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信息、广电电子“换血”保壳

12年前,上海仪电的一场“分离-重组”催生了上广电集团,如今,上广电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在重重波折后又栖息于上海仪电的庇护之下,这样一番轮回,耐人寻味。  广电电子及广电信息前日晚间发布公告,仪电集团以合计21.9亿元的价格收购上广电持有的广电电子30.07%及广电信息42.24%股权,成为其大股东。接近上海仪电人士透露,这只是重组第一步,随后专门小组将对上广电的亏损债务进行评估和清算;然后进行一揽子的股权置换和债权重组计划。  而在重组中备受关注的五代线,此次也从上市公司中剥离,归属上广电集团———上广电集团将持有五代线75%的股权。据悉,上广电可能将部分股权出售给深天马。  受重组消息刺激,广电电子及广电信息昨日开盘
涨停。至收盘时,广电电子涨幅为9.97%,广电信息涨9.95%。  仪电援手接盘两上市公司  今年3月,上广电因资不抵债被上海市国资委授权上海仪电集团托管重组,上海仪电重组思路是拯救两家上市公司,把亏损的液晶业务从上市公司剥离,让上市公司盈利。  前日晚间,上广电重组落子。根据公告,仪电集团将分别以11.11亿元、10.75亿元的价格,收购上广电持有的广电电子30.07%及广电信息42.24%股权,转让价格分别为3.15元/股、3.59元/股。股权转让后,广电集团将不再持有上述两家公司股权,广电电子、广电信息的控股股东也将变更为仪电集团。  “本次交易预计可以带来10亿元的现金流入,将有利于减少投资损失,减轻公司财务负担,缓解现金流和偿债压力。”广电电子公告称,交易完成后,公司仍从事中小液晶屏及其模块、电子器件、商业贸易等业务。  广电信息则强调,广电集团已做出承诺,向仪电集团转让广电信息42.24%股份完成后15日内,归还全部应付款项6.54亿元。“公司货币资金将有所增加,偿债能力将有所提高,公司财务风险将降低,且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而亏损大户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电子公司”)从两家上市公司中完全剥离,让上市公司步履轻盈———2008年,光电子公司巨亏14.30亿元。  “重组方案就是要让上市公司轻装上阵。”广电电子副董事长蒋松涛曾表示,上广电重组工作分“三步走”——— 首先是注资,剥离非核心业务;二是进行内部股权梳理和债务重组;三是对上市公司资产重新整合,对主业重组规划,并处置不良资产。  南柯一梦。早前,上广电还在雄心勃勃宣布其发展战略:到2010年收入达到100亿美元,SV A品牌成为国际著名品牌,公司成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世界级公司。这一战略在上广电内部曾经被称为“做中国的索尼”,而今,暮气尽显。  传深天马购五代线达成协议  “资金链断了,原来寄予厚望的第五代液晶生产线,不但不能造血,还成了出血点。”广电电子董秘胡志奎表示,上广电的第五代液晶生产线拖垮了集团。  第五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曾是上广电转型平板显示行业的重要一步棋。从2003年至今,上广电在第五代液晶项目上的投资前后超过100亿元,资金绝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但大投资不但没有带来大回报,还成了大包袱:广电液晶五代线自2005年投产到2007年连续三年亏损,总计亏损超过5亿元。直到剥离出上市公司,被上广电集团收购,五代线仍未“止血”。  对于亏损原因,蒋松涛表示,去年上半年,广电光电子盈利3亿元,但金融风暴一起,对液晶产业影响甚大,一块液晶面板价格原本是129元,现在跌到40元。  “上广电重组的关键,不是放弃五代线,而是如何在亏损局面下分散风险。”接近上广电人士称,上海市政府肯定不会放手五代生产线,方案倾向于把五代线相关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后,重新注资成立公司并引入战略投资者,然后通过启动六代线,打通融资渠道。  深天马、彩虹集团、京东方等几大公司正在与上海仪电密切沟通有关重组事宜。最新消息称,深天马已就收购五代线部分股权达成初步协议,但未得到官方证实。  本报记者 汪小星 实习生 张琰  观察  进入八代线时代 中国五代线沦为“鸡肋”  不仅五代线成上广电的烫手山芋,使上市公司不得不“换血”保壳,在全球,五代线都沦为“鸡肋”的命运。台湾一直在政策上对于面板业向大陆转移严防死守,眼看着台湾面板五小虎长期受困成本压力也不愿“放行”。最近台湾“经济部”终于开了通行证,允许台湾几大面板商向大陆转移,但必须是五代厂或者以下的制程。  对此放行条,台湾面板商普遍不感兴趣,“目前中国大陆早已失去对五代线的兴趣”,彩晶总经理周定辉表示。友达董事长李焜耀则说,目前开放五代线的意义应是让先前已先去的投资者有就地合法的空间。据了解,包括深圳深超光电五代线、昆山龙腾光电五代线身后都有鸿海、宝成的身影。  而据Display Search数据显示,4月份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超过4000万片,较上月增长6%,而中小尺寸面板则表现疲软。所以电子视像协会秘书长白为民率领中国大陆9大家液晶电视整机厂商去台采购时直言,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业投资未来将以8代、8.5代或10代厂为主,期待台湾的政策能放行,让台湾面板厂赴中国设厂。  所以大陆五代线最好的出路还是“三合一”,国内另一面板巨头京东方认为三合一洽谈不会因上广电重组受影响,“由于五代液晶线仍然在上广电集团内”。 本报记者 高凌云

