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已成为一支重要要的力量,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保持市场繁荣,扩大社会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快,但在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加大、银行紧缩信贷等因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问题。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也非常重视,自2007年以来已经相继推出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和即将推出的创业板市场,都是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制定的政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在于:(1)直接融资状况不理想;(2)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3)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4)缺少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5)满足中小企业交易需要的结算工具较少;(6)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我国中小企业业融资难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效益不稳定,难以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2)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抗风险能力弱。(3)商业银行的体系影响中小企业的贷款。(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5)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政策支持力度不够。(6)相关法律制度缺位,正常的市场秩序难以建立。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二:
北京新成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关于企业慎重融资建议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实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资本运作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融资方式按资金的来源分类,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针对企业作为项目发起人进行外源融资,北京新成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从投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谨供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参考。北京新成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提请企业正确理解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按照美国财会标准手册FASB(第四十七号)表述,项目融资是指“对需要大规模资金的项目金融活动,借款人原则上将项目本身拥有的资金及其收益作为还款资金来源,而且将其项目资产或权益作抵(质)押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贷款方式。”中国国家计委与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的《境外进行项目融资管理办法》中对现行项目融资定义为:“以境内建设项目名义在境外筹措资金,并以项目自身预期的收入资金量、自身的资产与权益来承担债务偿还责任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是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至少有项目发起人(企业)、项目公司、投资人三方参与。其特点在于融资金额大;项目建设期与回收期长;不确定因素多;一般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北京新成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提请企业注意避免被动性融资企业应当避免在面临资金困难时才考虑到进行融资。“临时抱佛脚”的被动性融资状态,一方面不利于企业充分、全面地预算融资成本和衡量融资过程的不确定性风险,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企业以额外出让或者丧失企业权益为代价获取资本,融资目的实现了,却由此增加了企业隐性权益风险。企业在融资前,首先应了解到资本的本性是逐利而不是救急,更不是慈善,其次应当了解资本的偿还或退出特点和必须承担融资成本的要求;第三需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和满足融入资本的条件,制定完善的长期融资规划。