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国家扶植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产业

  2010年11月2日, 2010年10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此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引发A股中的“云计算概念股”大幅上涨,几只相关股票甚至一度涨停。

  对此,IDC中国企业级系统研究部研究经理周震刚认为,国家对云计算服务的扶持将会更好的促进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这种扶植将主要体现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方面的制定,以及对于云计算产业链的研发投入和政策倾斜,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在未来几年中体现。但对于“云计算概念股”的短期业绩并不会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IDC认为, 云计算是下一代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产业服务化的具象。服务化是下一代经济中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IT角度来看,服务化即 EaaS(Everything as a Service)或 XaaS,是在Sa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即各行业生产流程的最终交付品是一种基于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服务。因此,国家对于云计算产业的扶植,将会大大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总体而言,IDC认为云计算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的扶植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中国经济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低谷,这些中小企业的业务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飞速发展。对于这些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自己投资建设IT基础架构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与业务的快速成长匹配。此时,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刚好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些最终用户的需求成为奠定中国云计算市场未来几年高速发展的基石。IDC预计将有大量中小企业将自己的IT基础架构迁移到公共云计算平台上。与此同时,会有更多的微型企业(员工人数少于10人)通过使用云计算运营商的服务,第一次拥有自己的IT平台,走上信息化之路。相应地,云计算将促使信息化在中国渗透到更深的层面。在用户需求的推动下,公共云计算运营商将有更大的发展。

  但是,尽管云计算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并且已经出现了若干典型的用户和案例。广大企业和最终用户对云计算仍然缺乏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具体的业务和应用上,云计算可以带来怎样的变革和收益,前景仍然不够清晰。在这种情况下,云计算真正落地成为成功应用,还会遇到很多困难。

  对于云计算来说,多数人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云计算是由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如何解决技术难题,建设云计算平台是唯一的工作重点。事实上,建设云计算平台仅仅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第一步,如何运营一个云计算平台,为企业和最终用户服务才是最重要的环境。 “与其说云计算是一项新技术,倒不如说它是一项在业务模式方面的创新。从本质上来讲,云计算的核心是将某一或某几个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虚拟化之后,向用户提供以租用计算资源为形式的服务。这种服务实际上并不是技术创新,而是业务模式上的创新。”周震刚说。

  从目前来看,国内的云计算中心大多把重点放在了基础架构平台的建设上,主要包括大量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的平台搭建;在应用软件方面,国内的云计算中心所提供的内容有限;公共云计算的运营方面,包括应用软件部署、系统和软件的管理、按需定价的收费模式等方面更是接近于空白。由于对云服务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不重视,使得部分国内用户对于云服务能否满足自身需求持怀疑的态度。

  因此,国家政策对于云计算的扶植,重中之重是抛开大量的理论和概念,在应用和业务角度进行市场推广和用户教育,使云计算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盲目投资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而忽视具体的云计算应用部署和相关的运营管理。只有让云计算提供的应用软件符合最终用户的业务需求,并且让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切实的将云服务运营起来,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计划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成功。

时间: 2024-09-20 17:49:09

IDC:国家扶植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产业的相关文章

调整政策扶持方式 促进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一项新兴的通用目的技术,云计算在国内外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有可能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产业界对发展云计算服务的态度都十分积极,也做了很多努力.不过,从近两年我国云计算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需要清楚认识云计算产业的内在特点和发展规律,适时调整政策支持的重点和方式,引导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云计算产业繁荣与过热隐忧并存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明确提出发展云计算之後

全球市场规模将破3000亿美元 巨头加速布局云计算产业

4月20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与SAP.埃森哲宣布达成合作,联合为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同时,阿里云发布物联网.专有云.混合云.视频云四大解决方案,以及存储.数据库.安全.云市场等多个领域的数十款云计算服务新品. 业内普遍认为,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云计算市场前景正日趋明朗.阿里此番在云计算业务上的"大手笔",是目前行业巨头加速布局云计算产业的缩影.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放量,云计算产业市场规模将水涨船高,更多的企业也会因云计算产业巨大的市场前景而投身其中. 近年来,云计算产业发展

美报告抨击中印及巴西三国政策 斥其阻碍云计算发展

环球网记者陈薇报道,据印度<经济时报>2月22日报道,美国软件行业22日公布的一项报告斥责了巴西.中国和印度的相关政策,称这些国家的政策将会对云计算的未来发展造成威胁.与此同时,报告肯定了德国等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成绩. 据报道,美国商业软件联盟的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8503.html">研究报告称,在被调查的24个国家中,巴西得分仅为35.1(满分100),排名垫底,原因是巴西在自由贸易.安全.隐私和网络犯罪等领域的

工信部推动云计算健康快速发展 催生巨大市场机会

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致辞. 怀进鹏在致辞中指出,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引发了信息产业的变革,也有力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已经从技术导入期进入到应用普及的新阶段. 怀进鹏强调,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云计算在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双

Array战略携手云立方 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

日前,全球应用优化及全局安全访问解决方案提供商Array Networks在京举办了主题为"智慧云交付 领驭数据风暴"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Array Network与北京云立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立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展开多个层面的合作,推动云计算产业应用与发展.此次合作后,越来越多的客户将可享受到快速.弹性的云计算服务,减少云计算服务周期,并获得更好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同时,双方的携手还将极大地促进云计算产业链的完善和联动,加快推进面向市场的云应用和云计

[独家]云计算产业园:百花齐放

2011年9月6日-7日,首届中国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会在"中国软件名城"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云计算核心技术构建与应用经验分享为主题,探讨云计算平台与应用构建技术等核心问题. 云计算被称为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三次产业技术变革浪潮,将极大的促销各产业的发展.目前各行业都在进行云研究,积极加入第三次技术浪潮中.各地政府也大力支持云计算产业,扶持云计算产业园,从各方面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放眼全国,云计算产业园已有多个.在本次云计算大会上,中云网采访了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

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的五点建议

 2017年6月14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至顶网等协办的第九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大幕,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出席本次大会,并致开幕辞. 吴基传针对本次大会的主题--"生态构建.深化应用",对进一步发展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把握住互联网+大数据.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新机遇,推动云计算创新发展:二是要充分认识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完善云计算产业的生态体系:三是要不断地深化云计算.大

软件巨头IBM携软通动力入驻泉州云计算产业园

打造国内首个云计算产业园,建设华东地区唯一数据灾难备份平台--一个个大手笔,显示了泉州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以打造国家重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新兴城市.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力争至2015年,全市信息产业产值超500亿元. 骨干企业群初步形成 不久前,在泉州软件园,IBM公司和软通动力携手入驻,"这是IBM在全球第一个针对中小企业的云计算服务平台,计划明年6月前实现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和上线."IBM软件

BAT争抢云市场先机 打响云计算产业价格战

随着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云计算成本迅速下降,云计算规模化.集约化运营优势显现,云计算公司正步入业绩快速释放期,而BAT三巨头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 BAT争抢云市场先机 打响云计算产业价格战 近日,阿里巴巴发布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阿里云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一倍,推动营收增长130%至14.93亿元.同期,云计算巨头亚马逊AWS收入同比增长55%,微软Azure收入同比增长116%. 目前来看,阿里云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进入市场前三阵营.德意志银行此前的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以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