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海外并购案告吹背后

“除了中铝,都是赢家”  力拓的唯一目的是通过交易换取现金,现在压力减小了,为什么还要与中铝合作呢?  (记者 江亚平) “除了中铝,都是赢家”、“北京再见,必和必拓你好16月6日上午,澳大利亚报纸对力拓中止与中铝合作一事都作了大篇幅的报道,而上述两个标题代表了大多数澳媒的立场,它们欢迎力拓的决定。  此前一天,力拓宣布,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2月12日宣布的中铝注资力拓的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公司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与此同时,力拓还宣布,与同为澳大利亚矿商的必和必拓就合资经营西澳铁矿石生产项目签署非约束性协议。  力拓“不差钱”了  今年2月,中铝和力拓达成一项195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中铝注资购买力拓72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这样中铝在力拓的持股比例从9%左右升至18%。另外,中铝还同意投资123亿美元收购力拓核心矿业资产的部分股权,并将获得力拓董事会的两个席位。  协议墨迹刚干,力拓就公然撕毁合同,不惜支付巨额分手费也要与中铝分手。澳大利亚的分析人士指出,这与澳大利亚整个经济状况好转有一定关系。  6月3日,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斯旺宣布,澳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为0.4%,在诸多发达国家都陷入负增长的时候,澳仍保持正增长,表明澳大利亚成功避免了经济衰退。这对澳大利亚整个经济和企业来说,都是一剂强心针。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轻易不愿向企业贷款的银行现在敢于放贷,为力拓这样的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  今年2月力拓决定与中铝合作、低价向中铝出售股份时,正是该公司背负着387亿美元债务之际,其中的89亿美元债务将于今年10月份到期。  决定与中铝合作之后的几个月,力拓的股票一路上扬,5个月内上涨几乎一倍,力拓的财务状况也因此大为好转。可以说,力拓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资金压力比起半年前明显减轻。  “金融市场已显著改善。由此产生了以下两点影响:第一,使得与中铝交易条款的价值显著下降;第二,使得我们有资格提出更符合我们利益、更具吸引力的交易条款。”面对业界“过河拆桥”的指责,力拓董事会主席杜立石如是辩解,“与此同时,我们有机会与必和必拓进行接触,讨论在西澳设立合资公司的可能性,合资公司将为我们的股东带来实质性的价值。”  一些分析人士说,力拓的唯一目的是通过交易换取现金以解决短期的债务问题,现在压力减小了,而且有更多的选择,为什么还要与中铝进行合作呢?  澳政府急于“安抚中国”  力拓毁约当天,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就会见了中铝方面的代表,他一再表示,这次力拓撕毁协议完全是“商业行为”,与政府无关。  法新社认为,这是澳大利亚在“安抚”中国。  不过,依然有很多与澳政府态度相反的声音。实际上,堪培拉议会的不少人都把中铝注资力拓提高到澳国家利益受到侵害的政治高度。中铝注资力拓,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被澳大利亚媒体和政客政治化了。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澳某些政客和媒体对中铝入股力拓耿耿于怀,声称这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掌握澳大利亚战略资源的一个重大行动,并表示强烈反对。虽然澳政府表示这是商业行为,与政府无关,但人们依然可以看到部分打着“保护国家利益”旗号的势力在幕后进行游说的身影。  正如当地一位分析师所说,与其说中铝注资力拓交易的失败是市场博弈的结果,还不如说是“冷战”思维新形式的牺牲品。  谁是赢家  力拓毁约,将澳政府从一个两难境地中解脱了出来。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在会见中铝代表时,陆克文表示“我们仍然需要你们的钱”。  而对于毁约最开心的要算必和必拓了:阻止中铝入股力拓是必和必拓的一大心愿。据悉,必和必拓将注入58亿美元来与力拓合资兴办新的矿业公司,利润平分。这一直是必和必拓梦寐以求的事情,它的最终目标是兼并力拓,打造世界上矿业公司的巨无霸。  不过,中铝是唯一的输家吗?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铝总裁熊维平表示,他对力拓的决定感到非常失望。但通过推进本次交易的实施,中铝公司参与了全球资源项目的运作,加强了与国际矿业公司以及中国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并购经验,建立并锻炼了一支熟悉国际化运作的团队,展示了中国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这一切都是中铝公司在实施国际化战略道路上获得的宝贵财富。

时间: 2024-10-10 10:01:28

中国最大海外并购案告吹背后的相关文章

一场中国安防海外并购案引起的思考

他们真的害怕吗? 中国安防海外并购漂亮的一战虽然尘埃落定,但留在国内安防从业者心中的担忧已经郁结于心--有国际安防巨头来问,他们该怎么办?也有报警同行感叹:它来了,你准备几时走? 准确地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报警行业是否真的为此而风声鹤唳. 安防并购,比想象的更精彩一点.此起彼伏的并购与收购,是一个封闭产业走向开放与成熟的必然阶段,只是这般阵痛,对于当事者而言有时难以承受.从业者担忧的,无非原本平衡的行业市场格局,会因为其他势力的介入发生改变,使得原本就惨淡经营的市场和利润雪上加霜,对

