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很久不上豆瓣,最近才发现豆瓣增加了分组广播功能,原来加好友的机制也改了,关注我的人和我关注的也莫名奇妙翻了几倍,原来的朋友里面有好几个“已注销”头像。回头翻了下豆瓣的官方blog,才又知道豆瓣小动作又引起公愤了,前几次是首页、导航,今年直接拿豆瓣er的友邻开刀了。SNS社区好友系统的设计,之前已经有不少UE专家讨论过,貌似设计师的观点都一边倒,否认用户质疑的声音。虽然现在争论已经平息,但作为一个在豆瓣潜水N年的童鞋,我觉得有必要为那些仍然感到憋屈的童鞋们说句话,再谈一次好友系统的设计,一来为了记录我的想法,纪念当年混在豆瓣青涩的岁月,二来想再次听听豆瓣的声音和大家的看法。豆瓣好友系统的两次改版第一次改版:豆瓣“友邻”增加“我的朋友”改版理由:(引自豆瓣blog,下同)1,当我想看看一个豆瓣er都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可能他的友邻有好多,一些还是豆瓣上的”常见面孔”,可他不一定真的有那么多朋友。2,互相
认识的朋友和单方面关注的人,在豆瓣上的信息隐私度也是非常不同的。互相认识的朋友会联系得密切一些,自己的动态愿意让熟悉的朋友知道,而不一定愿意向单方面关注自己的人透露改版结果:1,在单方面关注一个人之外,会新增加“我的朋友”双向关系,提供给互相熟悉认识的朋友们,2,将“友邻”中那些熟悉的“友”专门区分出来。让“友”和“邻”的关系比较清晰地区别开来3,“朋友”在豆瓣上的多数举动会出现在广播里,而各类收藏行为和加友邻、加小组行为被广播限于“我关注的人”不可见。第二次改版:简化豆瓣的“关注”和“朋友”改版理由:1,“朋友”和“关注”并存一直让很多人费解2,豆瓣不是一个熟人关系的SNS网站,没有必要把关系弄得这么复杂3,有被加朋友请求的时候感觉非常纠结,也造成“朋友”泛滥,广播混杂。改版结果:1,豆瓣现在只有一种单向的“关注”的关系。2,有需要的话,可以给关注加一个“朋友”的标签。这个也不需要对方同意。3,我的“仅朋友可见”的日记、相册,只有被我关注并加“朋友”标签的人能看到。单方面关注我并加“朋友”标签的人是看不到的。最初的设计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豆瓣最初的友邻功能设计?06年那个清爽简单的界面,那时候没有“关注”的概念,但只要用户愿意,点击“>把XXX列入我的友邻”就可以将任何一个豆瓣用户加为好友,不需要对方同意,但对方会收到一个豆邮通知:“xxx,你好! doubaner刚把你加为友邻了。doubaner不一定认识你,没准儿觉得和你臭味相投,没准儿喜欢你的评论或者发言,没准儿只是想以后找起来方便。你愿意的话,也可以把doubaner加为友邻,但不用觉得是义务。这是 doubaner 的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people/doubaner/ 去看看吧!”是不是觉得很简单、亲切?虽然素不相识,可是很有礼貌,也很讨巧~不像现在这样,关注嘛觉得没什么人情味,加好友嘛又怕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唉,纠结~于是大家都只关注不说话了。改版后的设计和被亵渎的好友关系
其实豆瓣第一次改版友邻系统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提出“加好友还要用户确认”这是个非人性化的做法,因为原来加好友是很自然而且对方也没什么压力的事情,现在变得像结婚一样要慎重考虑。不过,导致大多数人不满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原来互加友邻的那一部分好友连同用户单方面关注的人一起全都变成了“我关注的人”,本来已经是“互为友邻”的人需要双方再重新确认一次关系才能成为“朋友”。这完全是产品设计过程上的失误,设计人员完全可以将互加为友邻的用户直接归类到新的“朋友”分类当中,而不是让用户重新去确认关系。这一次改版,导致了一批老用户的友邻的流失,许多人因为懒得重新加好友,而任由豆瓣把曾经认识的互相加过友邻的人扔进了“我关注的人”当中,久而久之不再联系(因为首页看不到任何有关信息)。这是豆瓣第一次破坏用户旧的友邻关系。只是那时将豆瓣当作SNS的用户不多,反对的呼声没有那么高。随着豆瓣有意无意地转型为SNS社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豆瓣,给豆瓣带来了
大量的流量,豆瓣的交友功能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由于加好友需要对方同意,加上豆瓣的隐私设置中,只有好友可以看自己的一些私密日记和相册,用户被不知不觉引导到一个“交友要慎重”的思维框架里面,因此,用户开始格外地关注申请加自己为好友的友邻质量。拿我自己来说,那些被我加为好友的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或者关系很熟的
