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教育的普遍受重视程度已获得极大提升。因此,当多种信息通信手段在十几年间逐渐渗入各行各业之时,教育是最早应用其成果的领域之一。而从最早的互联网到远程视频再到云计算,教育业的智能化步伐也在不断追赶着信息通信业的潮流。
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智能教育领域正在不断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细分概念,且其细分速度愈来愈快。
远程教育
2010年5月15日下午2点,打开电脑,登入网页,远在四川的藏族女孩卓玛进入了百年老店北京四中的网校,下载最新的课件,在网络面授班上跟着一位郭老师学习牛津英语。1个半小时后,此次课程结束,卓玛又在网校的在线测评系统中测评了一下自己近期的学习效果。
目前,远程教育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据相关统计,2009年我国网络教育类站点的各种关键指标均呈现了大幅增长趋势,堪称综合增幅最大的站点类型。包括教育相关论坛在内,教育类站点一日之内的整体访客规模已达3200万位以上,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中国网民总数的1/10。
可以说,自诞生之日起,远程教育就是教育与通信充分结合的一种特色教育手段,即便最早的函授教育形式也是与最原始的邮政通信手段挂钩。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宽带、多媒体、分布式计算等多种信息通信技术和应用不断添加进来,不断丰富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人们可以做的是将教育资料或教学录像放在网上供用户、学生下载使用。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普及,有能力的网络教育机构装配上视频等多媒体系统,将老师教课过程实时直播,供异地学生同步学习。再之后,随着我国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普遍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可以在网络课堂上与老师互动了,可以直接语音提问,也可以进行消息的提交。
比如一些网络教育机构搭建起可以支持大规模人员同时并行交流的实时通信平台,其上置入了语音视频通话、即时通信、共享文件等多种功能应用。他们会在两大固网运营商分别部署服务器,并分别在服务器上安装自己的网络实时课堂、互动答疑等相关系统,以这些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来承担各地学员的课堂数据交换和传递,同时设置桥接服务器来实现两家固网运营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交换和数据中转。
据北京一所高校下属网校的老师介绍,此类系统平台的建设使得网络教育机构实现了质的转变,不少网络面授课堂目前已达到同时教授数千人的教学规模——远超过实体教育机构课堂的教学规模。
在一些教育专家看来,现代远程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业的影响非常深远。借助于已有的信息通信技术并不断吸收利用新的技术,教育体系正在不断丰富,教育面不断扩大,教育真正变成一种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活动。
比如任何地区的学生,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尽管这种教育有时也需要花费成百上千的资金,但与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真正进入更发达地区接受教育将花费的成本相比,无疑更为经济。
又比如,已经脱离传统教育体制的非学生群体,也可以通过各种更为方便的网络教育资源不断提升自己。这就引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价值——每个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公平、更加宽泛,这对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无疑大有裨益。
个性化学习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位学生手持一部小巧的电子产品,手写笔在触摸屏上不断点击着——他不是在发短信或玩游戏,而是在查看附近一所学校新开设的一门他非常感兴趣的课程,这门课程在他的学校里并未开设。
这一区正在进行着这样的实践:通过云计算技术,多所学校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为自己设定不同的学习路径,他们既可以选择本校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其他学校的课程。
该州所采取的做法的好处还在于,由于学生所用的终端本身基于云计算技术,学校就不需要管理云端复杂的技术架构,而只需要提供开放的标准,使得其教学资源、方法、工具能够在网络上被购买支付、被使用。
教育以人为本,新的信息技术被这样运用到教育体系中,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个人差异性,也增强着他们的自学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认知。
当然,给了学生学习时的极大自主性,相关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就需要多费一番心思。评价学生的指标应不再是学生在各科学习了多少课时,而是相应地改变为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能力和资格。
俄亥俄州采取了这样的做法,他们创立了一套数据体系,能够追踪该州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学生的成绩,使得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可以非常容易地掌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门课程中的表现。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联网技术,以感知度量的方式获取,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不同表现确定是否需要对学生进行额外辅导,或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而为了推进老师之间关于教学的沟通交流,俄亥俄州方面还建立了一个门户网站,其上设立了内容数据图书馆,将各种课件统一收集,使得各科老师可以很容易地在里面查询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帮助每个学生定制符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规划;同时通过Web2.0技术的使用,建成了老师之间的社交网络,使老师们可以分享各自的教学实践。
跟踪该项目的IBM中国技术人员认为,就中国而言,实施类似智能教育项目实际上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概因中国教育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统一,可以通过行政力量使众多教育机构之间展开深入协作,对全国的教育资源进行快速实施和部署,并建立一个统一的云计算环境来实现智能教育。
资源共享
马欧力是埃塞俄比亚季马大学商业学的一名大一学生,入校不久的他已经习惯通过学校的公共平台来远程寻找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最近他主要关注的是关于欧美地区零售业新发展的资料。
季马大学是东非健康领导力高等教育联盟云计算项目的一个参与成员,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沙萨大学、坦桑尼亚的莫西比利健康与综合科学大学、乌干达的马克里尔大学以及肯尼亚的几所大学都是其中的成员,他们与信息领域的专家们一起进行了这一项目,通过虚拟计算实验室来拓展可供学生远程访问的教学资源。通过云计算技术,这些参与了项目的大学的学生可以随时方便地访问最先进的教育类计算资料,选择软件应用、计算及存储资源。
实际上,教育资源共享是由来已久的教育体系创新,我们前文提及的远程教育等应用,其本质都有共享资源的意味。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这种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正在迅速扩展,比如在广度上,由跨校、跨区、跨省正在向跨国甚至跨大洲共享发展。一定意义上,这也是现代学生的福音——他们的视野比他们的前人扩展了更多。
尽管目前对于云计算,大多行业仍在热议其落地实施细节,而在教育行业,现阶段通过云计算技术的使用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已经较为普遍,并渐成主流——将本地的教育资源上传至云计算平台,转化为云服务,这些资源将比一所学校自己所能提供和管理的资源更廉价,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雷汉姆小学开展了云计算项目的尝试,使用基于云技术的终端,该校600名师生通过连接“通用云计算服务”来获取虚拟电脑桌面,并获取丰富的学习材料。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使得学生不管在教室、图书馆还是在家,都可以访问到同一桌面,同步信息。
而在中国,西安交通大学在2005年就已部署相关的云计算项目,十数所学校都使用该项目进行教育资源共享,目前已供5~6万用户使用。
一个新的动向是,对于学校而言,在为学生提供服务之外,教育资源共享项目的商业价值也慢慢显现了出来。比如北京工业大学去年打造的基于云计算的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云计算实验平台,除了与前述校园云计算项目相同的功用,它还将面向企业、政府以及开源社区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及服务,形成教科研机构IT资源的全新服务及供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