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济 群 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 保持超然的心态 记者:您是怎么开始接触网络工具的?自己管理博客和微博吗? 济群:网络我们一直在使用,并于十年前开设了个人网站作为弘法平台。这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平台,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浏览,这是传统书刊不具备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博客的普及,我意识到博客更灵活,更易为大众接受,使用也更方便。后来又发现,微博的传播力量和速度更有优势。所以,目前是网站、博客和微博并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佛法以更多的形式,更广泛地走向大众。 佛法的人生智慧,是当今这个浮躁社会特别需要的。为了契合时代,弘法可以而且应该借助现代的传播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微博是我自己每天发,博客由一位居士打理,他会把我写的东西编辑之后发到博客上。 记者:佛教在普通人眼里很神秘,似乎是属于古代的,脱离现实的,您认为佛教能为今天的社会做什么? 济群:社会上有句话叫做“与时俱进”,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有“契理和契机”的原则。契理,就是准确把握法义,忠实地继承并传递;契机,就是在表现方式上契合时代,令当今大众喜闻乐见。佛法在25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一直都在根据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文化背景,以适合“此时此地”的方式进行诠释。作为今天这个时代的出家人,我们有责任对佛法做出契合当代的解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法的现代化。只有用适合当代的方式去表现,它才能消除隔阂,让更多的人愿意聆听,愿意接受。也只有这样,佛法才能真正起到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作用。 记者:您刚刚讲到与时俱进,是不是说佛教在今天也应该有所改变,那么如何改变? 济群:与时俱进主要是在表现方式上,而不是在内涵上,不是在法义上。因为法是法尔如是的,过去如此,今天如此,未来还是如此。不是说,我们需要对法的本身进行增减或是改变。但在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杂了许多陈规陋习,令社会大众对佛教产生诸多误解。有人觉得佛教只求来世,脱离现实;有人觉得佛教就是躲入山林,不问世事;有人认为佛教就是烧香拜佛,求得慰藉;有人认为佛教就是服务亡者,亲人离世才想到寺院;还有人觉得佛教只是失意者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诸如此类,都是对佛教的误读。 民国年间,太虚大师特别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认为佛教是立足于现实,是为人生服务的。每个人生命中都有种种迷惑烦恼,如果没有解决,我们是无法安心,无法看清自己,也找不到生命终极价值的。太虚大师对“人生佛教”的弘扬,纠正了佛教自明清以来日益严重的鬼神化、来世化的倾向,为民国以来的佛教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百年来,佛教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是通过弘法启迪社会人心,令大众拥有健康的生活和心态;一方面是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发挥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尤其是台湾教界,更是成果斐然。所以说,佛教不只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但这种入世又不是完全不分彼此,而是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保持超然的心态、独立的人格。如果没有这种超然和独立,想入世利益大众是不容易的,很可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记者:人能彻底解除烦恼吗?您有没有烦恼? 济群:一个人只有成为圣贤,成为佛菩萨,才能彻底断除烦恼。身为一个出家人,虽然还不是圣贤,但我们是在效仿圣贤,在按照佛陀的教导修行并生活,换言之,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在对治烦恼。此外,我们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做事心态都和在家人不同,都是有戒律和正法保护的,所以烦恼很少,不太感觉得出来。 幸福的产生跟你的需求和心态有关 记者:您怎么看待今天这个时代? 济群:今天是个特殊的时代。从物质的角度看,没有理由说今天的人过得不幸福。但事实上,过得幸福的人并不多。因为今天的人需求太多,而一个始终处于渴求的人,是不容易知足,也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的。 而与物质高度发达相对应的,是社会的瞬息万变,是人心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喧哗中,人们越来越不容易看清方向。因为需求太多,就要不停地忙碌着。时间长了,这种忙碌就成为一种惯性,从来也不去想自己为什么而忙,又在忙些什么,只是在一片混乱中随波逐流。可以说,今天的人已经失去休息的能力了。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也不愿意停歇,宁愿用电视、手机和各种娱乐来打发,来把每一分钟都填得满满的。 为什么我们无法让自己停歇,无法让自己放慢脚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妄想和情绪在内心此起彼伏,这种躁动让我们不得安宁。我们可以看到,多数人的生活,就是在醒来后不断忙碌,直到筋疲力尽地倒在床上,然后第二天又继续忙碌。所以,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很疲惫。这种累往往不是来自体力上的消耗,而是来自内心的混乱和躁动。正是这种混乱和躁动,把内心的能量消耗殆尽,把宝贵的生命消耗殆尽。 记者:您经常谈到对财富、对幸福的看法,这也是现代人很关注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更有幸福感? 