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诫复制他人手机卡属违法

本报记者 黄青山 实习生 邱 地  “你想了解你妻子、丈夫的个人感情生活吗?你想知道生意对手的市场信息吗?我公司专业提供手机SIM卡克隆业务。对方接电话可以听到,对方收短信也可以看到。”近日,有不少市民都收到过这样的手机短信,并为自己手机的通信安全感到担忧。记者日前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欲查丈夫外遇被骗钱  市民汪女士和丈夫都是深圳某企业高管人员,汪女士一直怀疑丈夫有外遇。上周她收到了一条短信,声称只要提供一个手机号码,就能对手机卡进行“克隆”并监听电话短信。汪女士便与其取得了联系。对方自称是×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总代理章某,汪女士向他提供了丈夫的手机号码。5分钟之后,汪女士果然接到了章某打来的电话,来电显示的号码是丈夫的手机号。汪女士信以为真,马上给对方转账支付了2800元“技术费”,谁知道等了一个星期,也没等来“克隆手机卡”,再给章某打电话时发现该号码已停机。汪女士这才意识到上了当。  记者按照汪女士的指引,在网上搜索找到了×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并与其取得了联系。这位章先生声称:“克隆卡采用了外国领先的黑客技术,我们首先侵入通信公司的服务器,用设定好的木马程序筛选符合条件的手机号码,随后用解码器破解通信密码,把信息还原到克隆的手机卡上。”对方还说,这个业务已经做了五六年,只需要知道对方的手机号码,就可以随意接听对方的电话,接收发给对方的短信,而当事人完全蒙在鼓里。记者随后提出当面交易,对方以安全为由拒绝了。  复制器需用手机原卡  究竟是不是只要一个手机号码就能克隆复制呢?记者日前走访华强北多个电子市场时发现,部分商铺在销售一种自称产自台湾的手机卡复制器,外形就像一个USB接口的读卡器,价格从几十元到200元不等。据经营这类手机卡复制器的老板介绍,它确实可以对手机卡进行复制克隆,或者把多个号码拷贝到同一张卡上,从而实现对别人手机短信的“监听”,不过这些复制器都需要手机卡原卡。  那么汪女士当时接到的其“丈夫”打过来的电话是怎么回事呢?据一位经营手机卡复制器的业内人士介绍,骗子是事先利用电脑软件将来电显示的号码修改为买主提供的号码,然后骗取买主信任后,再让买主先付钱后验货。  律师:复制他人手机卡属违法行为  昨日下午,记者咨询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有关技术人员。据介绍,目前中国移动使用的是国际GSM加密技术,除非得到原机主的SIM卡才可以完成复制。但仅仅是复制而已,两张卡不可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一旦一张卡登录网络,另一张卡就不能再连接到网络。  广东律人律师事务所林志灿认为,不管复制他人手机号码的行为是否能够完成,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复制成功,可窃听用户的隐私,
卖家侵犯了用户通信自由,也使运营商的权利受到侵害,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电信条例》规定,只有取得移动通信经营许可的电信企业,才能制作并销售SIM卡,任何未取得经营许可的单位和个人,擅自制作、销售手机SIM卡都属于违法。任何人不得复制他人电信号码。

时间: 2024-08-05 12:16:13

专家告诫复制他人手机卡属违法的相关文章

浙江网警: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也属违法

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也属违法截至目前,省公安厅已清理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1.82余万条,查处网络造谣等违法犯罪67起朋友圈不经意转发谣言,说不定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宁海艾滋病!危!危!危!危!危!危!危!危!"2013年8月23日,名为"Mr.Pan"的网民在宁海某论坛发布这一看似危急的帖子:宁海范围内KTV足浴店小姐中有567位患有艾滋病,现正在向普通人扩散.此信息一出引起当地网民较多关注.后经警方侦查后发现,这其实是23岁的宁海人潘某凭空捏造的谣言."杭州2

选错辅食危害大专家告诫别给宝宝乱喂市场上的辅食

之前,有关媒体披露了国内某知名品牌的婴幼儿食品多次被召回的详细细节,其中距今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召回蔬菜麦片粥,原因是经检测发现质量不过关,含有微量的三聚氰胺.实际上,近年来,婴幼儿辅食微生物超标.铅量超标,含致癌物等负面消息频繁见诸各大报刊.广播.网络和电视.长期观察婴童食品行业的专家认为,"现在市面上部分婴幼儿食品夸大宣传,却连最基本的质量问题都过不了关,妈妈们给宝宝吃辅食务必要留个心眼".据了解,如今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品类众多.鱼龙混杂.国外的.本土的,还有一些假借进口之名的&

