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有大约12%的小企业能获得银行的贷款了,“剩下的88%要么没有抵押物,要么因为银行的贷款手续繁琐,要么就是企业自身‘不是银行的菜’。”而这些客户正是阿里金融所瞄准的猎物。
从2002年算起,阿里巴巴已经花了十年时间在金融领域“创业”。
高调还是低调?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话说:“我们不是想高调,我们只想更开放、更透明、更承担责任、更分享和更互动。”
姑且不谈阿里的金融业务是想“推翻”还是“摇一摇”传统金融机构,马云所建立的小微金融版图已着实正在酝酿或即将成为一场“革命”。
金融萌芽
往前画一根时间轴。阿里金融的最初萌芽应该算作2002年推出的“诚信通”。
这是阿里巴巴为从事中国国内贸易的中小企业推出的会员制网上贸易服务,主要用以解决网络贸易信用问题,通过建立在阿里巴巴上的“摊位”直接销售产品、宣传企业和产品等。
到2004年3月,阿里巴巴推出“诚信通指数”,建立了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量化综合评分体系,对诚信通会员身份认证、诚信通档案年限、交易状况、客户评价、商业纠纷、投诉状况等,纳入“诚信通指数”的统计系统。
如果说“诚信通”更类似于金融中介,不久后成立的支付宝则对今后的金融支付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于淘宝网而建立的支付宝诞生于2003年10月18日,“支付宝的出现首先不是为了解决在线支付的问题,而是为了建立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买家可以先把款打到支付宝,支付宝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后确认收款,再由支付宝将款打给卖家。”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实际上,最初的支付宝团队只有3个人,包括一名财务经理、一名会计以及一名出纳。现在,这支团队已经蓬勃发展为3500人左右的独立支付公司。
而可见的阿里巴巴与银行在贷款方面的直接合作发生在2007年。当时,阿里联合建行、工行,向会员企业提供网络联保贷款,无需抵押,由3家或3家以上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向银行申请贷款,同时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共担。阿里巴巴将提交申请的会员信用记录提交给银行,由银行进行风控并提供信贷资金。
当然,这项合作对于阿里巴巴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是吸引更多企业成为“诚信通”会员并获得贷款;二则是建立起一整套信用评价体系与信用数据库,以及一系列应对贷款风险的控制机制,并开始以自身的交易平台优势帮助银行对客户进行风险控制。
很多人都记得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时,马云曾豪情万丈地表示:“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改变银行。”这句话至今听来意味深长。
与两家国有大行的“联姻”就在2010年戛然而止。“双方信贷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一位建行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回忆当年,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创新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也坦然承认这种差异:“我们现在服务的客户平均贷款金额只有6万多,当年我们跟工行、建行平均的融资金额大概在200万,这在我们眼里不叫小微企业。我们喜欢的是更小的企业,它是一个创业者、一个作坊、一个夫妻店,或者客户只是一个退伍军人,只要有信用,我们就愿意借2万块、5万块、10万块,这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情。”
而这也是为何,在停止合作的同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调整战略,正式成立浙江阿里小额贷款公司。无论是市场猜测的“不欢而散、情势所逼”也好,还是传言的“早有预谋”也罢,阿里巴巴自谋出路成立小贷公司则势必对之后的阿里金融产生重要影响。
继2010年6月浙江小贷公司落定,重庆小贷公司紧接着成立于2011年6月,注册资本金10亿元。通过这两家小贷公司,阿里金融在阿里巴巴B2B业务、淘宝和天猫三个平台上分别提供订单贷款、信用贷款两项服务。
与此同时,多年之后的支付宝也不只是淘宝网的一颗棋子,非淘宝业务已经超过半壁江山。
小微金融版图清晰
以支付宝作为支点、进军整个电子商务金融的布局开始显现。去年底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在金融板块业务上的动作掷地有声。
在集团2012年网商大会上,马云明确提出要将业务分为“平台、金融、数据”三步走的计划。组织架构的整合梳理接踵而来。今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将原来的七大事业群拆分成25个事业部,但不包括支付宝和阿里金融。
2月21日,阿里巴巴进而宣布将原先的支付宝拆分成共享平台事业群、国内事业群及国际事业群,并与原阿里金融业务一道合并,“小微金融”板块至此尘埃落定。同时,彭蕾不再担任支付宝CEO职务,继续担任集团CPO,负责集团HR,并全面负责四个事业群组成的金融业务。
随后2月22日,马云在“201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作了关键词为“革命、危机和行动”的演讲,指出“电子商务不是一个技术,不是一个商业模式,它是一场革命,它是一个生活方式的变革”。
在2月26日阿里新的金融团队开年会议上,马云再续“革命论”,提出阿里的金融业务要回归金融本质,即金融是为了解决贸易和生活过程中的问题。他并称“阿里做的金融业务不是改革,而是一场革命,一场金融的革命。”
