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在生物界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一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这些生物的兴衰与变迁,那就是大自然。“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一句话概括出了生物演进的普遍规律。
始于1969年的互联网发展至今已有41年的历史,当前围绕互联网产生的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那么互联网将来会走向哪里?它的演进规律又是什么?有没有像生物界演进那样,存在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指挥着它的变迁?
如果简单地把互联网等同于人类社会的其他产业,将其发展规律归结为人类自身需求的推动,显然还没有对互联网本身的特殊性有足够的认知。互联网的进化有其特有的特征。
智能化是互联网演进的终极目标所在。互联网具备的最重要的功能莫过于代替人脑进行数据获取、分析与决策的能力,这是互联网的核心能力,也是互联网演进所遵循的一条主线。
在向这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互联网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应用,面向个人的如即时通信、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等,面向企业的如在线办公软件、在线行业应用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引发了互联网应用的大爆炸。据最新消息,苹果AppStore中有超过30万个应用程序,其他大牌手机厂商以及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均在发展应用商城业务。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大规模开发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从投资者和开发者来看,这些应用程序带来的收入非常有限,有些甚至是亏本的。用户真正使用的应用程序数量非常有限。因此,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可能并不在于这些细枝末节的应用。互联网最大的机会还存在于基础技术领域,也就是塑造互联网核心能力的领域内。
目前业内兴起的云计算、物联网等都集中在这一领域。从概念本身来看,其革命性是毋庸置疑的。云计算能够使计算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而物联网则能够使整个世界更加互联互通。借助这些技术,人类能够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更广泛的领域,并且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对这些领域施加影响。
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了2011年的十大战略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云计算、移动应用程序和媒体平板电脑、社交通讯与协作、视频、下一代分析能力、社交分析、情境感知计算、大容量闪存、普适计算(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聚合式基础设施和电脑等。这也证明了互联网的演进规律,即越是接近互联网核心功能的技术创新越具有生命力,也最有发展前景。分布于细枝末节的互联网技术生命周期往往较短,其投资价值也相对较低。
当前互联网形成了一条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的产业链。分工的细化提高了产业的专业水平,但是也使得各个产业主体迷失在自身的角色之中,看不到互联网的整体发展方向。认清互联网行业的演进规律,站在互联网产业整体的高度看待其中的商业机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