时间: 2024-10-22 20:26:26

广电信息、广电电子“换血”保壳的相关文章

*ST波导变卖家产保壳升级转型抢滩电动汽车

正如预期的那样,自诩为手机中的战斗机的波导平稳降落,*ST波导保壳成功. 4月6日晚间,*ST波导600130终于公布2009年年报,年报显示,波导2009年盈利1572万元,终于实现扭亏为盈.而其中主要原因是销售费用大为减少以及全年投资性房地产收益增加. 处置资产终止两年亏损 根据财报,波导股份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2008年的20.25亿元下滑43.01%:全年总利润1572万元. 波导股份表示:"随着国内手机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模式越来越多,波导调整了经营战略,随着

波导变卖资产成功保壳2009年净利润0.16亿元

新快报讯 (见习记者 陈庆麟) *ST波导在如果2009年度再度亏损就将被暂停上市的危机面前,通过频频变卖资产成功"保壳".昨日公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净利润0.16亿元,结束了连续两年亏损,避免了退市风险. 进入2009年,*ST波导频频变卖旗下资产大打"保壳" 战.2009年4月,随州分公司转让旗下土地资产:10月,*ST波导将其持有的"重庆波导科技"47%股权转让,两个项目评估价值分别为2650.7万元和173.51万元.最近一次资产转让是

退市改革将落地:保壳进入生死时速 退市股最后狂欢?

编者按: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6380.html">A股市场退市制度的不完善,是造就每年一度ST股炒作的根本原因.这背后,诞生了暴富的牛散,谱写了错综复杂的资本故事,同样滋生了不足为外人道的灰色交易. 监管层在不断推出针对退市的新规则,这些终将成为历史.只是,这场注定要散场的盛宴,是否就会马上结束? 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在路上. 退市改革即将落地保壳进入生死时速 3721.html">2014年8月15日,证监会新闻

创业板年末保壳术:并购曲线救国

岁末之际,创业板已提前掀起一波保壳潮.创业板主要是以民营老板为主,他们更关心身家性命." 一位创业板公司证券部人士说,虽然连续三年亏损才暂停上市,但一些业绩不振的创业板公司在今年下半年就为保壳四处奔走了.Wind资讯显示,由于宏观经济低迷,创业板亏损面正逐年扩大:2011年只有当升科技(10.970, -0.08, -0.72%)(300073.SZ)一家出现亏损,2012年亏损的公司增加至13家,其中有5家2013年三季报再度亏损, 它们分别是万福生科(5.650, 0.00, 0.00%)(

*ST鲁北大股东政府齐给力复工加薪忙保壳

11月30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位于被称为山东北大门的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埕口镇,这里是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鲁北)及其大股东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鲁北集团")的所在地. 5月25日,*ST鲁北因连续3年亏损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而10月29日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亏损已经高达5647.45万元.也就是说,假若今年不能实现盈利,退市将成必然. 据记者了解,鲁北集团已经是四面楚歌,前一段时间,大部分生产线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命悬一

尚德电力起诉纽交所:保壳之战2014年见分晓

即便顺风光电的"接盘"草案已获得了无锡尚德债权人大会的审议通过,作为无锡尚德重要的融资平台,其母公司尚德电力却仍因面临债权人的诉讼,而风雨飘摇. 而虽然11月6日,在必须对债权人诉讼作出抗辩的最后关头,尚德电力通过"向其注册地的开曼群岛大法院提交临时性清算申请"的曲线救国手段,换取了美国法院审判的暂缓,其却仍然无法逃脱,纽交所给予的最后退市通牒. 11月20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尚德人士就此表示,"尚德电力将对纽交所做出的启动对公司美国

S*ST聚友债权人豁免巨额利息“保壳”

保壳重组泡汤后,S*ST聚友(000693)实际控制人陈健正在做最后的努力."预计五一前,我们将向证监会提交重组申请",昨日(4月18日),身在北京的S*ST聚友董秘吴锋在电话中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是一次破釜沉舟式的重组,各债权方都很支持,目前进展顺利".尽管如此,S*ST聚友已被大股东弄得千疮百孔,其巨额担保黑洞依然未解,深套4年之久的投资者对此颇有微词,最终的重组方案能否满足各股东的"口味"尚难预料.不过,目前各债权方

旭飞投资“保壳秘籍”调查

年关难过. 对于一些主营业务几近枯竭的上市公司而言,这句话无疑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而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A股两千余家上市公司中,并不乏这样的"空壳"公司. 而每逢年底,这些"空壳"公司,都会不约而同地上演"保壳大戏".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位长期从事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如此形容这类空壳公司在保壳大戏中的表现.而另一位资深会计师则因其服务的上市公司,为保壳提出无理要求而气愤不已. 而在形形色色的"保壳专业

50家上市公司面临“生死考验”年末掀起保壳大战

业绩变脸.乌鸡变凤凰,每逢季报出炉总是不乏看点.随着三季度结束和退市制度改革尘埃落定,连续亏损的ST公司危机迫近,A股市场再度进入年末"保壳"大战.50家上市公司面临"生死考验"对于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亏损的ST公司来说,今年全年业绩能否扭亏为盈将成为这些公司是否继续留在A股市场的一个分水岭.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仍告亏损的ST公司合计达24家.其中,*ST超日.*ST仪化(行情,问诊).*ST二重亏损额居前三位,分别达27.8亿元.20.1亿元.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