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一线城市住宅成交翻番楼市梦回2007

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依稀呈现出2007年的盛况。  昨日,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受去年下半年房地产价格回调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北京、天津、重庆、深圳、杭州、武汉等重点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积的同比增幅接近或超过100%,市场
成交量基本恢复到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  与此同时,土地市场也从年初开始一路升温,5月和6月,各地的“地王”频繁出现,成交地块的溢价水平和楼面地价均接近2007年的水平。  住宅:一线城市最被看好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天津、重庆、深圳、杭州、武汉等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面积的同比增幅接近或超过100%,成交量基本恢复到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  另外,福州、宁波等二线城市住宅成交面积的
同比增长幅度也在200%左右。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南区总裁侯瑞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政策“指挥棒”在发挥作用。他表示,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回暖主要依赖于“海西经济区”规划的出台;珠三角地区规划方案的实施则带动了广州、深圳、东莞等东南沿海城市的房地产市场。  价格方面,尽管上半年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同比都有所下调,但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价格经过连续四个月的小幅回升,达到11108元/平方米,创下该城市月均成交价格的历史新高。  侯瑞波表示,在我国“人口红利”尚未结束的时期,上海、北京一线城市仍是最具市场信心的城市。他认为,一线城市的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其居住习惯和价值取向使其成为国内和国际资本关注的热点,因此,其房价仍有上涨的动力。  土地:二线城市最活跃  土地市场中,上半年“地王”频现。报告称,成交总价不断刷新一方面和推出地块面积大、地段好的客观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与开发商资金回笼加速、银行信贷放松、通胀预期加大等经济因素密不可分。  由于资源优势,一线城市楼面地价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地块的溢价水平明显高于一线城市。报告显示,在溢价率排行榜的前十位中,有9个地块位于二线城市,且溢价水平均超过150%。  侯瑞波表示,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不够规范,政府在推地时的出让底价相对较低,使得其很容易达到较高的溢价水平。  杨红旭则认为,经过去年的市场低迷,像金地、保利、招商等大企业有意识地将拿地计划向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倾斜,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这些城市的地价。  前景:信心恢复将是最大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受房价上涨的影响,今年6月,30个城市住宅总成交面积环比微跌约2%,实现了自今年3月以来的首次下跌。报告称,在7、8月传统销售淡季,成交量仍有可能继续下行,但随着各层面对未来市场预期的看好,下调空间不大。  侯瑞波称,6月底,富力、合生等房企的股价大幅上扬,资本市场的走势逐渐向好,国际资本也开始看好中国。这说明市场信心从6月前的不确定开始恢复,这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利好因素。  侯瑞波认为,尽管住宅和土地市场的成交价格开始上升,但目前还无法判断市场是否出现泡沫。  杨红旭则表示,目前来看,全国市场并未出现泡沫,而一线城市和杭州、厦门等二线城市则出现少量泡沫。他认为,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短期内的房地产市场仍将延续上行走势,而中长期来看,市场仍有回落的可能。

时间: 2025-01-27 21:10:54

上半年一线城市住宅成交翻番楼市梦回2007的相关文章

上半年一线城市住宅成交腰斩价格涨幅放缓

⊙记者 李和裕 昨天,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重点城市住宅成交面积同比普遍下跌.其中,一线城市跌幅接近50%,杭州.深圳.南京等二线城市的跌幅甚至超过50%.对于下半年,业内普遍认为,在调控压力下,楼市调整趋势有望延续. 分析师介绍,上半年一线城市 成交量变化趋同,都是1月同比上涨,2月受春节影响经历一个回落期,3.4月环比上涨但同比下降,5月成交量更是同比环比均出现大幅下跌, 6月同比跌幅与5月基本持平,而2-5月同比跌幅逐月增大. 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区别在于,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复苏

□本报记者 于萍 在沉寂一个月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正逐步恢复交易.6月29日,广州在连续数月住宅用地零成交后迎来土地市场重启,荔湾两宗地块以12.95亿元的价格出让.北京.上海.天津也将在近期以招标和挂牌的方式出让数宗住宅类地块. 6月29日下午,广州进行了房地产新政后的首次住宅用地出让,竞拍地块为荔湾区旧龙溪路高尔夫球场A.B两地块,两宗地块全部为二类居住用地.最终,中铁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6.25亿元和6.7亿元夺得两宗地块,折合楼面地价分别为7408元/平方米和72

