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其实不熟。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统共就见过她一面,在纽约时报中文网的办公室里,彼时这个网站访问正常,惊天一文还没有出炉。C主编叫来了她,说魏老师,以后你的专栏就交她打理了。
我当时也没太在意所谓“打理”的意思。我毕竟也算写了几年专栏,知道打理一个专栏的编辑是干什么的:到点催个稿。然后…然后就没有了。是的,专栏编辑就一件事:到点催个稿。而这个媒体是个网站不是纸媒,到点不到点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估计也没什么到点催稿的事儿。
但接下来的事,让我着实领教了一流媒体旗下的一流编辑,到底一流在哪里。
她会改我的文章,我必须告诉各位的是,我发在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文章,很有些不太魏武挥的风格,这不是我擅长第三种文风(我还是会写两笔学术腔的论文的),真相是:是她改的。为什么要改?因为需要统一成纽约时报的风格。一个媒体的品牌,大抵就是这么一篇一篇文章的细微风格共同铸就的。
她会补充细节,比如说我提到一个命题式的论断,她会去找出处,然后把出处加到文章里。再比如说我提到某个事件,她又会去找事件本身,再把该事件言简意赅地放在文章里。这种事儿做多了以后,我也学会了偷懒:提一笔即可,剩下的,自有编辑会去给你补充。省了我好多百度、谷歌的时间,十分怡然。
她还会挑战我,对我有些看法提出疑问。8630.html">有时候是她的挑战,有时候则是她背后纽约时报美国编辑们的挑战(她传个话)。有些疑问我会坚持我的看法,因为有我的理由。有些则问得非常对,需要我改动这篇文章。
给纽约时报中文网写专栏,是我那么多专栏里最“折腾”的一个。我的网媒专栏大多是T 1的:今儿写明儿发,但这个不是。今儿写,下周发。一开始总觉得有些拖,时间长了,这种打磨反过来在影响我:一篇文章,如果过了一周居然就不能看了,这篇文章委实没啥意思。一个作者,必须苛求自己的深度,但ta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一流的编辑,助益良多。
纽约时报百年一流媒体品牌,不是浪得虚名,亦非空口白牙。细微处,自有它的道理。多少名像她这样普通的媒体职员的努力,一代又一代,才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成就。
然而,
她要走了。
我听闻过很多媒体人的离职,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自己的专栏编辑离职。一个最夸张的离职频率发生在某杂志上:短短两三年,前后大致有四任专栏编辑了。见多了也不以为意,个中缘由,大致也猜得到。但她的离去,我真心有些忧伤。这是我合作的专栏编辑中让我最舒服的一个,也是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
这就像我的另外一份职业:教师。一个好的学生是那么得不可多得,教学相长不是每个学生身上都会发生的。写编相长,更是难求。给她写专栏,不会有掏空的感觉。就像和好学生讨论问题,我的catch里,又会多两条被激发出来的灵感记录。
她手上我的最后一篇文章,我隐隐感觉到她用了最大的激情在编辑。也许她在怀念什么,或者证明什么。职业精神,没有铁肩担道义式的崇高,但却又是那么得铿锵、沉重。
我也不知道她为何要离去,而且看上去她并没有下一个工作。我和她不熟。
但我依然有些忧伤。
本文由扯氮集博主魏武挥原创撰写,欢迎于微信中搜索ItTalks以订阅公众账号,或于">搜狐新闻客户端科技频道订阅“魏武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