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柔
作为知乎的忠实用户,我曾试图向周围的“非互联网人士”推荐知乎。得到的回复是这样的:
A(某金融学霸,现供职外管局):不知道知乎是什么。
B(某社会工作达人,现供职星巴克):注册了,没怎么上,在IT圈里比较流行吧?
C(某文艺青年,现离职求学中):没用过。
D(某日语系研究生):不用呀,这是问卷调查吗?
干媒体这一行,我总是去知乎看看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什么,看看某热点事件有没有专业的解读。但是我不能代表普遍用户,问过一圈之后我发现,在媒体圈和互联网圈之外,知乎的知名度太低了。
这中现状与知乎的目标是相悖的。在近日的媒体沟通会上,知乎CEO周源说,知乎要做的是“让合适的人回答合适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一点,周源举了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位对冲5173.html">基金分析师从前在微博上总发今天吃了什么,转发抽奖等,后来有天知乎上有人邀请他回答了一个股票相关的问题,一下子有几百人赞同感谢他,瞬间存在感爆棚。他当时给周源发了条私信,说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对对冲基金感兴趣。
按理说,上述A、B、C、D都是某一个领域达人,回答相关领域的问题肯定手到擒来(PS:大学的时候每逢期末来向A请教问题的同学多到都能开一堂答疑课了)。可惜,知乎还没有抵达这部分用户。
知乎两年的封闭邀请制避免了社区“灌水”,保证了用户及内容的质量。但是当早期用户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知乎必须解决如何进入大众用户市场的问题。周源也说了,知乎以前是“小而美”,以后要做“大而美”。
硅谷营销专家杰佛里·摩尔(Jeffery Moore)提出过一个著名的“鸿沟理论”,他将高科技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用户分为5个类型: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以及落后者。早期采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存在一条鸿沟,能不能跨越这条鸿沟,决定了这个产品的成败。
知乎现在就出在这条鸿沟的边上。怎么做呢?知乎开始进行一些改变:1. 2012年下半年开放内容访问;2. 2013年3月20日开放注册;3. 2013年5月24日发布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被寄予厚望,每天精选十余条热门问答推送给用户。周源认为,知乎要提供一台超级印刷机,把每天在知乎产生的,一手,深度,有趣的内容,传播给更多的人。他还特别强调,建议大家都给自己服务装一个,给男女朋友装一个,这样大家会变得更有共同语言。也就是说,相比与已有的知乎客户端,知乎日报面对的是跟广泛的用户,那么这也就面临如何尽量去铺渠道、把量做起来的问题。
大众用户进来,内容质量就会受到挑战,怎样保证有价值的内容不会被过多的噪声淹没?周源称,知乎改进了信息的连接机制,包括自运营机制,算法,投票,PeopleRank,Profile(专业名片)。长期来看,这些机制最终是否有效?更广泛的人群覆盖与更精品内容之间是否能达到完美的平衡?
希望知乎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