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2月15日电(段斌朝)过年本该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时刻,孩子更是在这个时刻、这种场景中扮演着“快乐天使”的角色。令人忧虑的是,生长在城市的孩子们,很多都是在网络游戏中无奈而迷茫地体验着独特的“年味”。
曾经,孩子们是最盼望过年的一个群体,穿新衣,收年钱,打扑克,放鞭炮……这是如今的成人、当年的孩子们共同的过年记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大人对孩子如何过好年越来越不操心,孩子们对过年的“兴趣”也越来越淡,甚至将“过年”变成了一场网络游戏的狂欢。于是,过年场景往往是大人聚在客厅吆五喝六地喝酒、打扑克、打麻将,孩子则选择宅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独自面对电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体验着异样的“年味”。
这种现象令人忧虑,也令人深思。当孩子不再盼望过年、不再对过年怀有兴趣时,谁来承载春节传统文化的传递?当很多成年人“大手一挥”递给孩子一个鼓鼓的红包时,有没有考虑过要给孩子们发一个过年的“精神红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红包”就草草了结?
过年了,在筹划如何给老年人“拜好年”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精心安排让孩子们“过好年”。我们需要给孩子们更多的“精神陪护”,带他们去乡下走走,去城隍庙逛逛,去公园转转,去认识更多的“七大姑八大姨”,去感受更多的礼仪规矩,去体验更多的精彩生活,在“接地气”中感受年味和年俗。
让孩子们远离网络,融入火热的生活,陪他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年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请别让孩子再一个人孤独的面对着冰冷的电脑。
时间: 2024-09-29 0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