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世界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高水平赛事,它成了每个人的节日,从人性、情感的角度吸引网友眼球,实现品牌与网友之间的精神共鸣。
饕餮盛宴
在网络新闻的竞争中,每一个小小的领先行动,都可能转化为网站的影响力。一直以来,我们凭借长期的积累和创新,建立起体育报道的专业队伍,制定了互联网体育报道的标准模式,在体育新闻报道能力和资源上领先于竞争对手。
早在1998年,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的“法国98足球风暴”网站开通,采取24小时滚动更新的方式,同时以视频、音频、文字进行网上实况直播98世界杯。2006年8月,在中国三大门户网站的世界杯较量中,新浪以最快速最全面的赛事新闻报道、最专业最精确的资料与数据、最庞大的评论队伍脱颖而出。
然而,内容只是成功的基础。新闻报道能力强不一定意味着营销能力强,就如同有了好材料,还得有好厨师。
回顾新浪历次世界杯营销会发现,在材料上我们丝毫不逊色于对手,甚至还拥有一些如微博这样特殊的“食材”,同时这个“厨师”的能力更胜一筹,所以能持续为人们带来惊喜。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从广告到植入再到分类赞助等,新浪成功将世界杯的营销价值和客户的市场需求对接,其制定的营销方案也成为业内的标准模板,最终以8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笑傲同侪,世界杯一役成为中国互联网商战中的传世经典之作。
多品类营销切入
对于企业来说,世界杯举办之年可分为两个阶段,2010年6月之前和7月之后的世界是多彩的,而6、7两个月是黑白的,即非世界杯和世界杯。在世界杯期间,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议论、参与这个事件,如果不借此宣传,则浪费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但实际上,很多品牌与世界杯、与足球、甚至与体育并无直接相通之处,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根据我们对用户的深刻洞察发现,世界杯比赛观众的需求已发生了改变,突破了足球的限制。大家认为世界杯是一个节日,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所有人都蠢蠢欲动,加入这个盛大的狂欢节。
回顾世界杯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一个只有13个国家代表队参加小型赛事,到1950年演变成专业的现代足球比赛,再到1970年走出南美洲、欧洲发展成世界性的大规模体育盛会,而现在,世界杯更是突破了足球赛事的范畴,变成全世界的狂欢。伴随世界杯的发展,观众需求也不断改变。
除了真正的球迷,还发展出“泛球迷”和“伪球迷”,他们会因为世界杯而翘班看比赛、购买相关产品或去酒吧看球赛等,而他们产生的阶段性的话题也不再局限于专业的足球比赛,例如黄健翔对意大利比赛的解说、贝克汉姆的超酷发型等。
既然观众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足球,那是否意味着所有的企业都可融入世界杯营销这个大平台?答案是肯定的。在深刻洞察用户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
我们针对南非世界杯营销创造性地提出了“六大维度”,倡导以“赛事”为主,同时融入“情感”、“激情”、“乐享”、“美色”、“Lucky”六大维度,把世界杯变成一个饕餮的盛宴,一个欢乐的节日,从各个维度对接用户的心,满足观看世界杯时的精神需求,为更多的品类带来营销切入点。
“六大维度”的支撑点是新浪全平台。此次不仅是报道赛事,更是一次互动的世界杯、一次微博的世界杯、一次视频的世界杯等。根据每一个产品不同的特点和客户需求,量体裁衣。同时,这些产品不是单一运营的,而是融入整个内容的报道中。
以产品为支撑,用户洞察为基石,“六大维度”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营销切入点和更广泛的营销平台。
从人心着手
体育真正的意义是为人们创造快乐、带来精神上的振奋。因此,只有与观众产生精神共鸣的体育营销才能称之为有效。
以此次温哥华冬奥会为例,比赛对民众来说就是一个欢乐的节日,而赛事期间播放的品牌广告的共通点是阐释体育精神,从人心着手,让品牌更有生命力。
在此次新浪的世界杯报道策划中,一大亮点是鼓励网民参与、互动,并从人性、情感的角度吸引网友眼球,而不仅仅是赛事本身的全面报道。因为大家已经达成共识,当体育营销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时,应该能为观众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使得观看广告成为一种享受。如果品牌企业不能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话,即使在比赛场地的草地上铺满了企业的LOGO,也不能带来任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