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不到,云栖大会再度挥师南京,阿里云落地区域市场、定义具体行业的用心越来越深。
一台小小的服务器Demo,浸在无色透明的液体中。热量最高的CPU,上方液体像趵突泉一样不停翻腾。
这是阿里NASA计划的最新黑科技:阿里云麒麟浸入式服务器。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核心元器件直接接触冷却液的商用服务器。它使用的冷却液可保持20年成分不变,省了空调风扇,能耗比接近理论极值1.0,节省了75%的空间。
这是4月26日阿里“云栖大会”南京现场观众眼中的热点。也是时隔一年后,阿里云回到古都展示的核心技术。
但不要觉得阿里只是在秀肌肉。事实上,在这背后,有阿里云渗透江苏并借此进一步复制全国的深意,技术只是它的渗透力量之一。
对于志在深入国民经济地心的阿里云来说,江苏比它之前侧重的浙江、广东两省更具诱惑:全国制造业排名第一,工业产值占全国八分之一。
谁都知道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知道,多少年来,它带给我们的种种悲情与亢奋。当整个国家弥漫起“拉内需”、“调结构”、“产业升级”、“供应侧改革”等种种言论后,这个领域已再度陷入悲情。
对阿里集团尤其阿里云来说,这就提供了巨大的参与机会。它一贯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解析区域经济发展症结,借助自身开放平台的技术与商业资源,形成解决方案,完成渗透。
多大程度上渗透江苏制造业,决定着阿里云参与整个中国国民经济的高度。没有它,阿里就算在渠道一端再有伟力,都很难真正触及供应链深层。
2016年,阿里集团与江苏省政府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一年不到,阿里云就挥师南京,一定有它更紧迫的逻辑。
因为,它已经有了在这个区域足以印证自身价值的立身之本。
阿里云云计算科学家频频提及的第一个ET工业大脑落地案例,正是“保利协鑫”云计算服务。这家公司来自江苏苏州。它的光伏切片生产流程,是阿里云工程师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年产值200亿的协鑫,在ET工业大脑的帮助下,良品率已提升1%。
另一案例则是全球第五大工程机械制造商江苏徐工集团。 半年前,阿里云和徐工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不但借物联网采集徐工整个生产链路数据,推动制造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更是建立了一个“工业云”平台。目前已有30万台机械设备联网,每天产生数据5亿条。徐工集团已借此成为一家工业云平台服务商。
很多人感受不到这种合作背后的隐秘。再度贴一下上周写过的例子。去年4月20号,第一次拿到协鑫数据时,阿里工程师像是“看到了天书”。他们并不知道每个数据的背后含义。
“要去问工人,要去问工艺的控制人员,这个数据的意思是什么。”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学家闵万里说,隔行隔山。但很庆幸的是,阿里云凭着客户精神,从客户场景入手,坚持走进生产线,提炼生产线流程,然后充分挖掘数据。
这表达透露了难以回避的现实:所谓全面云化、大数据,都只是技术层面的表达,不等于实际运营。不到现场,根本发现不了真正的数据。即使给你一堆数据,由于行业属性限制,想靠过去的技术挖掘,极为困难;你甚至也看不懂。
“大数据”概念诞生已很久,截至目前仍有误区,尤其在“大”字上。过去更多关注直接的数据,但闵万里的描绘让我们体会到,数据分布有更多隐秘部分。企业内部有许多长期以来不易觉察的运营细节,每个细节甚至每个机器的一个小部件,都隐含着海量数据。有的企业内部人士也是熟视无睹。这种数据分布事关企业的运营隐秘,不去现场,不下车间,不跟企业内部员工深入沟通,不熟悉生产流程,没有客户精神,怎么可能觉察到真正的“大数据”魅力?