抢占中国P2P海外第一股 宜人贷寓意为何

本文讲的是抢占中国P2P海外第一股 宜人贷寓意为何,万事开头难,但是只要抢占先机,就能够占领市场.无论是O2O还是P2P都是处于烧钱模式,从年初的不断增加本钱大战到现在的驻足冷静思考,互联网企业正处于摸索阶段,而P2P网贷平台此前呈现的疯狂顺藤发展态势已累积不少风险,或将出现洗牌,尽管都在批判网贷平台呈现"病态",但是关于P2P上市的传闻却屡见不鲜. 近日,作为宜信集团拆分上市的先遣部队,历经重重波折的宜人贷终于提交了上市申请.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拟申请在纽交所上市,

中国企业海外IPO成热钱印钞机风投快速撤出

风投在所投企业IPO后快速撤出 短视行为不利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段郴群) 继5月初人人网.网秦科技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后,包括世纪佳缘.凤凰网,土豆网.淘米网以及迅雷公司都有望在5月份在美国正式IPO,而在众多中国企业海外成功IPO的背后,则是此前投资这些企业的资金获得数倍的回报,中国企业集中海外IPO已成投资机构的"印钞机". IPO后资本回报达几十倍 刚刚上市的人人网投资机构中,软银持股比例为34.4%,按开盘价计算,这部分股票价值26.3亿美元,而软银2008年的投资只有3.

中国网民破4亿背后隐痛华丽发展难保高增速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网民规模冲破4亿关口,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发展势头迅猛.一系列华丽的数字,让众多关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国人欣喜不已.但是,在分析人士眼中,华丽数字背后依然存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中国网民破4亿背后隐痛 4亿网民关口被突破 这个坎儿跨得有点"险"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不得不承认,这份成就沉甸甸.不仅

中国互联网迄今为止最大金额并购案的背后

"91的同学们,欢迎大家加入 百度 !"8月14日上午十一点一刻,百度(BIDU)董事局主席兼CEO李彦宏出现在福州六一北路亚太中心四层91无线(以下简称"91",其控股方香港上市公司网龙:0777)办公室. 他的身影出现在一个大型显示屏上,原本一本正经坐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写着代码程式.更新着网页内容的"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了,呼啦一下将舞台呈半圆形围个水泄不通,男孩女孩手里都举着不同型号的手机狂拍不止. "今天我们正式签署了百度与91合

亚马逊中国推海外直邮业务,最快三日送达

亚马逊中国推海外直邮业务,最快三日送达10月30日消息,亚马逊中国昨日宣布:为迎接双十一的到来,亚马逊将主打国际品牌.从即日起,亚马逊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开通直邮中国服务.此外,亚马逊"海外购"服务将于近日开始试运行.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牛英华介绍,亚马逊中国直邮合作伙伴包括EMS.UPS等,海外直邮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处理清关手续,六大站点"三日达"会比正常直邮快10天左右.牛英华称:"这一系列举措代表着我们在推进亚马逊中国的国际品牌战略方面又迈

联想收购迷雾重重:中国“一哥”海外艰难拓展

近日,联想频频被曝出收购传闻,收购对象除了巴西最大电脑制造商Positivo外,还包括曾经智能手机界的王者Palm. 不论收购传闻是真是假,联想希望在移动互联网这块新兴市场分羹之心已经无疑.虽然联想在中国PC领域的一哥之位无可撼动,但是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联想的业务销售仍不如意.国内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给联想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如果能把握这一市场商机,联想进而拓展其全球业务的道路将会顺畅得多. 收购迷雾重重,显露联想蓝海战略曙光 近日,有媒体称联想可能已经完成对巴西最大电脑制造商Positi

中国企业海外IPO风生水起TMT投资热回潮

杨杨 "选择到哪里上市,对流动性的考虑是最关键的因素."纽交所北京首代杨戈说.所以适合留在国内的留下了,适合出海的也出海了. 未来十年,这依然会是金科玉律.IPO这个风向标,又反向影响着PE的投资行为. 两条腿走路 创业板造就了一场盛宴,本土PE因此扬眉吐气. 截至2010年12月,全年共有10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却有106家VC/PE以及32亿元资金隐身其间.数码视讯(300079.SZ).欧比特(300053.SZ).九州电气(300040.SZ)分列最被投资人看重前三甲,分别有1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可借力股权投资基金   

近期,中国企业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284.html">海外并购受到广泛关注,中铝收购力拓.五矿收购OZ矿业,华菱收购FMG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据报道,2009年春节刚过,与中国有关的海外并购就已经有22起,涉及金额达163亿美元,并购主要领域为自然资源.国内企业既关注被收购方的监管和审批政策,也在探索海外并购的成功业务模式.我们认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可借力股权投资基金,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可以作为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