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数字出版业的春天

有许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数字阅读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尤其是手机阅读,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将解决互联网出版的诸多难题,从而探寻出数字阅读时代的一条新路。  文 │ 楼方芳  “移动阅读基地与百度文库的上线时间差不多,但移动的手机阅读是没有盗版的,移动有专门的内容审核团队来杜绝盗版。为什么百度不行?”知名出版经纪人路金波谈到不久之前百度文库
版权纷争的谈判时说。  在谈判失败后,百度CEO李彦宏(专栏)3月28日回应,希望能够跟版权方和作家共同探讨一种各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在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合作一年多之后,中文在线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我们和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合作,现在每个月在这个平台上产生的收入已经超过一个亿。”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表示。  “手机阅读业务是一个新兴事物,体现了中国移动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符合社会需求,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甚至文化形态的变革,都会起到推动作用。”4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在考察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时表示。同时,他十分关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当获悉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已建立起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时,他对基地的规模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数字出版新平台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与具备内容出版或发行资质的机构合作,利用手机的客户规模、随身携带、支付便捷、营销推广等优势,打造全新的图书发行渠道,成为国内最大的正版图书汇聚平台,实现新书抢鲜看和海量书库随时读,让用户享受时尚、健康、环保、便捷的随身阅读新体验。  “我们的想法是,要让平台做大,就必须让用户和内容互动起来。寻找内容合作,需要用户资源;而用户来了,也需要内容留住他们,并在此过程中,用便利的支付手段(比如手机账户付费),形成规模收益。”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钟天华介绍说。  据了解,为了搭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平台,中国移动依托5亿多用户的庞大资源,通过免流量费等手段吸引阅读用户。短短的时间内,平台上聚集的基础用户数累计已有1.6亿,网上书城的日均点击量也超过2.4亿次,累积的图书已超过18万册。  众所周知,传统出版业由于中间环节成本高、库存积压等诸多问题面临着市场停滞不前的状况,数字化阅读正是大势所趋。  但数字出版的发展历经多年,一直碰到诸多问题,比如版权、盈利模式,还有支付、出版安全等。此外互联网上内容良莠混杂,带给人们精品的同时,也有大量糟粕。这些发展瓶颈,成为多年来数字阅读发展的掣肘。  对于传统出版业来说,手机阅读会帮助出版业迎接挑战、走出困境,为出版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许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数字阅读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尤其是手机阅读,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将解决互联网出版的诸多难题,从而探寻出数字阅读时代的一条新出路。  例如4月上旬,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与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首发张正隆新作《雪冷血热》,创造了纸质与数字出版共推共赢的新模式。其中,手机阅读集中发挥了媒体效应、规模效应与互动效应,在手机阅读基地特别策划的“读书”彩信周刊中,对该书进行了专门推荐,覆盖了全国1000万移动用户;手机阅读还为本书开设了活动专区,每天都有数千用户访问或留言。发布会现场,作者张正隆热情答复了手机阅读用户提出的问题,线上线下的互动将首发式气氛推向高潮。同时,在该书的纸质版本中,读者们也会收到印有手机阅读点播方式的书签,向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与体验,便于在碎片化的生活间隙里不间断阅读。  手机阅读不仅更有利于满足随身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的需要,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资源以及强大的运营能力,也使人们在解决版权、内容等问题上充满了信心。许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手机阅读是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它的运营模式更有利于保护著作版权,也使作者与出版商得到了较高的分配收益。许多人坚信,它的出现,势必将推动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阅读浪潮的到来。  “这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一个机会。”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飞认为,手机阅读是出版商做数字出版“最现实的盈利途径”。  最现实的盈利途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未使传统的出版业走出困境,相反,数字出版自身又走入了一个纠结的命题:如何让读者和作家双赢?如何最大程度地达到共享精神与尊重创作者产权的平衡?  “以前内容是内容,用户是用户,转不起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经理戴和忠表示,要让平台做大,就必须让用户和内容互动起来。寻找内容合作,需要用户资源;而用户来了,也需要内容留住他们,中国移动通过补贴等手段寻找更多的内容方来提供正版的书籍。并在此过程中,用便利的支付手段,形成规模收益。  “现在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平台上,最高的一本书已经获得了1200万元的收入。”戴和忠告诉记者,该基地商用不到一年,目前内容合作方超过100家,现在平台一个月的信息费收入超过了1亿元。  2010年,许多与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平台签约的作家,可谓赚得盆满钵满。据悉,由移动手机阅读平台首发的《一起又看流星雨》一书,共400多万用户访问,点击超过5600万次,平台收入达到实体书收入的2.6倍。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现在并不缺乏技术和内容,而是需要一个开放且规模化的平台,并且有一个更好的赢利模式,让参与各方都能赢利。”  为了搭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平台,中国移动依托庞大资源,通过免流量费等手段吸引阅读用户。短短的时间内,平台上聚集的基础用户数累计已有1.6亿,网上书城的日均点击量也超过2.4亿次。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打造了一个目前国内最大的阅读平台:与作家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长江出版集团等100多家优秀内容供应商开展合作。对于出版商,手机阅读基地专门对内容合作方提出了“保底+分成”的模式。  这种“终端+通道+内容”的手机阅读产业链模式,由于中间省却了多个运营环节,不仅使作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分配,也很好地克服了出版行业低利润和网络上版权保护混乱的现状,从而迅速地走上了一条欣欣向荣的发展道路。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总经理朱卫国介绍,他们已和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合作,种类涉及小说、财经、生活等。在利益链条中,他们这样的内容提供商可以获得40%的收入,却省去了传统出版的纸质材料、仓储物流等成本。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钟天华介绍说:“过去,传统的出版社一度排斥手机阅读,担心这样一种阅读形式的流行,会对自己的传统业务造成冲击。然而随着这两年的发展,出版业从质疑、观望逐渐走向配合与合作,2010年手机阅读的整个收入超过了3个亿,这让许多出版社和原创文学网站看到了希望。”  据了解,目前手机阅读平台排行榜前十名原创书籍的总销售收入,已远远超过同类标杆原创文学网前十名的总销售收入,还有很多图书的手机阅读销售收入已经超实体书收入。  手机阅读作为一种互动的阅读模式,能够实时了解读者需求,降低出版风险,提高出版企业的运营绩效。此外,手机本身拥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付费手段,使手机阅读不仅方便收费,还能有效地控制盗版问题,为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解决了后顾之忧。  正版、健康的阅读平台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对于文化类作品,盗版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型盗版网站约有10万家,中小型盗版网站数百万家,每年盗版市场规模高达50亿元,而同期正版网络文学市场的规模仅为1亿多元。  “版权路径必须清晰”是移动对内容合作方的第一个要求。由于文字作品除了纸质出版权,还有数字网络传播权,而且还涉及到各种转授权。中国移动要求内容方一定要提供完整的授权路径,源头要追溯到作者本人。由于不少作品都经过了五六道转授权,因此梳理审核的工作也非常繁杂。戴和忠告诉记者,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一个规模盈利的预期,能够推动各方主动解决版权问题。  “先授权,后过滤,再传播。”戴和忠表示,这是移动阅读基地的原则。  据统计,中国移动数字阅读基地上线后,靠120名编辑的人工审核授权机制,上传了全正版的18万册图书。而这些内容,都来自国家许可的出版社和内容提供商,有出版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或者出版物发行许可。此外,中国移动向来严打不良信息,手机阅读基地也不例外,特别强调严把“内容关”。中国移动在一定程度上给众多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制定了内容规范,从信息的入口上确保内容的主流价值,从而构建了一个良性的手机阅读产业生态圈。  在手机阅读基地上,一般在读者手机里看到的阅读平台上的内容,事先都要经过内容策划、CP管理与内容引入、入库审核、内容质检和编辑推荐五个环节。其中,入库审核不仅要审核内容的版权和图书信息,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初审和复审,两次进行不良信息审核。而在内容质检环节,则要对文本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查。如果遇突发事件,危机处理程序启动。此外,在审查过程中,一些违法词语会以红色字体显示,而色情词语则显示为黄色字体。据了解,这个系统的后台字库是同新闻出版总署的不良信息字库是同步的,更结合了一些模糊字匹配等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手机阅读基地还有意识地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引导,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给青少年阅读。而事实上,许多被人们忘记的或者是在书店已无从找寻的经典老书,在阅读平台上又焕发了第二个春天。比如路遥的励志小说《平凡的世界》一经推荐,立即引发了平台上争相阅读的热潮,还有许多读者附了书评,抒发感想。  对此,钟天华感慨道:“现在许多年轻人不读书不看报,只上一些感兴趣的网络论坛与网站,久而久之,知识结构和性格上都造成了偏差。长此下去,社会主流优秀文化将面临走向边缘化的危险。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既然是中国移动办的,就一定要保证其传播内容的健康、文明,助力主流的文化消费和精神文化生活。”  据悉,在拥有丰富图书资源的基础上,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努力实现传统主流媒体的手机阅读化,着力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播。2011年以来,基地实施了一个“新青年掌上读书计划”,该计划着力于推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买书难、选书难、看书难、没时间读书”的问题。  “我们希望青年和下一代能多读一些有营养的好书,在接受网络新文化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承优秀文化,实现这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钟天华说。