这里面也有非常复杂的行业知识。对云服务提供商来说,有巨大挑战。要想超越企业与行业属性的限制,你必须积累相当数量、且必须代表行业前沿的企业应用案例。如此才能给技术提供给丰富的实践,捕捉到一个行业最核心的规律,从而优化解决方案。
再说一句,亚马逊们想在中国战胜阿里们,可能吗?它有多少人力投入,为了单一客户它敢于化费多少精力?所谓解决方案,不是产品,它是实践。
阿里云资深科学家闵万里说,中国从德美日进口那么多精密生产线,参数调整却束手无策,中国多少江湖绝艺师傅的技艺消失了也没有传承下来。但今天有了工业大脑、物联网数据,一切变得有可能,因为生产线上流淌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是数据,每一秒钟,每一分钟产生的数据量不比移动互联网的少。
“很可惜没有云没有大数据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要回答,我们告诉大家这些数据的价值是无法想象的,我们要找准这个1%的支点,从最核心的精益的调控上着手。”他说,阿里云的应对之策,就是找准1%的支点。
这也是马云之前对德国工业4.0概念等并不那么感冒的原因。今年1月浙商大会上,他说,德国工业4.0跟中国其实没什么关系,它实际上是大型装配行业的4.0为主,中国工业2025必须跟智慧制造结合一起,两国制造业基础是两码事。
不过,闵万里仍然看到了危机。昨天他给了一组数据:面对智能工业浪潮,有具体职责分工的中国企业只有6%,有行动的企业只有9%。而在美、德、日企中,两项指标都在两位数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2%。而要突破这种制约,他认为要重新出发,而不是在那里简单讲太多互联网化,信息化、互联网思维啥的。
“给大家打一个比方,一个手扶拖拉机绑上了IPAD,还是一个拖拉机不是特斯拉,因为没有改变最核心的心脏,今天我们的工业制造要提升,我们不可能忽视对心的改造。”他说。
当然,阿里云牵手江苏不止制造企业的生产环节。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提到了波司登案例,就侧重营销平台的创新。
他似乎引用了当初马云在浙商大会上的话,说江苏会生产,也会消费,就是不怎么会“卖”,“在销售领域当中,广东和浙江是九段高手的话,江苏也就七段吧”。
而营销困境中的波司登,最终选择了阿里云,在后者帮助下打造的“零售云平台”,可实时监控3000多家门店库存和销售,缺货损失减少21%,售罄率增长了10%。
精于战略思维的胡晓明,当然不会错过江苏另一渗透机会:软件外包服务业。仅南京一地,就有1759家软件外包企业。
“我跟江苏经信委谢主任说,南京软件外包业其实就是人头外包业,不给制造业赋能,对于中国本身技术的改变影响有多少?微乎其微。”他说,南京的这些软件外包业如果纳入阿里云的生态里面,就可以盘活这笔资源。阿里云规模以上的SaaS和PaaS客户已经有1200家了。
你可能感觉不到这里面的价值。外包服务业基本都是服务于海内外软件巨头,后者又对应着多种产业门类,尤其制造业,并渗透了许多核心企业的管理隐秘。如果能吃下相当部分的软件外包,阿里就能获得更多强大的数据优势,当然也有潜在的客户资源。
这背后都有大数据的精髓。胡晓明说,阿里云的目标之一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否则流量游戏完全是零和博弈,对行业没有任何价值。在前不久的深圳云栖大会上,他说,云计算与大数据缺一不可,没有云计算的大数据,就是“一堆垃圾”。
你体会一下胡晓明等人的营销策略。如此技术化的问题,他们总善于用商业语言解释出来。这里阿里接地气的一面,也是它过去多年相比其他对手最擅长的部分。
但也不要觉得阿里只会说,没有支撑。实际上,文章开头写到的阿里云麒麟浸入式服务器,就是着眼“心的改造”,它也是技术支撑之一。昨天,阿里云资深专家汤子楠昨天披露面向智能时代的研发协同云,就是阿里集团工程师18年开发过程方法论和经验的集大成,能将应用和资源一体化交付。而飞天专有云敏捷版,无服务计算概念下的函数计算Function Compute等,都是阿里云在许多成功案例下的结晶。没有技术支撑的阿里云,是不会有什么竞争力的。
