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漫谈(一):什么是架构?

原文:架构漫谈(一):什么是架构?

架 构漫谈是由资深架构师王概凯Kevin执笔的系列专栏,专栏将会以Kevin的架构经验为基础,逐步讨论什么是架构、怎样做好架构、软件架构如何落地、如 何写好程序等问题。专栏的目的是希望能抛出一些观点,并引发大家思考,如果你有感触或者新的感悟,欢迎联系专栏负责人Gary(微信 greenguolei)深聊。

本文是漫谈架构专栏的第一篇,作者将会通过类比的方式来介绍什么是架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架构。

缘起

一 直以来,在软件行业,对于什么是架构,都有很多的争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甚至于很多架构师一说架构,就开始谈论什么应用架构、硬件架构、数据架构等 等。我曾经也到处寻找过架构的定义,请教过很多人,结果发现,没有大家都认可的定义。套用一句关于big data流行的笑话,放在架构上也适用:

Architecture is like teenage sex,everybody talks about it,nobody really knows what is it。

事实上,架构在软件发明时的N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个词最早是跟随着建筑出现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从源头开始,把架构这个概念先讨论清楚,只有这样,软件行业架构的讨论才有意义。

什么是架构?

架构的英文是Architecture,在Wikipedia上,架构是这样定义的:

Architecture (Latin architectura, from the Greek ἀρχιτέκτων arkhitekton”architect”, from ἀρχι- “chief” and τέκτων “builder”) is both the process and the product of planning,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buildings and other physical structures。

从这个定义上看,架构好像是一个过程,也不是很清晰。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会产生架构。

为什么会产生架构?

想 象一下,在最早期,每个人都完全独立生活,衣、食、住、行等等全部都自己搞定,整个人类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相往来。为了解决人类的延续的问题,自然而然就 有男女群居出现,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分工了,男性和女性所做的事情就会有一定的分工,可是人每天生活的基本需求没有发生变化,还是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须品。

但 是一旦多人分工配合作为生存的整体,力量就显得强大多了,所以也自然的形成了族群:有些人种田厉害,有些人制作工具厉害,有些地方适合产出粮食,有些地方 适合产出棉花等,就自然形成了人的分群,地域的分群。当分工发生后,实际上每个人的生产力都得到了提高,因为做的都是每个人擅长的事情。

整个人群的生产力和抵抗环境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并且因为人的结构的限制,人同时只能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这样不得已就导致了分工的产生。既然分工发生了,原来由一个人干生存所必需的所有的事情,就变成了很多不同分工的角色合作完成这些事情,这些人必须要通过某些机制合在一起,让每个人完成生存所必需的事情,这实际上也导致了交易的发生(交易这部分就不在这里展开了,有机会再讨论)。

在 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完成所有生活必须品的生产的时候,是没有架构的(当然在个人来讲,同一时刻只能做有限的事情,在时间上还是可能会产生架构的)。一旦产生 的分工,就把所有的事情,切分成由不同角色的人来完成,最后再通过交易,使得每个个体都拥有生活必须品,而不需要每个个体做所有的事情,只需要每个个体做 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并具备一定的交易能力即可。

这 实际上就形成了社会的架构。那么怎么定义架构呢?以上面这个例子为例,把一个整体(完成人类生存的所有工作)切分成不同的部分(分工),由不同角色来完成 这些分工,并通过建立不同部分相互沟通的机制,使得这些部分能够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并完成这个整体所需要的所有活动,这就是架构。由以上的例子,也可 以归纳出架构产生的动力:

  1. 必须由人执行的工作(不需要人介入,就意味着不需要改造,也就不需要架构了)
  2. 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个人的产出受限于最短板,并且由于人的结构限制,同时只能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比如虽然有两只眼睛,但是只能同时专注于一件事物,有两只手,无法同时做不同的事情。ps. 虽然有少部分人可以左手画圆右手画框,但是不是普遍现象)
  3. 每个人的时间有限(为了减少时间的投入,必然会导致把工作分解出去,给擅长于这些工作的角色来完成,见2,从而缩短时间)
  4. 人对目标系统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满足于现状,也就不需要进行架构了)
  5. 目 标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单个人完成这个系统,满足条件2,3(如果个人就可以完成系统的提高,也不需要别的人参与,也就不需要架构的涉及,只是工匠,并且一般 这个工作对时间的要求也不迫切。当足够熟练之后,也会有一定的架构思考,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高质量,提高个人的时间效率)