网购7把仿真枪不良爱好属违法

沈某从小喜欢玩枪,长大后买了仿真枪过瘾,却不想违法犯罪.昨天,东城法院开庭审理了沈某非法持有枪支案. 庭审:枪支当玩具 今年32岁的沈某,在案发后羁押两个月后取保候审.昨天,在众多家人的陪伴下,沈某来到东城法院受审.沈某是一家企业法人,却有独特的爱好--喜欢枪支."我从小就喜欢玩枪,当作一种玩具."沈某说,他常购买一些枪支,"没事拿出来在家里玩,从来没拿出去过."但沈某公司的一名员工称,沈某曾将一把枪给过他,表示枪坏了,希望他能找人修理一下. 但沈某玩的枪并非玩具,

公司年终奖制度三大陷阱:不给离职者发属违法

邓仲谋 这段时间,有关年终奖的话题,吸引着职场人的兴趣.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今年的年终奖是多少,什么时候发,这些都是"扣人心弦"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人的年终奖都没有在合同中写明,所以发与不发年终奖完全看老板的心情.有少数人在入职或年头时得到了老板的口头答应,但年尾能不能兑现还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事情.对于这些种种的不确定性,今年有人呼吁,为保障员工的利益,年终奖应写进劳动合同. 元旦刚过,有关年终奖的帖子就在论坛上"砖块横飞",有关年终奖的消息也在这里"口水四

背绿1角价格涨到5万买卖第四套人民币属违法

春节过后,收藏品市场上多个纸币品种的价格陆续创出新高,第四套人民币成为最热门品种.业内人士提醒,目前纸币收藏已隐现投资风险.此外,买卖未退出流通的人民币是违法的. 新中国成立至今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其中前三套已经退出流通,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以第三套有水印的背绿1角为例,去年飙涨至3万元/张,今年春节后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5万元/张. 节后另一个明星品种是龙钞(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发行的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在一个收藏品市场,钱币摊主说,单张龙钞春节前的价格为1600元,现在已接近2000元.被

微软被控拖欠罚款Kinect首发活动竟属违法?

(编译/凯蒂鱼)据海外媒体报道,纽约广告公司P.R.omotion日前就微软拖欠促销活动应缴纳的罚款一事,起诉到了当地法院. 去年秋季,微软在纽约时代广场举行了盛大的Kinect首发活动,这个活动就是由纽约广告公司P.R.omotion承办的.他们当时邀请了著名嘻哈歌手Ne-Yo前来演出,但是却未能获得必要的演出许可证. 为保证活动效果,P.R.omotion向当地警局承诺,事后会缴纳4.5万美元的罚款.P.R.omotion认为这笔罚款应该由微软支付,但活动过后微软却对此拒不认账."我还从未遇

专家称兜售窃听产品的短信多为诈骗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实习生 林恒华 弗洛伊德曰:"窥探他人隐私能带来快感."窃听虽然不合法,但无论从商业行为.情感关系上,都能满足人们的窥探欲,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利益.因此,借"窃听"之名行骗往往更容易"中标". 近日,不少市民向记者爆料称手机收到有公司发来的促销短信称能提供窃听产品,只要提供对方号码,就可以知道他的"通话+短信"内容,甚至透过GPS定位监控对方行踪.不过据记者向相关专家了解到,运营商的数据库与外

短信兜售手机窃听卡:律师称买卖者皆涉嫌违法

有市民收到"窃听卡"兜售短信. 业界斥为诈骗,律师称买卖者皆涉嫌违法 ■新快报记者 叶毅贤文/图 11月4日,本报<"蹭网族"暗袭无线网络用户>(详见当天D02版)的报道出街后,引起广大读者对个人信息资源危机的热切关注.近期,本报记者继续展开调查,接触到一私卖窃听设备的小团伙,其声称只要知悉窃听对象的手机号码即可窃取通话及短信内容.据了解,这种"窃听卡"买卖多属诈骗,且买卖者皆涉嫌违法. "技术员"自称来自某运营商

广州窃听器材泛滥专家呼吁立法追究刑事责任

"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部窃听器,不管你开不开机,都能被窃听." 前不久在全国各地热映的电影<窃听风云>中的种种窃听手段,特别是手机窃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其中的这段台词更是让观众记忆犹新.该片的热播加上近年来窃听器材的日益泛滥,使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或单位机密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 窃听器,这个听上去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却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记者经过采访调查后发现,在广州,各种窃听器销售非常活跃,而购买者与使用者绝大多数不会将其用于合法正规的途径,从而使商业机密以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