济群: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比较偏向于物质。所以,政府提倡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确实把握得很准。 从佛教角度来看,生命也是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人虽然是活在物质世界,但起到主导作用的往往是精神因素。比如幸福,能够带来幸福的究竟是什么?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可能觉得物质是关键因素。但一切应有尽有时,你会发现,带来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能感知幸福的心。其实,幸福感就是一种满足感,你的需求被满足了,你就会觉得幸福。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内心没有烦恼。通常,在人的一生中,儿时最容易开心。而在成年之后,即使事业有成,生活优越,也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究其原因,一是需求太多,二是压力太大。比如一个人有几十亿财产后,即使再多几百万也很难高兴起来。当人的需求不断扩大之后,得到满足的概率就越来越小,相应的,产生幸福的概率也越来越小。所以说,物质只是产生幸福的辅助条件,不是关键因素。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儒释道为基础,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生,重视心性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但现在的教育多半偏向于实用技能,而忽略了做人的教育,忽略了对人自身的了解和改善。现代社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定位不清,重点偏移。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以解决,我们是很难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记者:您觉得应该怎么改变? 济群:不同的文化传承,会铸造不同的人格。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人格是以儒释道教育为基础,从而形成相应的追求、志向、处事方式和立身之道。民国时期,随着国门被强行打开,国人对传统文化经历了由失去信心到逐渐回归的过程,最后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也就是说,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立足点,同时以西方文明作为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可惜的是,这个定位未能得到有效继承。在过去几十年,传统似乎被连根拔起,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走向功利社会,并带来了种种让人不得不正视、不得不反思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目前,人们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还没有进入主流教育。要建设和谐社会,还需要从传统入手,把它落实到现行教育体制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 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为基础, 使用科学是很危险的 记者:您举办过一些心理学和佛教
对话的交流活动,您认为佛学和心理学之间有共通之处吗? 济群:佛法重视对心行的调整,所以自古就被称为心性之学。相对西方心理学来说,可以说是东方心理学。在我的弘法过程中,一直重视用佛法帮助人们了解内心,解决内心存在的问题。心理学所做的虽然和佛法有相通之处,但重点只是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至于人类共有的贪嗔痴烦恼,在心理学领域属于正常范畴,并不在其解决之列。而佛法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一切烦恼,这不仅是异常心理的病因,也是种种痛苦的根源。所以说,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更为透彻。 正因为如此,西方心理学界自荣格以来,不少流派都在广泛吸收佛教的教义和禅修实践,应用于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临床治疗。相关著作在西方已出版了很多,戒幢佛学研究所也组织翻译了五本。此外,我还参加过一些心理学界的高端培训和对话交流,西园寺也举办过以“佛教与心理治疗”为主题的论坛,以及面向心理咨询师的禅修营,并开设有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的“观世音心理热线”。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使更多人认识到,佛法智慧对调整心行的作用。 记者:您用iphone发微博,从这一点看您是个时尚的出家人。怎么看待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您说过,不要过分迷信科学,您认为佛教和科学矛盾吗? 济群:不矛盾。科学精神其实非常好,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做任何事都要有这样的精神。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物质条件,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比如交通工具和现代资讯,就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便利。从这方面说,我们都是科技的受益者。 但关键在于,使用科技需要有智慧,需要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我对科学是有过一些菲薄的言论,比如“科学到底是第一生产力还是第一破坏力”,等等。这并不是否定科学,而是提醒大家,科学也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它、善用它,否则就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有限的。反之,这种破坏就可能是毁灭性的,是难以复原的。 所以,我并不是否定科学,问题是在于使用科学的人。