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该如何解决服务痛点

摘要: 随着可穿戴概念的深入人心,无论是创业团队还是IT巨头都想从可穿戴市场中分的一杯羹,越来越多的可穿戴产品走向市场。但对用户而言,在对可穿戴设备的新奇过后,更多的是对产

  随着可穿戴概念的深入人心,无论是创业团队还是IT巨头都想从可穿戴市场中分的一杯羹,越来越多的可穿戴产品走向市场。但对用户而言,在对可穿戴设备的新奇过后,更多的是对产品服务的吐槽。

   智能手环 的鸡肋属性已成共识, 其他 可穿戴设备迟迟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不能解决可穿戴设备的服务痛点,普及也就遥遥无期。不少人把可穿戴设备的服务寄希望于物联网和传感设备的发展,显然这种托词难以满足当前的可穿戴用户。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可穿戴设备而言,通过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完全有可能解决服务上的难题。

  拿目前最常见的可穿戴设备来说,智能手环测量运动和睡眠情况,每天呈献给我们一堆的运动和睡眠数据,或许我们能从中发现睡眠上的不足,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初步的了解,却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秤在数据测量和服务上比智能手环做的要好,以Latin智能秤为例,除了体重,脂肪率、肌肉率、骨量等数据都十分清晰,并且根据测量数据提供了一些列的饮食和运动建议,但对于科技小白来说,真有些怀疑单一设备测量数据的真实性。智能 血压计 除了测量血压数据外,也就是提供一些改善血压状况的建议。单一的可穿戴设备无法了解身体的全面数据,提供的服务也都是通用的,而且在不清楚用户其他方面身体状况的情况下,所谓的运动和饮食建议恐怕有害无益。

  数据共享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服务来说十分重要,不同设备不同产品之间的数据共享,对开发者和用户来说都是件好事。对于开发者来说,数据共享可以扩大产品的覆盖范围,用全面的测量数据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用户来说,获得的服务也更有可信性,举个例子来说,本身心脏就不太好,智能手环和智能秤却给出大量有氧运动的建议,只有数据共通形成闭环服务,智能设备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特别是对于想减肥的用户来说,结合三种设备的测量数据,给出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当然不少可穿戴设备厂商尝试过数据共享,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优质的服务依然遥不可及。我在《国产可穿戴设备的春天还很远》一文中已经有过解释。笔者认为从数据共享到针对性服务可以通过一下三种方式实现。

  1、做成产品闭环

  对于可穿戴设备厂商来说,同时做手环、智能秤、智能血压计等可穿戴设备,形成产品闭环,在通过相应的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产品到服务上的闭环,在策略上具有可行性,从目前可穿戴厂商的规模来看,做闭环容易,做好却很难。如果自己产品不够优秀,服务平台不够完善,闭环无疑是自寻死路。

  2、依靠第三方服务平台

  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佬都有抢占可穿戴入口的企图,百度的健康云平台早在去年就已经上线,也吸引了不少优秀的可穿戴产品。腾讯开放了微信的智能硬件接口,阿里云针对智能设备的服务也是呼之欲出。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出现。

  对可穿戴设备厂商来说,依靠优秀的第三方服务平台,相当于找到了一个数据共享的媒介,同时依靠第三方平台提供服务,自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硬件设计上,对于实力较弱的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条捷径。

  3、通过ROM抢数据

  咕咚发布的用于可穿戴设备的ROM使得可穿戴设备的刷机成为可能,通过吸引用户刷入ROM从而获取不同品牌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数据,再利用自己的云服务平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种类MIUI式抢夺用户的行为确实有其可行之处,首先让用户对自己的服务产生依赖,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购买自家的产品。相信一旦咕咚ROM获得初步成功,会有更多的针对可穿戴设备的ROM出现,毕竟这种抄近路式的产品扩张成本更低,也更有效。

  不同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共享,在软件服务上的相互融合,一方面能够降低可穿戴设备的使用门槛,给用户带来更便捷可靠的服务,另一方面则可以解决了服务痛点,提高用户的忠实度。单一的可穿戴产品难以满足用户对服务的需求,对于可穿戴创业公司来说,早日实现服务上的“抱团”尤为重要。

时间: 2024-08-02 22:32:22

可穿戴设备该如何解决服务痛点的相关文章

谈谈智能可穿戴设备:远未成熟的未来市场

       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疑是目前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被称为"互联网女皇"的美国知名风投KPCB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今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尤其强调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增长潜力,认为这是下一个热门领域. 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预测,今年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将达8亿美元,而明年会达到15亿美元,预计2017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年销量将从目前的1500万件增至7000万件.而Gartner的预计更为乐观,他们认为2016年这一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0

网络医疗的进步让智能穿戴设备找到市场新蓝海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感知与撷取数据的智能穿戴设备需求日趋明显,但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及手环等,始终无法在消费市场掀起如同智能手机一样的浪潮,设法转进到其他利基市场,便成为智能穿戴设备未来的重要出路. 智能穿戴设备正开始普及于每个人的生活中(Wikipedia).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感知与撷取数据的智能穿戴设备需求日趋明显,但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及手环等,始终无法在消费市场掀起如同智能手机一样的浪潮,设法转进到其他利

在互联网+时代 穿戴设备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什么?