北京新成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提请企业关注事先进行内部评价企业实现融资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充分体现企业以及发起项目的潜在投资价值。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前,首先需要理清内部产权关系、资产权属关系,其次需要从企业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品质控制、成本控制、资源整合与运作、人力开发、风险预警、持续创新等方面进行内部核心能力事先评价。从面避免进入过度包装或者毫不包装,以及仅顾及资本扩张而忽略规范经营治理等融资风险误区。北京新成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提请企业组建专业融资团队项目融资是企业资本扩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企业跨行业领域迈进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中,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企业融资行为本质无异于商场博弈。在不了解和掌握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法律政策、市场主体结构及运作模式、基本交易构造和交易惯例条件下,企业将面临的融资风险是难以预测的。因此从规避风险和效率运作角度而言,企业需要聘用专业金融、法律与财务人才,组建专业融资团队,以权益保障为核心原则,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决策参考。“知己知彼”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中胜券在握的基础性前提条件。
解决方案三:
新成久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融资创新手段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对改善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金融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国内充沛的民间资本找到阳光化投资通道,为中小企业发展和“三农”经济发挥积极作用。尽管面临着信贷风险的有效管控、对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能力及运营资金的补给等诸多实际问题的挑战,但只要能够在提升盈利能力、加强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拓展其生长空间等方面寻求积极有效的对策,新成久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之路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解决方案四:
规则一:原来VC也讲等级 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多层级的,投资机构和企业的位置泾渭分明。在智慧方面大基金与小基金没有必然的差别,就象卡车司机不一定比跑车司机技术高超一样。 两者的区别首先资金运规模,大项目私募时金额已经相当可观、IPO时更涉及数十亿计的股票承销。其次是成本,不同水准的基金运作成本天差地远,重量级不够的项目取得的投资收益根本无法覆盖大基金的成本。大型投资机构是摩根、凯雷、软银;中型的有联想投资等大陆、港台风投机构和刚刚进入中国试水的海外基金;小型基金多由海外证券机构或华人发起,对行业的专注度较高。 风投领域虽无明文规定却是等级分明,具体企业适于那个级别的风投机构是不言自明的。 规则二:越投越贵,越贵越投 风投最先在国内“试水”阶段投资的项目一般只有是几十万,一百万的很少见。 随着中国概念在国际资本市场名声鹊起,专利投资中国的VC募集到的金额日益庞大。对VC来说,投资200万美金的项目与2000万美的项目花费的时间基本相同。所以总的来说呈现越投越贵、越贵越投的现象。但投资机构又有分散风险的理念,计划投入中国IT业的1亿美元分散投到50家比集中投入5家风险小得多。为此风投选择结伴而行,比如2002年10月,摩根、英联、鼎辉三家联手向投蒙牛投入2600万美元。分别管理着成百亿资金的三家投资机构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分散风险。还有一重动机是搭便车,一家机构花精力考查项目、其它机构直接跟进。被搭便车的机构不仅不以为忤、反而将其视为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比如完成对项目的审查后投入1000万、其它3家机构各跟进1000万(企业共获得4000万),对牵头机构来说等于以1块钱带动了4块钱,杠杆比为1:4。 规则三:注重人脉 通过邮件发送的商业计划书,超过80%都将在5分钟内被否决。风投行业的条条框框本来就少,虽有规则但投与不投常在一念之差。而且在风险遍地的情况下投给朋友介绍的企业总比投给完全不摸底的企业强些。投行机构、专业中介机构(会计师所、律师所、财务顾问公司)、财经媒体和被投资企业构成若干相互交叉的“圈子”。回过头来看,成功获得投资的企业中90%以上得益于圈内人的推荐。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风险投资极为重视创业者的为人。所以,从熟悉且信任的人那里得到企业者的信息会得到风投极大重视。 规则四:近地缘 北京和上海是最受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家青睐的地方。而海外的经验,比如在硅谷,一般的风险投资家只投资在方圆30公里左右的范围的公司,如果你要拿到这个风险投资家的钱的话,没办法你就搬进去吧。 原因其实也不是很难理解,因为风险投资本身就是要如何去建立公司,如果风险投资家每3个月才去拜访这个公司一次,跟管理层用电话来沟通,那么肯定是没有效率的。