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通缩或到尽头经济复苏春寒料峭

5月CPI、PPI同比继续双降PPI环比上升  虽然4月中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解析一季度数据时,就指出:“春天已经如约而至。”但是,5月份的数据仍然让人们感到了春寒料峭。  昨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4%,降幅小于4月份的1.5%,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同时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7.2%,降幅大于4月份的6.6%,连续第六个月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上游和下游物价指数继续连续下降,显示经济不振和需求疲软的状况仍在延续。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分析原因时也表示,尽管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一些经济指标也出现了止跌迹象,但总体上看主要经济体的衰退还在持续中,全球需求依然低迷。  【关于CPI】  数据: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3%  乐观看法:通缩或已到尽头  “当前总的物价形势没有变化,还处于低位,表明了相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或供给能力来说,需求还是不足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国家统计局首次在月度数据中公布了核心CPI———5月份同比下降了1.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扣除了波动幅度较大的食品和容易受国际市场炒作影响的能源价格后,核心CPI的降幅足以说明当前物价确处低位。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数据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在袁钢明看来,本月CPI数据合理范围应是-1%左右。袁钢明告诉记者,“CPI下降趋势可能继续,还无法判断已经到底。”原本市场预期CPI在8、9月转为正,目前看来不太可能实现,甚至全年可能保持为负。  值得注意的是,CPI虽然连续四个月负增长,但同比降幅小幅收窄。5月份CPI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3%。与4月份相比,同比跌幅缩小0.1个百分点,环比跌幅扩大0.1个百分点。在一些乐观人士看来,此轮CPI的下降已经到了尽头。清华大学金融学系主任李稻葵就持有这样的观点。中信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诸建芳也表示,CPI将在4季度变负为正。  诸建芳的理由有三:首先是,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带来的影响;其次是,去年信贷的大幅扩张在一年后的体现;再次是,农产品下降周期在3季度会结束。同时,PPI在年底之前由负变正。  统计局还称,需要注意的是,1-5月粮食价格已经连续五个月环比上涨。粮食是许多食品的原料,也与许多农产品存在比价关系。因此,粮食价格走势的抬头是否会影响今后CPI走势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记者注意到,粮食价格环比连续五个月上涨,居住类价格随房地产回暖逐渐上行,更有专业人士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仍有上调空间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推动CPI在下半年逐步回升。  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中国区证券市场主席李晶表示,下半年如果CPI有所反弹,全年来看CPI可能在1%到2%之间。但是,国家信息中心高辉清却认为,全年的CPI仍然会是负数,预计降幅大概在0.5%-0.8%的水平。  【关于PPI】  数据:同比下降7.2%环比上涨0.1%。  乐观看法:下半年将转负为正经济复苏延续  如果说CPI下降1.4%尚在预期之中的话,昨日PPI的大幅下跌确实让市场吃了一惊。此前,市场对5月PPI的预期大概在6.6%—7%。昨日,专家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之所以低于预期,可能是与部分行业之前盲目增产导致产量过剩有关。  昨日,国家统计局负责人的说法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尽管近2个月来由于流动性充裕推动一些基础性产品价格明显反弹,但与去年高位比仍然较低,特别是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上仍处于下跌通道中。从供求看,我国工业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进而抑制我国PPI的快速回升。  虽然5月PPI的降幅高达7.2%,大大高于4月份6.6%的降幅,但从月环比价格变动情况看,环比上涨0.1%。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价格已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  在李晶看来,下半年PPI就会转为正数。理由是,“大宗商品需求现在处在复苏的过程中,美元现在可能有走弱的趋势,所以会带动大宗商品向上成长的可能性。”