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艾瑞,忽然看到很多关于团购的新闻,刚好也有朋友有兴趣想了解一下齐家的模式,所以我心中关于创业的话题可能又得往后拖拖了。
目前团购的网站在国内一下火了起来,有一个说法很生动叫“百团大战”。甚至据说有大学生刚创业搞团购,马上就有投资人投资2000万人民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美国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搬到中国来也是往往最后也会是成功的。所以就像前几年大家受到facebook启发而对SNS情有独钟一样,大家受到Groupon的启发,所以今年对团购网站感兴趣了吧。不过这些团购网站可能最终99%是注定要倒闭的。
我一直在关注现在新出来的团购模式,在我看来这个模式还是几个致命的弱点的。第一,这个模式其实很霸道。他每天拿出一个产品来,说我给你打折,然后就通知全部网友来参与团购。这样的我行我素,其实产品未必真的是消费者需要团购的产品。第二呢,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地域性特别强。比如上海淮海路附近的烤鱼,即使是南京西路附近用户也未必会专程跑去享受这个折扣。这样霸道的结果,可能最后网友一年到头获得的信息99%对他们来说是无效的,这无论对用户还是对商家,都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最后,这个模式下对商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质量的保障力度是有欠缺的。模式更多会考虑商家的折扣是不是能抓眼球,但是对于如何监管商家的服务质量,对于投诉如何妥善处理,这个模式下还是缺乏有效手段的。
很多人想到团购活动,马上就认为团购活动就是简单的价格降低。但是,我们的经验是,价格降低过去不是让消费者促成购买行为的主要原因,未来也不会是。消费者选择团购的潜台词是在质量和服务不会显著降低的同时获得价格的降低。我们当年在摸索团购模式的时候,也走过弯路,我们今天的模式虽然远不能说是最好,但是毕竟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模式。因此,我很不理解有些论中所说的团购1.0和2.0. 团购的模式其实到现在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现在的团购仍然在重复着我们过去走过的道路。
齐家作为较早从事团购活动的电商企业,我们很早以前就认识到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价格战。正如最近德勤本月22日在香港第三届亚洲零售业年会中发表的报告中描述的那样,中国消费者正在日益重视“物有所值”的消费因素。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感受,才是团购活动发展壮大的依托。
聊到这里,突然想起总有关心齐家的朋友提到不太容易看到我们的广告和宣传。的确,我们在过去的工作重点一直是着眼于企业的内部建设,着眼于通过系统和流程强化用户消费体验,提升转化率。我们始终认为,团购不是价格战。如果没有好的内部服务和产品支持,较早的把精力投入宣传和价格竞争,这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