你要跟其它的董事,或者是跟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有非常密切的接触,一个礼拜去拜访一次,去讨论一下业务发展的情况等等,才有效果。所以一般的风险投资企业取向是投在他办事处附近的一些企业。 规则五:VC是最昂贵的融资方式 融资本质上是企业与投资人就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达成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找都懂得关心基金对自己的估值,殊不知基金对自己也有估价。这个价就是预期回报率:从被投资企业的成功退出获得的内部收益率与实现成功退出的概率相乘。预期回报率的高低取决于资金所有者的“贪婪”程度,主流的量化模式简称CAPM(CapitalAssetPricingModel)。 比如一个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3%、国债利息率为3%,通过这样的测算,投资人希望的回报率为每年48%!通俗地说,如果3年后能够成功地从企业退出(企业上市或高溢价出售)投资人要求的总回报率在324%以上。即给你1000万、3年后要拿走3240万。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的走强及企业的优异表现,风险投资从成功上市企业获得的回报率远高于300%。可见,接纳风投是世界上最最昂贵的融资方式,资金估值公式客观地说明了风险投资高回报率预期的依据。规则六:VC失手是常事 VC可能会给经评估有40%概率会倒掉的企业投资。因为一旦该企业成功将给VC带来500%的回报,项目的预期回报率为300%(即:500%X60%)。 所以看似勇猛地追逐风险的VC,实质上追求的是高额回报,风险和收益只要匹配就会有人问津。如果要求基金投资成功率高于95%,期满清盘时计算总的内部收益率(IRR,即为使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数值)恐怕不到10%,而将投资成功率降低到80%、总的内部收益率也许会超过30%。 从以往风投总的业绩看,它们每投入十个项目有两三个亏本、三四个持平只有两三个成为明星。所以,衡量风险投资家的成功是看他做成了明星项目、基金的总收益率有多高,而不是他是否有过投资败绩。为追求高成功率过多地拒绝企业的投资申请,被拒者中难免会有携程、分众那样的“好苗子”。 成功的VC专家从不自我标榜“从未失手”,那会招内行笑话的。总之,创业型企业的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难以量化,的亮点只有一个:高成长性。风险的厌恶者如银行避之不及,只有风险的偏好者为追逐高额收益才会投资这样的企业。但风投先要确认可从企业取得与风险相匹配的收益。简言之,你的企业值得风险来冒险。 规则七:拔苗助长、落袋为安 投资人相信:一鸟在手胜于十鸟在林。而且,绝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是靠募集组建的有限合伙制公司,存续期为5到10年。只提供资金不参与经营的有限合伙人仅以其出资为限承担责任,风险投资专家则为普通合伙人。快进快出是他们的理想,只有退出变现,风险资本才能流动、循环。通俗地说,如果被投资企业是颗摇钱树,风投则试图高价卖掉这颗树。亲自摇树、乐此不疲的不是真正的风投。 被投资企业的发展阶段可粗略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扩展期和成熟期。风投资本在四个阶段企业的分布大致为12:22:42:24。当可供投资目标众多时,风险投资趋向于涉足较为成熟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有套现机会,比如高溢价私募、首次公开募集(IPO)之时,VC一般会套现一笔远远超过初始投入的资金。再视情况保留或多或少的股权,以便继续分享企业的成长。总之,VC是在落袋为安的倾向下尽量寻找利益最大化的退出时机。比如联想投资适时将卓越网的股权卖给亚马逊,取得了13倍的回报。风投争于落袋为安的取向加快了企业发展、壮大、上市公募的进程,在相当大程度上助长的被投资企业的浮躁。西方学者早已注意到了风投的这个负作用,而盛大等纳斯达克新贵的一系列不成熟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随便一个中小规模的基金都有不下十名分析师,各人都有专长的投资领域、对目标行业的宏观微观情况了如指掌。以上六条只是他们分析项目、制定方案、实施投资过程中最常用到的规则。 规则八:不要为VC放弃权底限 不要为了VC而VC。现在很多行业内的聚会,主题就是怎么骗VC。于是很多创业者都在疲于奔命,钱拿不到不说,也把自己钱砸进去了,尽做些没有效果的工作,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行业的浮躁,使业界成功的标准已经退了一大步,原来是上市才成功,现在的成功概念是拿到VC就算。甚至有创业者为了获得VC而向投资人跪求。 一些海外基金的管理其实比较正规,但他们过多脱离中国市场,为了适应这个市场,通常在本地招募有VC运作管理经验的人,也会寻找一些有互联网经验的人进行合作。但这些合作者寻找投资对象常常为了自己牟利,他会私下要求给予自己股份,或要求对方收购一家公司。 很多拿到VC的公司,不得不违心地高额收购一些公司,或给予投资人部分股份。通过这些投资人违规套现,结果创业公司就变成了没钱,或者钱不能花到钢刃上去。 还有些VC则剽窃创业者的创意,许多创业者一旦递交了他的创业计划书,通常几个月后没有获得VC,就被人家复制到了其他项目中去了。某些VC,其实投的是自己的项目,顺便拉着别人的基金一起来投而已。即使拿到了VC,许多企业也为当初让步太多而后悔。全景网的吕辰就为自己引入第一轮风投时作价过低而懊恼不已。“当时融资不知道该卖多少钱。现在看起来是卖便宜了。”这种“贱卖”甚至影响到吕辰进行第二轮VC融资。“在寻找第二轮融资时,那些VC都说,你别出那么高的价格,我清楚你当初给中经合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