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由于国内的创业环境远不如现在,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于是就想去微软工作,到那个聚集了科技界所有才华横溢充满抱负的IT精英的地方。”]
[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研究机构,也是微软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一个。目前,微软亚洲研究院共有200多名研究和开发人员以及300多名访问学者和实习生,主要从事五个领域的研究:自然用户界面、新一代多媒体、以数字为中心的计算、互联网搜索与在线广告、计算机科学基础。]
近日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剑离职,加入旷视科技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传闻成为业界的焦点。孙剑博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傲人成绩。
成立于上世纪末的微软研究院,被业内视作科研领域的黄埔军校。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高管中有很多出自于微软研究院。
“当时的中国研究人员能够进入微软研究院就好比‘朝圣’,它对于中国计算机走向世界起到了一个启蒙的作用。”依图科技的创始人林晨曦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走出“理想国”
8年前,林晨曦也像孙剑一样,放弃了头顶的微软光环,跟着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院长王坚一起加盟了阿里,成为阿里云的最早一批组建者。
林晨曦回忆道:“当时我们一起离开的有十几个人,我们走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王坚,他说跳出微软是为了实现更有价值的事情,我们就跟着他出来了。”
提起微软,林晨曦还是有很多的感慨,那是承载他青春回忆的地方:“在微软研究院最大的好处是自由,你可以尽情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我们从不用为预算经费担心。比尔对微软研究院的定位就是——为人类思考未来。你只需要做一个未来的思考者,就这么简单。”
2008年,林晨曦跟着王坚离开了微软,加盟了阿里。“要知道2008年微软还处于巅峰期,员工自我感觉很好。很多人不理解:能进微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为什么会去中国公司?但是王坚当时是有自己想法的,他去做阿里的CTO(首席科学官),成为第一批致力于把云计算升级为国家战略的人,也把中国公司推向了国际舞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林晨曦这样评价王坚当时的“出走”。
而林晨曦自己心里的那颗小小的种子也在悄然等待发芽。他和现在的依图科技合伙人朱珑都把人工智能当做自己的终身事业。“我们太想做人工智能了,觉得这是自己一辈子要做的事情。但当时条件还不成熟,朱珑在读博士,阿里云也才刚起步,等到阿里云做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出来了。”
朱珑的导师AlanYuille是霍金的学生,MIT计算机学院的创始教授。朱珑也是MIT人工智能实验室早期的中国学生,师从AlanYuille教授从事计算机视觉的统计建模和计算的研究经验;也曾在深度学习鼻祖YannLecun的实验室研究图模型和深度学习。这样的科学背景和林晨曦一拍即合——成立了依图科技。
依图目前主要致力于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智能理解和分布式系统及大数据应用的研究工作。
去年苏州公安以此为突破口,迅速摧毁了一个专门盗窃出租车顶灯、计价器的犯罪团伙。在人脸识别应用上,依图也与苏州市公安局合作开发了静态人像比对系统,利用“黑名单监控模式”的人像卡口系统为公安部门提供在逃人员线索信息。
在金融安全领域,依图与招商银行等合作开通了银行大厅开户的身份认证、自动取款机上的人脸识别、远程开户系统构建以及社区老人生存认证等服务。今年下半年,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居民无需银行卡,靠刷脸就能在自动取款机上提款。
提到目前三段不同的经历带来的感受,林晨曦说:“人们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这只是第一个阶段,到了某一天,你会想着希望让自己做的事情更有影响,对社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
创业热情驱动
不过对于微软研究院,林晨曦始终还保持着那份最初的情怀。只是世殊时异,此后谷歌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再有BAT崛起,很多中国人才有了更大的选择权,整个生态环境和十几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
林晨曦的好朋友,也是他的同学,前微软中国研发集团的王佳梁,如今是触宝科技的创始人。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当时由于国内的创业环境远不如现在,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于是就想去微软工作,到那个聚集了科技界所有才华横溢充满抱负的IT精英的地方。”
最后促使王佳梁做出创业决定的,是和朋友间的一次打赌。一次聚会中,他拿出了新买的手机炫耀,但是却遇到了输入不方便的尴尬。这让王佳梁脑中闪现出一种全新的设计,并开始和大家讨论。当时编程高手王健号称自己一个周末就能实现这个想法的雏形,于是王佳梁与其打赌,如果他能做出来就一起辞职创业。结果王健果然只花了一个周末,一种全新的输入法原型就出现了。很快,更多新的点子涌了出来。
在完善这个智能手机输入法软件的过程中,王佳梁看到了这个产业巨大的空白和商机。怀着一直以来对创业特有的热情,王佳梁和另外两位创始人决定放弃在外企的高薪工作,为梦想而奋斗。
不忘初心
尽管离开了微软研究院,林晨曦说他依然会记得2005年,当时还是研究院一名实习生时被邀请到比尔·盖茨家里。
在经过严格的安检,穿越漫长的长廊后,他们在后山的草坪上野餐。林晨曦还记得一个有趣的细节,“比尔为人很随意,当时他的衬衫上还粘着一颗饭粒。”
比尔和学生们随意地聊天,有一个学生的问题让林晨曦至今还清楚地记得。
“当时一个学生问比尔:‘微软公司那么成功,您还有什么遗憾?’比尔说,他的创业是从计算机开始的,但是他一直的愿望是希望计算机有朝一日不仅是一个PC,而且是一个能听、能看、能说的机器,但是微软发展了那么多年,他始终还没有看到,有些遗憾。”
也许是盖茨的这番表态,在当时的林晨曦心中就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要让计算机变得“能看、能听、能说”。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理论到现实的差距大为缩小,这为更多像林晨曦、王佳梁、孙剑这些怀有理想的人们走出研究院,实现更为广阔的理想提供了空前的机遇。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