有人可能会挑战说,如果一个人对目标系统进行分解,比如某人建一栋房子,自己采购材料,自己搭建,难道也不算架构嘛?如果对于时间不敏感的话,是会出现这个情况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必然导致架构的发生。如果有足够的自觉,以及足够的熟练的话,也会产生架构的思考,因为这样对于提高生产力是有帮助的,可以缩短建造的时间,并会提高房子的质量。事实上建筑的架构就是在长期进行这些活动后,积累下来的实践。

当这5个条件同时成立,一定会产生架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架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由懵懵懂懂的,被动的去认识这个世界,变成主动的去认识,并以更高的效率去改造这个世界的方法。以下我们再拿建筑来举例加强一下理解。

最开始人类是住在山洞里,住在树上的,主要是为了躲避其他猛兽的攻击,以及减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存的挑战。为了完成这些目标,人类开始学会在平地上用树木和树叶来建立隔离空间的设施,这就是建筑的开始。但是完全隔离也有很多坏处,慢慢就产生了门窗等设施。

建筑的本质就是从自然环境中,划出一块独占的空间,但是仍然能够通过门窗等和自然环境保持沟通。这个时候架构就已经开始了。对地球上的空间进行切分,并通过门窗,地基等,保持和地球以及空间的有机的沟通。当人类开始学会用火之后,茅棚里面自然而然慢慢就会被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烧饭,一部分用来生活。当人的排泄慢慢移入到室内后,洗手间也就慢慢的出现了。这就是建筑内部的空间切分。

这 个时候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就慢慢的越来越多,空间的切分也会变成很多种,组合的方式也会有很多种,比如每个人住的房子,群居所产生的宗教性质的房子,集体 活动的房子等等。这个时候人们就开始有意识的去设计房子,架构师就慢慢的出现了。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人的越来越高的需求,提升质量,减少时间,更有效率的切 分空间,并且让空间之间更加有机的进行沟通。这就是建筑的架构以及建筑的架构的演变

总结一下,什么是架构,就是:

  1.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对目标系统的边界进行界定。 
  2. 并对目标系统按某个原则的进行切分。切分的原则,要便于不同的角色,对切分出来的部分,并行或串行开展工作,一般并行才能减少时间。 
    并对这些切分出来的部分,设立沟通机制。
  3. 根据3,使得这些部分之间能够进行有机的联系,合并组装成为一个整体,完成目标系统的所有工作。

同样这个思考可以展开到其他的行业,比如企业的架构,国家的架构,组织架构,音乐架构,色彩架构,软件架构等等。套用三国演义的一句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架构实际上就是指人们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为解决某个问题,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识别问题,并进行分解、合并,解决这个问题的实践活动。架构的产出物,自
然就是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拆分的原则以及理由,沟通合并的原则以及理由,以及拆分,拆分出来的各个部分和合并所对应的角色和所需要的
核心能力等。

时间: 2024-09-20 00:29:06

架构漫谈(一):什么是架构?的相关文章

架构漫谈:如何做好架构之架构切分

原文:架构漫谈:如何做好架构之架构切分 架构漫谈是由资深架构师王概凯Kevin执笔的系列专栏,专栏将会以Kevin的架构经验为基础,逐步讨论什么是架构.怎样做好架构.软件架构如何落地.如何写好程序等问题. 本文是漫谈架构专栏的第四篇,作者将会介绍架构的切分,并直戳切分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的调整.文中作者将会讨论为什么需要切分.切分的原则.切分与建模.切分的输出和组织架构等问题.欢迎阅读和反馈. 前一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查看)已经讲了如何识别问题.在识别出是谁的问题之后,会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

架构漫谈(三):如何做好架构之识别问题

原文:架构漫谈(三):如何做好架构之识别问题 架构漫谈是由资深架构师王概凯Kevin执笔的系列专栏,专栏将会以Kevin的架构经验为基础,逐步讨论什么是架构.怎样做好架构.软件架构如何落地.如何写好程序等问题. 本文是漫谈架构专栏的第三篇.接之前的第二篇,作者将会讨论如何做好架构,并根据实际经验分析如何找出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之前架构的定义,做好架构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识别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把真正的问题找到,那么问题就已经解决了80%了.这个能力基本上就决定了架构师的水平.

