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早原创首发于公众号:老王和他的IT界朋友们
原文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DQwNzc5MQ==&mid=2247484146&idx=1&sn=7fd4c13f7f5ac4e708c604124f8920a9&chksm=97cd3072a0bab964cbe16dc2bfc76adc5e2dfc88c6e0b9e2ab0594a66fd45442888acb8e3a63#rd
作者:躺在海里的猫喵
最近由于课题原因,需要学习C++和OpenCV相关的知识,经常逛CSDN,然后就认识了老王,还有他IT的朋友们。细聊之后,发现你们是一群灵魂有趣,而且特别有情怀的人。毕竟这个年代,有趣的灵魂太少,竟让我有些许欣喜。
写到这里,忽然就词穷了,看来书还是要多读的,今年的100本书计划已经搁置好久了,从开年到现在只读完了7本书,还是假期在家的时候读的,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对如何启蒙孩子很有帮助,即使我们现在大都还没有孩子,但是婚总会结的,孩子也会有的,算是未雨绸缪吧。还有一本是《巴尔扎克集:三十岁的女人》,爱情,婚姻,责任,很多东西值得去体味。人类堕落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优秀者的共性却也极为相似,这也是为什么要读书,要终生学习的原因。
再推荐一部纪录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 》(成为沃伦巴菲特),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要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这部记录片里,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巴菲特,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除去身上的光环,他只是一个平凡的老人而已。唯一不同的是,他比较自律,一生都在读书,保持学习。而实现终生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大量优秀的书籍。这部记录片,也说明了:成功是枯燥的,也是孤独的。然而孤独的最高境界终究是繁华,只有耐得住那份孤独,才能有资格享受那份繁华。
言归正传,不知如何形容你们,你们对代码的态度,那真是对技术的执着,不知道你们是否有信仰,大概就是那种感觉,虽然我是个没有信仰的人,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技术宅,写不出满意的代码,那就不要睡觉。软件、算法是一件可以穷尽一生去琢磨的事情,需要的是匠人精神。
在我印象中,你们不仅执着,而且还有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这也是我所缺少的,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不高的人,只要能实现功能就可以了,管它花了几秒,占用多大内存,可是你们会一遍遍的优化程序,想着怎么带来新的体验,有什么新的功能可以开发,更好的服务客户。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开发者是因为危机意识,但是这种追求极致的品质是值得一提的,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去借鉴和学习的。
我觉得自己还蛮有耐心的,可是相对于你们来说,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刚接触代码不久,说个最简单的例子,VS和OpenCV之间需要各种配置,不同版本之间配置也有所区别,不同版本的函数库也不一样,对我来说真的是分不清的Dao Rai Mi,一不小心就各种Bug出现,编程的时候,对逻辑能力也是比较考验的,我的逻辑能力就不行,只要复杂一点,就怎么也想不明白了。Debug的过程我一直觉得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过程,也是极其需要耐心的,可能在你们眼里是一种乐趣吧。
在我眼中,这个优化的过程是特别艰难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空杯心态,如果始终在过去的逻辑里转悠,那么可能不会有什么新的突破,这时候就需要放空原来的已知,才能得到更多的未知。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说人的认知有四种状态[1],也是人的四种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人与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这四种状态,更可怕的是,95%的人都处于第一种状态,甚至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在感叹“最怕一生碌碌无为,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有时候,你以为眼前的就是全世界,其实是因为眼界太狭隘,没有见过更大的世界而已。
所谓成长,就来自于认知,而认知的本质也是做选择。人和人一旦产生认知差别,就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就决定了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只有一个人,不断想学习,想了解,去反思;保持空杯心态,放下恐惧,不再拒绝改变,才可能真正的成长,实现跨越。《达摩流浪者》结尾有这么一句话“O ever youthful, O everweeping”,翻译过来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想放在这里也很合适。
学习编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面对新的领域有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种焦虑感,因为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慢慢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就很知足了。
很高兴认识你们,跟着你们入门,学习的路上不孤单。
参考:
1、《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傅盛,来源公众号Talent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