进而带动PPI转负为正。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分析师马遥也表示,PPI负数局面将在逐渐增强的消费中得到缓解。他预计,短期去库存化之后,PPI指数将重新走强,经济复苏轨迹将会延续。  ■物价走势会否从通缩转通胀  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比较明显,在国内通缩预期稍有缓解之时,加之坊间流传的5月信贷增量反弹至6600亿元的消息,使得市场又开始担忧未来是否会再次迎来通胀?  “下半年就会迎来通胀预期。”中原证券宏观分析师何卫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由于流动性引发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比较明显,但下游需求没有起来,PPI仍没有明显的上涨。  国家信心中心刚刚出台的报告也显示:预计从第三季度开始,在巨大的货币供应量刺激下,“宽货币”、“宽信贷”的双宽组合,加上“输入型”通胀压力,由通缩趋势转化为通胀趋势的转换速度将加快。  不过,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在接受记者采访则表示,虽然通胀预期在升温,但是,在未来12-18个月之内,通胀降临的可能性都不大。  他做出这个判断的原因是,全球有庞大的过剩产能。龚方雄解释说,“全球产业界开工率、设备使用率只有60%左右,中国有些行业甚至更低。”在他看来,在这么庞大产能情况下,真正出现通胀可能性是相当低的。  “当前防通缩仍是稳定物价的主要手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应该保持。”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对于未来通胀抬头的隐忧,要有应对之策,应提前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会否转向  由于预期CPI可能会在本月就跌至最低点,而PPI也会在未来几个月转负为正,再加上“5月信贷增量或超6000亿元”,这一传闻对提振信心有积极作用,使得业内很多人士开始猜测,未来宏观政策是否会转向?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师马骏表示,中国政府在政策方面不会再继续放宽松了。他表示,政策制定不仅观察价格走势,也视信贷而定,这比任何其他指标都更重要。  “考虑到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下半年央行或将加大关注力度。”高善文表示。但他认为,货币政策年内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顶多是微调,更多的可能是静观其变。  而在高辉清看来,政府下一步的主要目标仍是加大力度落实执行难度较大的消费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大规模放款方式可能会相对收缩,转而使用其他价格手段适当调控。”高辉清表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下一阶段仍然具有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相机抉择的原定框架不应改变。今年二季度后两个月的主要指标演变情况十分关键,需要对其密切跟踪观察,作‘好’与‘坏’两个方向的准备”。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  提防通胀卷土重来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不宜大调  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CPI、PPI数据的前一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也发布了他们最新的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国货币政策需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同时进行结构性微调,对潜在的滞胀风险提前作出反应,防患于未然。  报告称,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持续飙升的势头,“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增。其次,大量货币投放并不会马上造成通胀,而是有一个滞后期,等经济回稳,货币乘数效应会很快显现。  根据测算,M1和M2反映到CPI中,可能会滞后8-9个月和18-19个月,中国4月末M2
同比增长25.95%,已连续第五个月加速,M2增速短期看可以接受,但如果继续攀升,那么高通胀卷土重来绝非危言耸听。  该报告预计,从第三季度开始,在巨大的货币供应量刺激下,“宽货币”、“宽信贷”的双宽组合,加上“输入型”通胀压力,由通缩趋势转化为通胀趋势的转换速度将加快。  报告认为,目前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宜大幅调整,货币政策需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对潜在的滞胀风险提前作出反应。  该报告指出,货币政策之所以应继续保持适度宽松,在于目前中国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走势出现“U”、“W”或“L”形都有可能,货币政策如果在此时贸然紧缩将面临很大风险。  报告称,货币政策需更多关注潜在的通胀压力,如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超过3%,经济出现滞胀苗头时,货币政策应及时转向,从偏积极转向相对中性。