网友,又或者是我不认识,但真心想要结交的朋友。因此,虽然我的友邻中,“我的朋友”数量远远低于“我关注的人”,但相对来说,我友邻中的“朋友”质量要高出许多。通过小组和同城和豆友们交流,渐渐地我在豆瓣上建立起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圈,一些私人情感在微妙变化,我感到自己离不开豆瓣。那种感觉,和新浪微博、校内和人人都不一样,我想,这不就是有豆瓣特色的SNS么?遗憾的是,阿北和他的团队似乎不这么想,今年4月的“简化友邻关系”再一次对用户旧的友邻关系进行破坏,试图重新回到最开始时的“关注”关系。这一次,原来需要双方共同确认的“朋友”关系变成了“我关注的人”中虚伪的标签,于是一批豆瓣的老用户愤怒了:用户的愤怒不是因为双向的好友关系被强制解除,而是新的机制导致自己的隐私可以被冠冕堂皇地出卖。在阿北的眼里,“豆瓣不是一个熟人关系的SNS网站,没有必要把关系弄得这么复杂。”——既然不是,为什么当初要引导用户“慎重交友”?难道当初的豆瓣是被定义为一个熟人关系的SNS网站吗?虽然后来阿北写了一篇FAQ日记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但是被改变的用户习惯已经难以回头。而豆瓣也不愿意妥协,因此引发了一大批豆瓣用户集体“自杀”的杯具。小结:豆瓣此次改版至少有两件事没做对:一是改版之前没有进行公开的用户测试,冒然推出;二是改版之后对用户提出的意见采取冷漠态度没有进一步处理(至少公开投票讨论一下什么的吧),在对待用户的态度上,与两年前的豆瓣差之甚远。或许有的人要说,这样不是回到原来的单向好友设计上了么?既然本来的设计大家都认可,绕了一圈又走回来,没什么不好啊。没错,是绕了一圈,但是回来时候已经人是物非了。之所以出现杯具是因为当初豆瓣不是一个以sns为主的网站,用户加友邻只是因为喜欢或者找起来方便,没有像现在这样这么多广播、日志和相册,也不需要考虑隐私之类的问题,故设计成单向好友是合理的;而改版之后的豆瓣走了sns这条路,在不断强化用户互动的背景下,单向关注的设计就变成了抹杀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工具——既然我只要关注你就可以看到关于你的一切信息,我加你为好友作甚?反正不和你交流我一样什么都知道(除了
你不让我知道的东西),加你好友我不仅未必能得到你的认可还主动先以身相许了(本来我不想让你知道的东西却反过来先告诉你),我都怀疑我到底是做一个偷窥狂还是好人好事代表,这叫人情何以堪!其实在第一次改版之前,就有用户提出对友邻进行分类功能,现在这个功能虽然实现了,但是却变了味,因为改版后的”朋友”已经不是原来的朋友,只不过是设计者一厢情愿赋予的标签,彼此之间已经无法平等地交换信息,不断增加的标签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不安全感,暴露的是人际关系的淡漠。用户需要分类是因为关注的友邻太多,而不是朋友太多。每个人不管朋友有多少都好,真心实意的朋友永远也是那么几个。因为真正的朋友是要不断地长期地维系的,而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用户并不需要费解朋友和关注关系,因为用户只是在使用产品,感到费解的是产品设计人员。上次的改版理由2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同时存在朋友和关注两种关系。豆瓣的确不是一个熟人关系的SNS网站,但不代表豆瓣上的用户没有这种需求:他们希望彼此认识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用户未必想把现实生活中的熟人关系复制到豆瓣,但他们多少会幻想着从豆瓣发展一段新恋情并带到现实生活中~~如果熟人关系令豆瓣变得复杂,使豆瓣感到紧张,那么为什么豆瓣还要做友邻广播分类功能,还鼓励用户相互通过广播、日记、相册甚至同城线下活动交流呢?难道豆瓣不怕用户交着交着生米煮成熟饭了吗?用户被请求加朋友的时候感觉纠结,那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假如,别人告诉你其实他暗恋你很久了难道你心里不会有一丝涟漪吗?你不是暗自惊喜或厌恶,就是不以为然,除非你是冷血动物。如果说这样也会导致朋友泛滥,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暗恋你的人太多了多得你数不过来多得你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他们才好,二是你来者不拒,你是神仙,神爱世人,多多益善。至于广播混杂,那是因为豆瓣没有提供好的广播分类过滤功能,豆瓣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却在用户的友邻关系那儿挖空心思,不伤神么?再说了,用户结交怎样的朋友,结交多少个朋友,那是用户自己的事情。设计师应该认识到:不是每一个用户都和他们一样,是产品的研究人员或产品设计者,不是每个人有闲情逸致去细细揣摩一个网站,他们在乎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追究背后的意义。当用户使用价值受到伤害,设计得再完美再出色只是设计者的一厢情愿。产品的演化不仅与产品本身的设计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它的用户有关。用户会随着产品一起成长。改版除了考虑商业的因素,还得考虑用户的情感因素。我不知道阿北和他的团队是不是受到
