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形势严峻

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其所滋生的侵害事件不断发生。今年暑假,震惊全国的“徐玉玉案”等一系列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后,个人信息安全再次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封面智库近日联合发布国内首份基于百万问卷调研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揭示了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此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与封面智库联合发起《你的隐私泄露了吗?——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调研》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048575份。

《报告》显示,超七成参与调研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26%的人每天收到2~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20%的人每天收到2~3个甚至更多的骚扰电话;多达81%的参与调研者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租房、购房、购车等信息泄露后被营销骚扰或诈骗高达36%。

个人信息获取、存储和利用的环节众多,线下和线上传播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追本溯源成本高,发现、查处难度大,处罚、赔偿力度小,这使贩卖及非法使用个人信息黑灰色产业链有了巨大的投机空间。

针对这一《报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林维建议,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应构建统一的立法框架,加大司法打击力度,确立顺畅维权渠道。

他表示,个人信息侵害行为发现和查处难度明显大于传统犯罪,导致事后惩处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应当把关注的焦点从事后的惩处转移到事前的防范上来,从非法数据产业链的源头堵住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治愈这一顽疾。

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强调“行业自律”的重要性。他表示,无论有没有行政监管,行业自律都非常重要,它是维护整个行业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汉华多年来一直呼吁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他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全方位共治主体当中最核心、最急迫、最重要、最基础的是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针对将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中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文,周汉华认为,网络安全法是以网络运行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为主的,不同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并针对采集个人信息的范围进一步明确。

“没有这个法是肯定不行的,这个法肯定也不是万能的,一定要有一个法律、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起作用,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状况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周汉华说。

自2012年起,公安部曾多次部署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行动。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表示,绝大多数的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并不属于刑事案件,因此公安部门无法派出大量警力来查办此类案件。在民事纠纷中,让泄露个人信息的机构或个人承担民事责任很难,因为原告常常会遇到法律上的举证责任难题。

《报告》显示,当自身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并面临侵害时,相当一部分人抱有侥幸心态,大部分人选择了较为被动的处理方式,仅有少部分人采取了积极行动。在解释未能维权的原因时,半数以上的参与调研者因不知如何维权(占60%)和没有发现经济损失(占56%)而选择了沉默。

如何让公民个体在维权中不再步履艰难,让受害者不再做“沉默的羔羊”?傅蔚冈认为,一个可行的举措是将目前的“谁主张谁举证”改为“举证责任倒置”,即不是由原告提供证据来证明被告以不恰当的方式获得了个人身份信息,而是原告只要提供了被告联系其这一事实即可以被告非法获得身份信息为由提起民事诉讼,被告需要提供其合法获得原告身份信息的证明。这样一来,就会对那些非法获得身份信息的机构和个人形成强烈的威慑效果。

虽然大多数人意识到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程度,但相当高比例的人群不知对此如何防范。

《报告》显示,在日常生活中,证件复印件、快递单和手机是泄露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高达55%的人将证件复印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调研参与者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的时候,甚至不去银行、支付宝、网站、邮箱等变更绑定的手机号。

芝麻信用法务总监聂正军建议,证件复印件要注明提供给什么机构、什么用途、并注明他用无效;扔掉快递外包装,一定要涂抹、处理掉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不使用的账户,及时申请注销,避免信息外泄或被非法或缺的可能。

此外,考虑到木马病毒等情况,建议不要在电脑、云盘等地址存储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或隐私信息;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获赠小礼品而提供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8-30 23:02:38

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形势严峻的相关文章

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6成人不知维权

在对全国100多万份调查问卷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后,<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发布.本次调研显示出,当前公民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报告>披露:超过七成以上的人都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多达81%的人收到过对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在租房.购房.购车.考试和升学等个人信息泄露后,受到营销骚扰或诈骗的高达36%. 两成人曾受电信诈骗恐吓 由中国青

《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出炉

11月21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与封面智库,联合发布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报告显示,超七成参与问卷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26%的人每天收到2-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20%的人每天收到2-3个甚至更多的骚扰电话:多达81%的人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的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郝多 -偶尔收到(30个以下,每天平均不到1个) -经常收到(每天2-3个,每月90个以下