时间: 2024-07-28 20:36:44

时评:通缩或到尽头经济复苏春寒料峭的相关文章

经济仍有反复通缩仍是主基调

5月份PPI和CPI双双负增长,表明经济仍未走出通缩的阴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一方面确实有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转好的迹象,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衰退还在持续之中,短期内难以摆脱"通缩". 张新法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9年5月份PPI.CPI数据: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0.4%.1-5月份累计,PPI同比下降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8.2%.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1.4%.1-5月

报告显示我国面临通缩急剧逆转为通胀风险

在资本市场呈现回暖之势的当下,通货膨胀已俨然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略显复苏苗头的实体经济之上.在通缩阴影尚未完全隐去之时,对通胀预期的争论成为市场分析人士争论的热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报告表示,未来6个月,我国有出现通缩急剧逆转为通胀的风险. CPI环比暗示通胀临近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总需求在波动中的缓慢提升与潜在总供给在前几年投资驱动下的快速增长,决定了中国物价水平在近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流动性的泛滥.国际大

通缩成美日经济大敌或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通缩成经济大敌 美日紧抓复苏不松手 日本政府将于本月底准备好新经济刺激计划大纲,而非此前计划的9月初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本报讯 日元持续升值导致日本股市跌势汹汹,市场对当局直接干预的揣测升温.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将在本月底之前准备好新经济刺激计划大纲,政府在新经济刺激计划中呼吁日本央行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以应对日元的升势.市场预期,为防止通缩,美日央行或拉开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大幕. 日本刺激计划或提前公布 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曾暗示,将在必要时联手央行共同制定应对措施.日本副财务大臣池

比特币的四大命门:无法偿性 通缩性 匿名性 可复制性

比特币之所以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在于它先天就有四大命门,这使其最终不过是技术至上主义和绝对自由主义者的乌托邦. 众所周知,比特币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价格波动太大,无法很好地行使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又如比特币在生产.储存和交易环节中还存在诸多技术风险和隐患,使比特币在商品交易的过程中不能像主权信用货币那样方便流畅.再比如说,万一服务器倒闭,比特币持有者只会剩下一串二进制的代码,存储安全性难以保证.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最关键的,因为理论上未来都可以破解,但下面这四个问题却是在理

周洛华:通缩牛市之效应

周洛华 在一场普遍预期即将到来的通缩面前,我们确实需要一次股市的牛市,这将使得我们保八的任务变得稍微容易一些,并且使得我们在实现保八任务之后,更容易驾驭其后的复杂局面. 2008年10月底,我曾撰写了<A股反转指日可待>的文章,但大多数在黑暗隧道中苦寻出路的投资人对我的乐观言论根本听不进去.这也不能责怪普通投资人,当时的媒体和舆论都是一边倒的空头言论.我在2008年9月底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为什么我看四千点?>的文章交给某主流媒体去发表,编辑同志断然拒绝,并义正词严地责备我:&q

未来是通胀、通缩还是滞胀该判断了

刘煜辉 未来是通胀.通缩,还是滞胀,的确到了需要做一个判断的时候了. 债务问题是西方世界此次危机的症结(过度负债).走出这场危机,就意味着从入不敷出回归勤俭持家和量入为出.这也意味着政府.企业.家庭都要去杠杆,谁也跑不掉.可收缩式的"去杠杆"是一个经济再平衡的"死胡同",根本无法带领经济走向平衡.从产业空心化回归"再工业化"这是美欧经济再平衡的唯一选择. 负债高企,政府债券就发不不去,希腊等非储备货币国家,或只能签城下之盟,勒紧裤腰带对于储备货币

专家称我国目前实际已出现通缩估CPI年底转正

专家预测CPI年底转正 大规模通胀明年难出现 本报讯 (记者蒋悦飞) 下半年的经济是通胀还是通缩?昨日,在"寻找中国经济新引擎--南中国经济增长之路"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等一批经济学家济济一堂,就当前社会经济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专家称我国实体经济已触底回升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国内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整个社会几乎一致认为是因为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在昨天的论坛上,与会专家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答."首先是我

社科院专家:目前经济存通胀与通缩双重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齐建国 中新网7月16日电 中国社科院专家齐建国表示,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有通货紧缩的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齐建国16日做客本网访谈室,就最新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并围绕近期股市大涨.房价冲高等经济热点话题回答 网友提问. 主持人问,在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发言人也是接受了众多媒体的采访,有很多媒体比较关心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究竟是有可能走向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发言人也是对这样一

专家:从CPI角度看中国经济未完全摆脱通缩压力

中新网7月16日电 中国社科院专家齐建国表示,从CPI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还没有完全摆脱通货紧缩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齐建国16日做客本网访谈室,就最新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解读,并围绕近期股市大涨.房价冲高等经济热点话题回答 网友提问. 齐建国表示,对于今年CPI大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首先它跟去年同期比,2008年上半年大家知道我们物价处在高水平上,从2007年5月份一直到2008年的7月份,我们物价水平比较高,下半年经济出现下滑以后,尤其是我们的出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