“我们公司要做得干净利落,技术、产品、服务要做得完善,我们的想法是要对这个社会有贡献,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我们的使命。”马云说。
仅10天后的3月7日下午,马云在内部邮件中宣布筹备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负责阿里集团旗下所有面向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服务的金融创新业务,任命彭蕾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首席执行官(CEO)。
3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又宣布任命集团首席数据官陆兆禧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全面负责除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以外的所有业务。
至此,“两个集团”的版图清晰呈现。而之前,阿里金融板块并无实体公司,主要由位于浙江和重庆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实际操作者,所谓的“阿里金融”也只是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对旗下金融类业务的一个称呼。
“中国不需要再多一家金融公司,但中国缺一家真正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公司。”马云在邮件中如是写道。
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规划中,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业务则将致力于让10年后的现代金融透明、平等、开放和更便利,以便更好地服务未来商业和民众生活,主要业务范畴涉及包括支付、小贷、保险、担保等领域。
“这意味着阿里已经有两个平行的集团,即阿里巴巴集团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金融业务已经在阿里版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也就是说,一是阿里金融业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二则是小微金融集团与阿里平台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业务形态。
在阿里集团平台、金融、数据三大业务板块,如果说平台是阿里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初期积累,那么金融和数据才是阿里未来的金矿所在。
“未来,应该还会有其他集团。”而上述人士所言的“其他集团”,则很可能是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组建的另外一块业务——依托于阿里数据基础的智能化物流集团,其核心即是“数据”。
用数据和网络“说话”
近日,在新筹建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内,原阿里金融板块正式更名为以小微信贷为主体的“创新金融事业群”(下称“创新金融”)。
目前,创新金融主要有两大核心业务领域:一是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服务,主要由两家小贷公司完成;二则是即将面世的针对个人消费者的信用支付,则主要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
“根据阿里巴巴平台的数据,76%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50万元以下,所以我们通过这些客户在平台上的商品发布、销售数据、供应链情况及客户评价等,为他们提供贷款。”胡晓明说。
在现有的中国金融系统中,只有约12%的小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剩下的88%要么没有抵押物,要么因为银行贷款手续繁琐,要么企业自身‘不是银行的菜’。”胡晓明直言,而这些客户则正是阿里金融业务所瞄准的。
“我们就喜欢做小生意。”胡晓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笑言。
一位阿里金融业务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透露,数据和网络是阿里金融开发的微贷技术核心所在。即利用其天然优势——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向这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
当然,这套微贷技术中也有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阿里金融建立了多层次的微贷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利用数据采集和模型分析等手段,根据小微企业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积累的信用及行为数据,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同时结合贷后监控和网络店铺/账号关停机制,提高了客户违约成本,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依赖该技术,原阿里金融相继开发出阿里信用贷款、淘宝(天猫)信用贷款、淘宝(天猫)订单贷款,这些产品均通过创新金融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运作。