山西游资转战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商业地产

种种迹象显示,在住宅市场遇冷后,山西等地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投资力量正把目光瞄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与江浙炒房团偏重投机不同,山西能源企业主投资房地产主要出于避险需求,即看重投资保值作用. 北京今年第一笔商办物业整体收购 就在4月份中旬楼市新政出台不久,紧邻北京昆仑饭店核心区域的中莎广场(即琨莎中心二期写字楼及商铺)成为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第一笔商办物业的整体收购.在住宅市场因楼市新政而几乎陷入休克状态时,中莎广场正在成为一个信号,预示商办物业正成为山西等地民间游资的新出口. 据本报

解析民资新走向:住宅到二线城市商铺到一线城市

⊙记者 于祥明 解析民资新走向: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观望 在楼市调控的敏感期,千亿民间资本何去何从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部分被投资住宅套住的资金,开始寻求割肉出逃,上海就出现了炒房者批量抛盘的现象.也有很多资金仍在四处寻找出路.楼市独特的保值性以及民间资本的投资惯性都使得他们难以轻易舍弃房地产投资,部分资金到二三线城市的住宅市场.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中寻找机会.然而不少的资金却选择了作壁上观.资本的逐利性虽然注定了其贪婪的特征,但在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错投不如不投,规避风险显得更为重要. 北有山

一线城市楼市加速调整价格明显回落

⊙记者 于祥明 李和裕 潘建 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显现期待中的积极效果,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对35个城市的监测结果显示,上周(5月3日-5月9日),有26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已出现明显回落. 北京 成交量接近"冰点" 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的网签量接近2008年的成交量"冰点",单日签约量仅百余套,房价下调压力也进一步加大.记者昨天了解到,最近几天,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网签量连续收低,其中5月

一线城市五一楼市遇冷

王 炜 孙小静 李 刚 顾 春 姜 辛 徐 徐 "五一"假期,原本是一线城市的楼市传统旺季,今年却明显遇冷. 成交量下降,观望.试探气氛趋浓,业内人士将此现象归因于4月以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 那么,调控效果如何?炒房客会不会离场?开发商会不会降价促销?带着疑问,本报记者深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一探究竟. 北京-- 调控细则出台签约量降82% 4月30日,北京市政府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开发商和

银十踏空住宅成交跌四成低首付低总价楼盘主宰楼市

刚需楼盘热度不减 进入11月份以来,新房成交亦出现递减趋势.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中心获悉,11月4-6日三天,北京住宅商品房网上签约数量分别为797套.734套和601套. 尽管大势一片萧条,但记者发现少数性价比超高的楼盘,依然保持着较强的市场关注度.以二次调控后出现的"日光盘"金色漫香郡为例,尽管首期产品在9月24日开盘当天已经全部售罄,但其热度不减,每天依然有30-50组客户前去看房.同时,据"搜房电话"10月评估报道显示,该楼盘人气跃居全市第二,紧随合生

一线城市成交量降45%房企紧急围猎二三线

恒大逆市上调目标30%,很多人在看 理财周报地产实验室研究员 王欣/文 楼市新政发挥了效果,特别是针对多套购房行为加以抑制的方式,令楼市迅速降温, 成交量一路下挫. 而三部委的表态让吵闹的楼市顿时安静下来.上半年,八成房企未完成销售目标.下半年,为了销售业绩,各大房企不可避免要迎来一场厮杀. 然而,这时候的开发商,却并不是一片焦灼.因为,除了"重灾区"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房企今年的"救世主". 以二三线为主战场的恒大地产宣布销售目标将逆市上调30%以上至40

一线城市房价全线下跌

房产租售平台安居客近日发布2014年6月互联网房产数据报告.继北京.广州.深圳后,上海二手房房价也终于"失守",自2012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跌,而已连续数月环比下降的北京则出现了两年来首次同比下跌.面对高房价的松动,购房者依然捂紧钱包,购房需求并未因房价微跌而得到释放. 房价下跌 九月或为购房窗口期 据安居客统计显示,6月四大一线城市房价全线下跌.6月北京二手房挂牌均价为35646元/平方米,环比5月下降9.6%,同比去年6月下降6.5%;6月上海二手房挂牌均价为30642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