架构漫谈(一):什么是架构?(转)

架构漫谈是由资深架构师王概凯Kevin执笔的系列专栏,专栏将会以Kevin的架构经验为基础,逐步讨论什么是架构.怎样做好架构.软件架构如何落地.如何写好程序等问题.专栏的目的是希望能抛出一些观点,并引发大家思考,如果你有感触或者新的感悟,欢迎联系专栏负责人Gary(微信greenguolei)深聊. 本文是漫谈架构专栏的第一篇,作者将会通过类比的方式来介绍什么是架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架构. 缘起 一直以来,在软件行业,对于什么是架构,都有很多的争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甚至于很多架构师一说架构,

架构漫谈(六):软件架构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原文:架构漫谈(六):软件架构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架构漫谈是由资深架构师王概凯Kevin执笔的系列专栏,专栏将会以Kevin的架构经验为基础,逐步讨论什么是架构.怎样做好架构.软件架构如何落地.如何写好程序等问题. 本文是漫谈架构专栏的第六篇,作者Kevin继续沿着前几篇文章的思路,探讨了软件架构为什么要有软件架构,进而再去解释什么是软件架构.这和最近网上疯传的黄金圆环(Why-How-What)思路非常贴合. 前一篇文章简述了什么是软件.那么什么是软件架构呢?按照惯例,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架构漫谈(二):认识概念是理解架构的基础

原文:架构漫谈(二):认识概念是理解架构的基础 架 构漫谈是由资深架构师王概凯Kevin执笔的系列专栏,专栏将会以Kevin的架构经验为基础,逐步讨论什么是架构.怎样做好架构.软件架构如何落地.如 何写好程序等问题.专栏的目的是希望能抛出一些观点,并引发大家思考,如果你有感触或者新的感悟,欢迎联系专栏负责人Gary(微信 greenguolei)深聊. 本文是漫谈架构专栏的第二篇,作者通过几个例子,讨论了一下认识概念的误区,如何有效的去认识概念,明白概念背后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对概念的理解,快速

《架构真经:互联网技术架构的设计》水平扩展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出版社<架构真经:互联网技术架构的设计>一书中的第1章,第3节,作者 小象学院 杨 磊,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水平扩展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告诉客户,"向上扩展注定会失败".这是因为在超高速增长的环境里,公司计划以水平方式扩展(又称之为向外扩展)至关重要.大多数情况下,这是通过对跨越多个系统工作负荷的拆分或者复制完成的.数据拆分的实施,类似我们在第2章中描述的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当超高速增长的公司无法扩展时,他们唯一

一个架构师谈什么是架构以及怎么成为一个架构师

新年新事,来点轻松的话题.我们调剂一下后再继续讲CAS SSO单点登录吧因为后面的内容全部和代码有关,大家会觉得枯燥.所以今天我们先来点"番外篇",讲讲什么是架构师,什么是架构这个永恒的话题吧.此篇源出自我在公司内部写的一个PPT,它是用于在公司内部向广大技术人员做普及用的一个资料,而CSDN这边的编辑不支持图文混排的效果,因此一些章节我就直接截取自我的PPT里的内容了,这样可能对大家在阅读上会显得更加生动和活泼一些吧. 架构的定义 先来看看软件架构的普遍定义吧. 一个程序和计算系统软

微服务实践(七):从单体式架构迁移到微服务架构

本文讲的是微服务实践(七):从单体式架构迁移到微服务架构,[编者的话]这是用微服务开发应用系列博客的第七篇也是最后一篇.第一篇中介绍了微服务架构模式,并且讨论了微服架构的优缺点:接续文章讨论了微服务架构不同方面:使用API网关,进程间通信,服务发现,事件驱动数据管理以及部署微服务.本篇,我们将探讨将应用从单体式架构迁移到微服务架构需要考虑的策略. 希望读者通过本系列文章对微服务优缺点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以及何时使用这种架构.也许微服务架构比较适合你的应用.也许你正在开发一个大型.复杂单体式应用,

10年感触:架构是什么?——消灭架构!

架构是什么?昨天下午我坐飞机从西安到太原的路上,不禁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做C#开发已经11年了,做过很多项目,经历了很多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折磨,在小企业兼职过不靠谱的"技术总监",在大公司也当过码工,见识过很多牛人,分析过牛人的代码,并且也和团队设计了OSGi.NET框架和iOpenWorks插件仓库平台.回想这么多年的软件开发经验,我发现自己一直在追逐如何使软件开发做的更好,如何让一个团队开发出一个像样的软件产品,而不是像大多数的国人生产的丑陋不堪.经常出现各种古怪问题的企业软件.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