Facebook改版时他们CEO那句“听从用户意见的公司很愚蠢”说法的影响,在改版的事情上和用户较劲。也许用户会提出一个技术上很愚蠢的方案,但是其背后必然有一个合理的需求。我不认为像Facebook、苹果这些国外的公司的做法就完全正确,要看是什么时机做。你可以对你的技术很自信,但不要亵渎用户对你的信任。但愿阿北他们是为了真正做一些事情而不是一时兴起。如果豆瓣是想做媒体,更加强调共享和开放,急需增加广告收入,那就按现在的方式走下去,没有问题;如果不是,三思后行。好友系统应
该如何设计?我想,不只是豆瓣,做SNS社区网站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如果要展开回答几乎可以写一本书。这里简单说下自己的想法,权当抛砖引玉:1,用户为什么要加好友(动机)?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原因:某人读的书、看的电影和听的音乐和自己口味类似。想了解他;对某人写的歌或blog、拍的电影或照片、发表的评论感兴趣。想了解他;某人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好友,或是自己现实生活中感兴趣的人(如偶像,或朋友的朋友)想了解他;经济需求。想和某人做交易,如购买某人的某个东西(二手唱片);其他方面的需要,例如情感需要和生理需要(你懂的)。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而加好友,这里要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你有了解别人的需要,不等于别人就应该被你了解;你有了解的权利,别人也有拒绝被了解的权利。换句话说,人生而平等,每个人彼此之间的权利是对等的。
2,SNS类互联网产品中的人际关系可以概况成以下四种:• 关注我的我关注的互相关注的互不关注的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对称的关系,你没有义务去关注那些关注你的人,你关注的人也不一定关注你。同样彼此的权利依然是对等的,用户权利平等是SNS类互联网产品的主要设计原则之一。3,隐私设置的设计SNS社区中的隐私设置可以看做是好友系统和信息系统的交集,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人可以看到用户的哪些信息”,通常SNS中的做法是把友邻分级然后设置允许什么人看到什么信息,分级的依据可以是访问者与用户的关系或亲密程度(如朋友、家庭),也可以是访问者的来源(如站内用户和站外用户),甚至可以是访问者自身的属性(如性别、年龄、等级等)。4,到底要采用怎样的设计,和网站定位有关,现在可以明确看到的,有三个主流方向:以交流物为主交流为辅的网站,强调被交流物,采用单向好友的设计,如Flickr和一些购物网站基于熟人关系的SNS社交网站,强调人际关系的交流,采用双向好友的设计,如Facebook。基于阅读关系的SNS网站,强调信息的交流过程,采用单向好友设计。典型例子如Twitter微博。豆瓣的两次改版实际上经历了从1到3的
转变,在第二版的时候上采用的是单向关注+双向好友的设计。这是有别于Twitter、flikr也有别于Facebook的混合形态,也是一种新颖而又带有某些小暧昧的设计,配合豆瓣的同城功能,非常适合将用户关系从线上带到线下。如果将豆瓣定位为SNS交友社区,让我做选择,我会保持第二版的设计不变,将“我的朋友”更名为“我的友邻”列表,并添加自定义友邻分类功能。这样,我关注的人没变,用户的双向的好友关系也依然坚定地存在,同时用户也能更方便地管理自己的关注和朋友列表,原来的隐私设置也无需改变。如果定位为兴趣分享社区,我会选择回归第一版的设计,使用“将xxx列为友邻”(或“加为友邻”)这样的措辞而不是“关注此人”,并且:点击“将xxx列为友邻(加为友邻)”会弹出一个对话层让用户标注自定义分组。默认情况下有三个列表:“谁将我列为友邻”、“我的友邻”和“相互关注”,原先“我的朋友”列表里的人被迁移到“相互关注”分类加为友邻无需确认但会通知用户;修改我的广播、日记和相册的隐私设置选项,例如,谁可以查看我的个人信息(包括广播、日记和相册)中有五个选项:1)所有人;2)所有关注我的人,3)从我关注的且关注我的友邻中选择,4)验证访问,5)仅自己。原有的日记和相册隐私属性不变。在日记/相册的编辑页面列出“谁可以浏览这篇日记/相册”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bicespring.blogbus.com/logs/7491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