时间: 2024-07-29 03:47:43

手机阅读:数字出版业的春天的相关文章

中国1.55亿人用手机阅读传统出版业面临革新

中新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 刘育英)随时随地用手机阅读正在成为现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5日说,到去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有1.55亿户,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手机阅读相关标准. 奚国华在出席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上市仪式时希望,中国移动的3G业务TD-SCDMA能够使手机阅读发展起来. 正如同唱片不赚钱,而音乐彩铃大赚特赚,手机阅读很有可能成为"全新的图书发行渠道",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盗版,使作者获得应有的回报.中国移动今天就表示,内容提供者可以获得通信和信息费收入中的四成. 手机阅读将

数字出版业仍在涉水过河

将于明日闭幕的世界电子书博览会上,业内人士对数字出版 版权保护缺失展开了激烈探讨.众所周知,版权是数字出版盈利的保障,版权缺失,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如何建立?数字出版业的困惑.现状.未来在本次俱乐部中一一为您呈现. 困惑篇 商业模式 存两大致命伤害 陈绍强向记者举了个有趣的例子:在山东东营一家酒店的卫生间里,曾经有人发现了汉王科技的宣传广告.一个角落里的发现,让大多数人都惊讶于汉王的宣传推广力度. 目前,汉王电子阅读器的商业模式,完全依靠于产品的销售.而这一现象取决于两大致命伤害:不完善的无线网络,

手机阅读用户增多运营商亟需突破内容软肋

手机阅读用户增多 运营商亟需突破内容软肋 ■本报记者 黄敏晓 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阅读正作为新兴的一种传播手段和传播业态,依托丰富的网络内容资源,和移动终端的便捷优势,手机阅读正成为出版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也为产业链的参与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知名投资博客SeekingAlpha撰文称,在电子阅读市场上, 中国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阅读市场. 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无可限量 阅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有着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手机阅读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全新的阅读习惯和模式.

移动阅读市场增长迅猛 红袖添香强化手机阅读

[赛迪网讯]9月14日消息 当前移动阅读发展迅猛,正成为数字出版业的最新关注点.国内女性文学网站红袖添香于近期进一步强化移动阅读,对手机Wap站.阅读客户端等移动阅读产品进行全面整合.优化.红袖添香CEO孙鹏表示,文学网站要随时关注大环境的变化,传统互联网正进入平台期,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手机网民数量达到3.88亿,台式机用户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易观智库近期发布数据显示,201

手机阅读创造新文化生活

案例回放 唐晓禹是活跃在深圳多个读书会的老牌"书虫",最近他出席周末读书活动.书吧聚会,总不离身的书不见了,有空就低头摆弄一个白色的小平板:G3阅读器.老唐说,别看这个玩意不大,里面可有万卷书. "我觉得传统的阅读时间已被现代生活节奏打散,利用手机阅读可以挖掘碎片时间,工作间隙.上班路上.排队等候等时段一有空就可以看,很方便." 唐晓禹说,过去老嫌家里的书房不够大,买回去的书没处放,现在用手机阅读不仅有纸质书刊的海量信息和丰富内容,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比笨重的家

数字出版业发展迅猛传统“书香”渐行渐远

新华网宁夏频道6月13日专电题: 网络化时代,数字出版会否吹散千年"书香"? 新华社记者张亮.赵倩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出版行业迎来数字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在改变,纸质书和传统出版形态"将死"的言论日渐增强.在刚刚结束的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数字阅读与出版业的转型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延续千年的"书香"是否会因为数字出版的兴起而消失?数字出版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几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数字出版业发展迅猛传统"书香"

数字出版业:在尴尬中求变

Digital Publishing: Transformation in the Dilemma 6月29日"新文化新媒体新 版权峰会"上,一起写网与其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网站与传统出版商合作共建的各个内容频道的新型数字出版模式.未来,数字版权交易如何操作?传统出版人和终端运营商正朝着深度合作与共赢的方向迈进. 17xie.com brought out a new digital publishing style with website and traditional publis

中国数字出版业的尴尬:像还没长肉的骨头

如果说2008年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出版业大事是整个行业吹响了出版改制的冲锋号的话,那么到了2009年,随着改革的顺利进行,人们的眼球也被另一件事关未来的事情吸引了--数字出版的冲锋号在这一年吹响了. 数字出版像还没长肉的骨头 过去几年一直半死不活的数字出版在2009年终于成功上位,成功了吸引了人们最多的注意力.几乎所有的出版从业者都在或兴奋或恐惧的讨论着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多少先驱者们(比如"中文在线")曾经望穿秋水的等待着这场变革如同秋风扫落叶般的到来,如同"等待戈多&qu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用户数已超1.55亿

易彤 1月17日,冬日杭城.28路公交车上,一名20岁左右的小男生聚精会神地盯着手机屏幕看,屏幕上是热门小说<盗墓笔记>,男生的表情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时而变得紧张,时而笑出声来. 西湖边的星巴克,往日有不少人带着笔记本来上网,如今已被拿着电子书和平板电脑进行阅读的新型潮人代替. 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设在杭州,自2010年5月5日,手机阅读业务在全国正式商用以来,到目前为止,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55亿. 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牵动着多个层面的变革与发展-- 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