投资热情高涨,中国企业也成为全球市场的宠儿.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继东京证券交易所拟在中国开设事务所之后,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市场也表示,纳斯达克正在申请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地点将选在北京. 中国公司纳指上市第2多 报道称,今年至今,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已经达到了10家,较去年全年的9家还要多.纳斯达克中国首席代表徐光勋表示,随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

黑莓恐难寻接盘者 中国企业中兴华为收购可能性不大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黑莓对被收购的意愿并不非常明显,另一方面,目前黑莓的估值并不低,对于联想.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而言,收购黑莓将付出较高代价.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的"御用"手机-黑莓,如今的日子每况愈下.近日,先是暂停了在 纳斯达克的股票交易,随后,又发布公告,宣布已成立特别委员会来探索包括出售公司在内的进一步"战略选项". 黑莓称,"战略选项"包括"可能的合资.战略伙伴或联盟.公司出售以及其他方案",而此举是为了增加

中国企业跨国收购趋活跃

中国的跨国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并没有放慢发展步伐.昨天公布的"2010中国跨国企业排行榜"显示,截至2008年底,入榜的18家中国跨国企业拥有近134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17.2万名海外雇员和112亿美元海外销售额. 据悉,这项排行榜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vale可持续投资中心联合发布.这也是该国际合作项目第三次发布该榜单. 国有企业仍是主角 本年度调研显示,截至2008年底,其中最大的4家国企--中信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据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仅为印企40%

中国企业正准备收购的悍马,当初曾被印度企业拒绝.一迎一拒,显出中印企业在海外收购时的取向是多么不同 中国在海外的并购数量仅为印度的40%? 看惯了中国企业大手笔海外收购的消息,上面的数据多少让人有些疑惑,印度的整体经济实力与中国尚有不少差距,它的海外并购真的那么多吗? 而这个数字,却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在今年1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的.实际上,在中国公司忙于海外抄底的时候,印度公司同样没有闲着.英国伦敦商学院的一位教授甚至认为,人们应该改变看法了:"印度人在西方人脑海中曾是这样一种形象:在某个跨国

陈鸿桥:经济资本化的新时代与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机遇

[一] 资本的力量正在改变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据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28日,深沪两市市值为32.7万亿元(4.6万亿美元),2007年两市的市值增长率高达240%,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8月2月5日,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中,中国企业占了4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另据统计,自2006年5月份IPO重启以来,上市公司IPO公司数.融资额增速明显,2007年上市125家公司,IPO融资额达4469亿元,加上2006年沪深两市融资1280.85

中国企业,重商业不重科技?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其中不乏巨头,有的动辄年盈利上千亿,有的去纽交所上市,创始人直接跃居亚洲首富,有的仅靠卖点虚拟时装秀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总之,中国有着一大批的精英商人,修炼出了最优秀的赚钱技巧,他们在中国社会也获得了足够的尊重.诚然,盈利是创办企业的初衷,正所谓物质决定意识,大家只有在吃饱之后才有力气干活,但问题在于,中国企业商业化气息太过严重,导致"钱"几乎成了企业唯一的目标,更可怕的是,中国企业普遍有"只重短期利益"

日本百年企业悲催:东芝电视业务要被中国企业收购

为了筹钱拯救陷入困境的核电业务,日本老牌电子公司东芝不得不准备出售最核心的NAND闪存业务,目前潜在的收购方博通.鸿海都给出了2万亿日元的报价,不过东芝缺钱的窟窿还是太大,指望NAND业务出售不可能填满,还得继续卖卖卖.东芝下一个出售的业务可能是TV电视部门,最有可能的收购方是中国海信集团. 东芝的NAND业务现在是他们最具价值的业务了,不过NAND闪存是东芝或者说是整个日本的高科技技术,日本政府对技术外流非常敏感,所以之前日本媒体不断爆料称东芝NAND业务不可能卖给中国大陆公司,甚至鸿海这种跟

从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看中国企业的资本情结

四年前你若不笑话我,你有问题 "万分热爱汽车事业"的狂热分子,农民出身却从30来岁起成为吉利集团--中国第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之董事长.这样一个大老板可以买一千台奔驰.宝马,但是李书福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以五六万的小车"全球鹰·自由舰"为座驾.这是吉利集团自己造的车,李书福是第一个试驾者,"我自己造的车我得先试呀,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用户嘛". 而他的"梦中之车"是沃尔沃.现在,这也已经是他的"吉利制造&q

中国企业出海收购步伐加快

据新华社电 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研究中心清科集团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1月份我国并购市场依然保持活跃态势,当月共发生30起并购案例,已披露金额的21起并购案例,涉及资金13.84亿美元. 从当月发生的并购案例来看,传统行业是并购市场追逐的热点.据统计,当月传统行业共发生12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7.39亿美元,占已披露并购总额的53.4%.其次,广义IT行业发生并购案例11起,涉及金额7539万美元,占已披露并购总额的5.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出海"收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