我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为基础,使用科学是很危险的,就像小孩玩火一样。从某方面来看,科技就像神通。佛教认为,如果有神通而没有道德,没有智慧,就会带来很多麻烦。事实上,我们这个世界正面临着很多这样的麻烦,甚至是灾难。 佛教自身的问题不只是佛教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的折射 记者:您怎么看待号称“史上最潮80后和尚”的释道心?他出唱片,参加娱乐节目,形象和一般的佛家弟子很不同。 济群:我对他了解不多。不过,出家人应该有出家人特有的形象,如果超出这些特征,通过一些方式去哗众取宠,是不如法的。单纯地说,出家人做嘉宾、出唱片不是什么问题。可以通过做嘉宾的方式,以出家人应有的正面形象现身说法,纠正社会大众对佛教的偏见。至于出唱片,我也出了很多“片”(指指书橱里讲座、弘法的音像出版物,笑),关键是看出什么内容。但把自己打扮得像歌星那样作秀,就超出了出家人的行为规范。虽然可能会成为一时的热点,但并不见得真正受欢迎。因为社会大众对出家人还是有自己认可的标准,虽然这个标准未必准确,但多少反映了他们希望看到的形象。如果一个出家人表现得比普通人更俗、更入世,于自身、于佛教、于社会都是没有利益的。 佛教认为,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要看发心,看动机是为了利益社会还是表现自己,是为了弘扬佛法还是哗众取宠。其次是要看效果,看能否给自他双方带去利益。第三是要看行为本身,看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戒律,符合出家人的行为规范。如果做不到这几点,很可能会有副作用。 记者:怎么看待佛教场所的商业化?比如说少林寺被办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您怎么看待? 济群:佛教场所的商业化,有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过去,很多寺院曾被旅游部门占用,变成了旅游点。佛教界接管之后,可能会继续沿用以前的一些做法,比如收取门票及出售香烛、提供素斋等简单经营。还有一种情况是,地方把寺院当做景区,当做创收资源,配合开发一些商业产品,甚至会招募假和尚,行坑蒙拐骗之事。此外,也有些寺院把经营场所承包出去,结果承包者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给佛教界带来不良影响。至于少林寺的现象,也比较复杂。这个牌子很大,打主意的人自然多,不应该把全部问题归结于少林寺本身。关于上市一事,我曾问过永信法师,他说:地方政府要求我们上市,我做了很大努力,才没有被上市。 记者:在中国,佛教向来有世俗化的倾向。大多数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有的还带着明确的目的,佛教并没有走入人们的精神层面,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济群:这一方面和长期以来的教育有关,一方面和佛教自身呈现的精神面貌及弘法力度不足有关。现在很多寺院都是旅游区,人们来到寺院,只是把它当做景点转上一圈,再听导游胡侃一通,对佛教内涵没有丝毫认识。作为寺院,多数也没有意识到弘法的重要性,没有为社会大众正确认识佛法做些什么。所以,教界自身也有一定责任。 记者:您其实是努力地在做这件事。 济群:我是比较努力地在做,佛法这么圆满的智慧,但社会又有这么多误解,真是令人遗憾。其实,这不仅是佛教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折射。佛教经历了“文革”的摧残,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迅速恢复起来,自然会带上很多这个时代特有的浮躁气息。如果佛教界不能发挥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作用,不仅是佛教的不幸,还是社会的不幸。当人们的内心需要沉淀,需要净化,可来到寺院之后,却看到应该是红尘净土的寺院也充满浮躁和喧哗,还有哪里可去,还有哪里可以安顿身心呢? 正确的认识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智慧 记者:目前社会存在信仰危机,人们可能无法信仰任何理论或者宗教。很多人对佛教的信仰,可能并不是出于了解,而是迷信。您说信佛是智信,不是迷信,如何区分? 济群:第一,佛法信仰能把人导向智慧,导向生命的觉醒,而不是导向迷惑。第二,迷信不仅存在于宗教,也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对很多观念、习俗和潮流,往往未加审视就轻易地相信它、接受它、跟着它跑了,这不是迷信是什么呢?第三,佛法重视“正见”,也就是正确的认识,是帮助我们确立智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真正的信佛是需要以智慧审视后再接受的。 人生会面对各种环境,这些环境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从佛教观点来看,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世界,如果认识本身有问题,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就会产生较大偏差,从而给我们制造种种烦恼,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生活在这个世间,认知模式非常重要。主要包括观念和心态,观念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心态则包括各种情绪。学习佛法,就是接受一种正确的认识,然后以此看待世界,处理问题,使我们的认识逐渐接近真相,而不是活在观念和情绪中。因为错误认识会不断制造烦恼,制造痛苦,而正确认识则会解除烦恼,开发智慧。当烦恼逐渐减少,我们本具的智慧就能逐渐显现出来,就像乌云散去后的万里晴空,清朗无垢,湛然寂静。
济群:用佛法智慧净化社会人心
时间: 2024-11-02 14:45:02
济群:用佛法智慧净化社会人心的相关文章
《社会智能与综合集成系统》—第1章1.5节集体智慧和社会智能
1.5 集体智慧和社会智能 社会智能与综合集成系统 从思维系统性.人们的社会性研究出发,促进创造思维,以期达到发展社会智能的目的. 1.5.1 思维系统观 1.思维系统性 一般逻辑研究认为,抽象思维的判断过程是由微观单元过程组成的,它体现为逐步判断的规律.这种微观单元过程看作经典一阶逻辑.由一阶逻辑的许多单元过程组成一阶思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可以有或多或少的单元过程,它包括由之而组成的各个步骤.所以许多一阶思维系统的复杂程度可能很高.在数学研究的历史上,也不缺少人力难以穷尽的一阶思维系统.所以说
张泽群: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中原一卡通”制定标准