创新金融提供的最近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其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已经超过20万家,平均贷款金额在6万~7万元。据统计,这些小微企业全年平均占用资金时长为123天,实际付出的年化利率成本为6.7%。
以淘宝、天猫卖家使用最为频繁的订单贷款为例,其产品利率为日息万分之五,2012年,订单贷款的所有客户平均全年使用订单贷款为30次,平均每次贷款的使用时长为4天,以此计算,订单贷款客户全年的实际融资利率成本仅为6%。
换句话说,虽然阿里金融提供的小微企业贷款年化利率在18%左右,但并不鼓励客户借足一年,而是在已有授信额度中“随借随还”,让资金更好地在不同客户之间进行有效运用。
这也就是阿里金融提出的“数据贷款”概念。“在2013年春节7天国定假期中,阿里金融整体发放贷款将近20万笔,和你们一样,我们的很多员工也在休假,但是业务操作已经可以通过技术和数据完成信用评估,从而在网上随借随贷。”胡晓明说。
胡晓明还透露,创新金融单笔小微信贷操作成本为2.3元。而时下,类似银行单笔信贷操作成本一般都在2000元上下。
庞大的用户和交易量已是阿里金融进行数据挖掘的基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仅在阿里巴巴中国站就有5200万注册会员,企业会员800万,65万国际诚信通会员;支付宝注册账户突破8亿,日交易笔数峰值达到1亿零580万笔(2012年6月)。同时,入驻天猫的企业超过6万家,淘宝卖家超过700万家。
金融全产业链布局
当你要用手机下载正版音乐,或在优酷上观看付费电影,又或者刚用了手机上的打车软件,是否时常碰到付费不成功的情况?这些小到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的小额支付却给生活添了不少麻烦。
阿里巴巴在金融领域的步伐不断迈进。“今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通过手机做各种的生活应用软件,但是通过手机来提供支付工具手段却还非常薄弱。”胡晓明说。
据统计,2012年全年支付宝在无线端通过跳转手机银行完成的支付成功率仅为38%,62%的客户在创建交易后支付失败。
阿里巴巴在其中看到了机会:即为更多手机应用软件的提供商提供支付通道,从而使得无线支付更加快速有效。
胡晓明透露,阿里金融“信用支付”将于4月中旬在浙江和湖南率先开放,并很快向全国范围开放,预计今年信用支付的发放规模在4亿~5亿元之间。
这也是继针对小微商户的阿里小贷之后,阿里金融专门针对淘宝个人买家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根据淘宝用户交易数据不同,“信用支付”授信额度从原先暂定的200~5000元向下调整为1~5000元不等,免息期最长为38天。
“我们是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了授信额度设置。”胡晓明说,而选择浙江和湖南的原因,则因为浙江属沿海、湖南属中部,阿里金融需要建立两个有对比的省份样本,在风险情况、客户需求、额度计量等方面有所对比,进而以此为借鉴尽快开放到整个全国范围,并通过这个产品迅速推动移动端的各类支付应用。
“信用支付”的使用场景目前仅限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暂不对PC端开放,产品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这一领域的支付成功率。
当客户逾期超过一个月,由阿里巴巴先行垫付,并会逐一通过短信通知、语音催收、人工催收、上门催收等方式,累计催收时间超过365天后则会进行核销,而客户不诚信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无法再继续使用支付宝的服务。目前信用支付仅向实名注册的支付宝用户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阿里金融的“信用支付”是借助与商业银行的合作,通过银行资金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服务,放款主体实则是银行,同时由阿里金融和银行共同承担风险,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识别风险及管理风险。
为此,阿里金融去年在重庆专门成立了一家担保公司——商诚担保公司,用以数据挖掘和识别客户风险,为信用支付提供担保责任。重庆市工商局注册信息显示,商诚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按照国内担保公司最大担保额度不超过资本金10倍算,该担保公司能提供的额度为30亿元左右。
“信用支付只进行单向收费,费率为0.8%~1%不等。”胡晓明还说,如果商户支持这一信用支付业务,则阿里金融向商户收取费用;如果商户没有开通该业务,则会经个人用户允许后由消费者自行支付。收费主要用以覆盖担保费用、银行费用、运营成本和税收等。
对于“阿里金融的重心将从小贷转向担保业”一说,胡晓明予以否认。他说:“我们并不认为中国的担保行业能够多大程度提升金融效率,阿里成立担保公司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更为快捷地拿到贷款。”
此外,阿里还将触角伸向保险领域。2月28日,保监会网站发布批文,批准中国平安、阿里巴巴、腾讯等9家公司发起筹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安保险”),进行专业网络财产保险公司试点。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注册地在上海。
“目前,众安保险还在筹备阶段,未来新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可能会对新保险公司的筹备和运营有一些参与度。”上述阿里巴巴集团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至此,阿里金融在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担保、保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其金融全产业链布局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