智能穿戴领域最近的热度是持续增高,然而穿戴产业的发展其实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起步到2014年达到高点,1-2年时间正好从高点走到局部低点,总体处于螺旋式下滑,又进一步曲折的时期.但是在2016年之后,今年苹果发布第二代苹果Watch,会重新带动穿戴产业的发展,对穿戴产业也是一个大的信心. 据易观数据看,穿戴产业环比增长率继续保持在46.6%滚动增长,2016年预计197亿的市场规模,到2018年会翻一倍,会再造一个穿戴的产业链.单从数据看,穿戴市场增长率相当可观,然而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迅

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就是个坑,还有多少人想往里跳?

总有一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喜欢杞人忧天,我大概就属于这一类人.时下社会正沉浸在一片创业热潮之中,多少人在迫不及待地向天下昭告自己创业者的身份,一面又不断传来融资的神话,所有人都像是在一个永恒的盛宴里,热舞狂欢. 诺亦腾的刘昊扬博士对此深有感触,在参加一些线下可穿戴论坛时,他发现很多的从业者都非常迷茫,虽然有的产品做得挺不错,但下个阶段该怎么做就不知道了.刘昊扬认为,技术需要经过沉淀才能得到大规模应用,目前来看,时机都还不成熟,尤其是可穿戴设备.但大家好像都被互联网忽悠了,觉得模式创新就是一切,而忽

2014年可穿戴设备之非官方报告

(一)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预期 "可穿戴设备绝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补充" 可穿戴设备可以协助人们管理时间和轨迹,优化健身和健康.生活管理.可穿戴设备让互联网的普适化新的台阶.联网的健康手环或是手表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个首饰,实用性还没有体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变成一个无脑化的,更加普及的,人们会随身携带的设备.例如与互联网相接的可以自动切换时区的手表,能够监控心跳.并将健康数据及时上传到云上的腕带,存储并分析佩戴者健康数据的App. 当然,最让人期待的还是这些可穿戴设备所承载的服务.毕竟它

可穿戴设备,数据服务才是未来

       几天前,我一个朋友收到了之前在Indiegogo 上众筹的运动监测设备Misfit Shine .这个99美元纽扣般的小东西一出来就令人震惊了,它就像一个纽扣一样,外形优雅简单.很轻.防水,可24小时戴在身上,能跟踪走路.跑步或睡眠信息,放在手机上即可完成同步,可以显示时间,几乎不用换电池.之前在Indiegogo 上筹了80多万美元,现在很多人已经收到了. 除了Shine ,最近这一两年出现了很多可穿戴设备:Nike+.Fitbit.MYO.Google Glass.而且新的可穿

Duilfe是百度云旗下的一个提供人体健康服务的可穿戴设备品牌

作为一家传统的移动互联网巨头,搜索只是百度的主要业务之一,在依托网络与服务的智能硬件如此火热的当下,如何能利用自身优势加入其中?百度云的构架师侯震宇在GMIC 2014智能软硬件专场上分享了百度在硬件领域上的布局. Duilfe是百度云旗下的一个提供人体健康服务的可穿戴设备品牌,它代表着健康云,其中包括对健康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像智能秤Latin.MUMU血压仪和Boom Band手环等都使用的是这项服务.选择和设备厂商合作,百度会为硬件创业公司提供一套完整的软件平台支持,并在百度云内部组成

VC看好“硬仿软件+数据服务”模弿穿戴设备前景可观

日前_a href="http://zdb.pedaily.cn/company/同创伟业/" target="_blank">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童子平表示,"可穿戴设备能够形成一个足够长的产业链,如眼镜.手表.手环,光里面的硬件产业链就非常大,都能够产生巨头公司.这些可穿戴设备,无论是蓝牙或者别皿a href="http://news.pedaily.cn/industry/互联罿" target="_blank&qu

向左,向右,可穿戴设备准备怎么走

2015年伊始,CES展.MWC展.Apple watch发布,接连三把火使得智能可穿戴进入舆论中心.各方论坛各种解读层出不穷,有人热血澎湃万物智能时代开启,有人依然忧心忡忡画饼毕竟不能充饥--是大时代开启还是依然迷雾重重? 看趋势,要抓源头,芯片是智能终端创新的源头风向标,我们发现芯片厂商确实在积极布局物联网.可穿戴.车联网等新兴领域,见表1.于是乎,后智能手机时代,可穿戴即将取代智能手机的讨论被提上了日程.真的到了后智能手机时代了吗?大趋势确定,但时间上言之尚早,当下依然骨感.芯片产品相对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