核心提示|河南省公交正在推行一卡通,如果乘坐公交.地铁.城铁.出租车都能用同一张卡该多方便!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央视主持人张泽群提出建议,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中原一卡通"制定标准. 一卡通不仅方便市民还可为政府提供大数据 为啥建议在河南推行一卡通? 张泽群说,几年前,北京就发放了500万张一卡通卡片,实施力度很大,可使用范围也很广,在数字化平台建设上,首都走在前面,这是一个方向. "城市生活最大的魅力就是便捷.美好,这些都是从安全舒适开始的,这也是每个城市都要考虑的问题.&
《社会智能与综合集成系统》—第1章1.6节 智慧涌现
1.6 智慧涌现 社会智能与综合集成系统 美国科学家Wiener在1948年发表的<控制论>开创了系统科学和交叉科学的先河.钱学森以火箭为应用背景,以<控制论>的思想开拓自动控制领域,1954年出版<工程控制论>.<工程控制论>出版50年来不断发展起来的<生物控制论>.<经济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等科学技术,显示多科学交叉研究的方向涌现为一个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特性之一.该特性为现在认知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崛起,而进一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10.5 智慧微能源网(群)多指标自趋优 运行
10.5 智慧微能源网(群)多指标自趋优 运行 如前所述,智慧微能源网(群)是否"智慧",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实现多指标自趋优运行[1] .本节采用工程博弈论这一理论,并结合智慧微电网(群)的特点,提出基于分布自治.集中协调的优化调度体系,进而实现智慧微能源网(群)的多指标自趋优运行,所建立的决策博弈模型如图 7 所示. 图 7 中分布自治环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微能源网间分布决策以及网内单元自治.网间分布决策由不同能源网能量路由器的控制实现,即由智慧微能源网分层能量管理体系中的第二层及嵌入的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看似玄虚,实则大都有具体指向.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南京工商注册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对诱惑,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应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去,让生命焕发多姿多彩的绚丽. 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容易浑浑噩噩,
把握城市新常态 迈向智慧城市2017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历经五年政策设计.试点建设.行业聚力和社会关注,已经从理念探讨.定义辨析.初期尝试.跨界融合.模式完善到新的思维创新.质量与安全正逐渐成为核心主题之一."城市大脑"是从综合技术整合向城市深度认知转型的标志性体现,善用其思维来创新实践是提升智慧城市发展质量的有效路径.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凝聚全行业要素构建新时期的发展要略是实现智慧城市事业化的唯一途径.坚持"神经网络"和"毛细血管网络"等感性理论,回归"城市大脑&q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智慧城市发力的8个支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近40次提及"创新",并将其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深度结合,符合我国总体发展诉求,是促进新增就业的关键,是激发新动能.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是保障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量持续作压舱石的关键.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三大城市目标,是我国政府在城市领域实施的重大创新.历经五年的努力,中国从学习了解国外做法到一跃成为世界创建智慧城市的大国.世界智慧城市创新的主试验场和世界规模最大的智慧城市产能市场,得到美国.新加坡和欧盟一些国家的高度关注.建议智
“拼图”化解智慧城市“碎片化”难题
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智慧城市被大家寄予厚望,在全国近300个城市落地.但是,在各地推进的过程中,系统"碎片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化解这个难题,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主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表示:"过去企业是单打独斗,现在企业在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时,通过互补.跨界.合作等方式,将'碎片化'的系统连接起来,可以实现协同共赢." "碎片化"现象不容忽视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城
两会总结 智慧城市应该怎么逐步落地
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已经结束,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自己关注的领域提交了不少议案.提案和建议,针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他们又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人大代表刘伟:智能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做客<两会财经观察>,与特邀评论员石述思一起,就"智慧城市"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度解析. 刘伟表示,"智能城市"有一个核心点,就是"顶层设计".&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