政府安全资讯精选 2017 年第一期:各国加强网络安全法规建设和隐私保护

首期寄语 在网络安全成为热点的今天,各种论坛已经使我们淹没在了资讯的海洋:网络安全资讯的泛滥,并没有提高我们认识网络安全客观世界的水平,反而降低了接收有用知识的效率 - 专业.专注.客观的网络安全资讯,仍为少数. "政府安全资讯",是从信息的海洋中挑选珍珠.阅读高相关性.高专业度的资讯,我们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也能"取他山之石以攻玉",但更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此,则善莫大焉.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

齐向东:互联网隐私保护需要网站、政府、安全公司三位一体,一个都不能少

3月15日,主题为"保护个人信息.增强行业自律"的"2012中国个人信息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从多个角度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展开了探讨,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及无线安全服务提供商360公司总裁齐向东表示,互联网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不可能由一家"包办",必须网站.政府.安全公司实现"三位一体",一个都不能少.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在享受互联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时刻承担着个人信息隐私被泄漏的风险:个人隐私信息,可能会

专家谈2015网络安全形势 建议网友强化隐私保护意识

12月21日,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2015年度中国网站安全报告,报告称,中国最大的漏洞播报平台补天漏洞平台显示,由于网站漏洞一年或导致55亿条信息面临泄露,而网站漏洞修复率却不足一成.北京成为遭受漏洞攻击最为严重地区.近日,北京邮电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王永刚.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专家曹岳和360攻防实验室负责人林伟做客人民网,在谈及当前网络安全形势时,均表示了担忧. 专家称,当前很多资产和信息都已互联网化,这种互联网化必然会带来安全威胁.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

网络隐私保护或出“加强版”

中国在个人隐私意识方面相对薄弱 /CFP 记者 苗夏丽 发自厦门  业内人士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等立法规划"有望 五年内诞生 正当美国"棱镜"风波正愈演愈烈之时, 一场有关互联网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会议正在厦门 举行.昨日,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委员会以此为焦点,举行了一场题为<互联网安全服务标准规范研讨会>的闭门会议.就在前一天,受国务院国新办委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召开互联网立法问题专家座谈会,就我国互联网立法目 前面临的问题.互联网立法原则.互联网立法体

360加强网络隐私保护尺度

新快报讯 隐私泄露正在成为网民最大的恐惧,且鉴定和举证的难度很大.因此,360安全中心对外公布了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业最为全面的<用户隐私保护承诺>,同时宣布了一项举措:将360源代码交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托管和检测.360总裁齐向东表示,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是我国源代码托管和检测的最权威机构,"360把自身最为核心和宝贵的源代码交给测评中心托管和检测,不但彻底解决了鉴定和举证的难题,极大方便了公众监督,更说明对自身产品的高度自信.360此举将大幅拉高互联网业对用户隐私保护的尺度,更

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刻不容缓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将时时刻刻释放出海量数据,随着产生.存储.分析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无论是围绕企业销售,还是个人的消费习惯,身份特征等,都变成了以各种形式存储的数据.大量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尤其是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其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已经远超以往.大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社会因大数据使用而获益匪浅,但个人隐私也无处遁形.近年来侵犯个人隐私案件时有发生,如谷歌泄露个人隐私事件.盛大云数据丢失事件.2011年韩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Nate和社交网络"赛我网

大数据征信与个人隐私保护

大数据征信是指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征信模型及算法,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整合和挖掘,多维度刻画信用主体的违约率和信用状况,形成对信用主体的信用评价.大数据征信的核心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征信活动中,强调处理数据的数量大.刻画信用的维度广.信用状况的动态呈现.交互性等特点.从运行机制上看,大数据征信主要是对征信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存储.分析和结果输出,对信用风险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和管理,注重对弱相关.非结构化和多维度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相关分析,力图客观.准确.全面.动态地呈现信息主体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