但我们仍然更关注,这一次阿里云落地江苏的更大视野。刚才已经提到。我们这里补充一些它的营销战略。
过去几年,阿里云通过云栖大会,不断传播自身战略思维,但不是一刀切的手法:在浙江,它侧重各种行业、政务的整体试验,浙江队它确实足够开放,当然,阿里云的许多前沿技术包括城市大脑计划都率先在这里诞生。
而在广东,它则侧重数据开放、云计算核心理念的灌输,同时强化对各行业整体方案的输出。你来体会一下其中的脉络,那时因为,广东是中国数据顺差最大的省份,而且工业门类齐全,几乎是阿里云最大的参与机会。江苏的差异化在于,无论阿里云多么风光,它都不能忽视制造业,这是中国的底色。
当然,它也有自上而下的策略。比如在北京突出了大数据安全技术与行业自律联盟;在贵州有“云上贵州”,以及浙江省的“十万企业上云”等服务。但是,这类如果搞不定地方政府就比较容易落下依赖行政力拿订单的印象。
与阿里同一天对决云计算大会的浪潮,26日,在乌镇搞了个合作伙伴大会,也是突出大数据、云计算啥的。但是,一个国企,跑到乌镇去开这会,怎么都觉得画风实在不匹配。也难怪,浪潮这块主要靠吃政务云发家,它接下来的途径不会那么轻松。
我更看好阿里们的原因在于:这个周期,确实更依赖ICT平台型企业。
地方政府其实早就已经意识到云计算与大数据的价值。浙江、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许多省市早就有非常完善的什么三年、五年行动计划啦。这类政策实在多多。就连内陆省份贵州都率先出台了“云上贵州”项目,并落户阿里云。
政府在政策引导、环境优化、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培育、法律政策软环境上有更多发挥空间。但你别指望,官员们给你什么路径。他们不懂。而且官员每届大致任期4年,许多行动计划充满玄机。做好的,业绩、名声留给自己;做不好,只好下一届收拾摊子。这会导致政策延续性不好,充满急功近利。最后往往成为政绩工程,落不到实处。
而时光不等人。当各国相继出台智能制造、物联网未来战略,整个云计算服务的推进,必须由市场仍将依赖产业界。中小企业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整合、推进能量。这不仅涉及技术、资本,更有可验证、可信任的服务实践,小企业哪里有这能力。因此,真正能整体撬动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一定是大型的ICT平台企业。BAT、华为、电信运营商以及海外亚马逊、微软推进更快,不是偶然。
但就算这类巨头,也有难处。因为,20多年来,中国信息化已经完成了表层的信息化,剩下的主要是一些硬骨头。
过去两到三年,行业发生了许多重大并购案,有的甚至波及传统行业巨头与互联网巨头之间的融合。有人只是从经济危机后互联网甚至ICT领域看待整合动因,认为是抱团取暖,其实并非如此。这背后还有这样的原因:过去割裂的阵营、过度水平分工的体系以及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业之间的割裂,已经无法继续下去,这不是简单的报团去团,而是一个经济体内部的自动修复机制发挥了作用。这里面也有基础设施环节的协同与集约化。
这就要求巨头们必须先于政府给出合理的规划,发挥引导作用。比如阿里云就在江苏省政府和经信委支持下,启动了“1+30+300”,建称133计划:1就是阿里云帮30家软件服务外包业升级,用互联网架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让它们今年再服务好中国300家大型制造业企业进行升级。
所以,过去一段,我们看到BAT们、华为们冲刺那么紧,虽然里面有许多纯粹的商业行为,但也要看到巨大的风险。这个阶段,它确实也是合理的产业演进。当然,我们期望,巨头在全面云化时代,有更多生态意识,莫要作恶,否则未来的生态灾难会更深。
转自夸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