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一个名为Docker的项目开源;2015年10月,该项目已经赢取了2.5万颗star并且跻身GitHub前20个最受欢迎的项目;2017年,截止到发稿前,已经更名为Moby的项目在GitHub上拥有4.5万+颗Star,1.3千+的Fork和1.7千个代码贡献者。而另一方面, Docker正成为受欢迎的职场技能,LinkedIn 的数据表明Docker一词的出现次数较去年增长了160%。
三年以来,容器镜像被下载次数从1千万次增长至110亿次。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开源项目到迅速走入技术大视野,再到各大IT公司纷纷采用,如今的Docker公司任何细小新动态都会引起业界关注和讨论。
其实,Docker所推崇的容器技术并不是新鲜事物,LXC(Linux Container)内核虚拟化项目于2008年发布,早期时Google、IBM等公司也贡献过容器技术;2009年时阿里也有自研容器技术T4。而开源容器项目的诞生促进了业界的统一规范,致力于创建开放容器格式和运行时标准的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组织目前已有四十四名企业成员。
相关数据显示,大公司是容器技术的引领者,他们运行容器机器规模通常在500台以上。
- Netflix为其全球八千万用户提供流媒体服务,如今其基于Docker的平台Titus一马当先,每周可启用上百万个容器;在一年的时间内Netflix的容器数量增加了1000倍。
- GE的内部应用服务构建在容器技术之上,相比过去的虚拟机方案,现在平均每个容器内运行14个应用,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十四倍。GE既可以继续使用三十年前的老应用,也可以尝试运行新应用。此外,使用Docker四个月之后,GE已经成功地将使用了六十载数据中心的60%任务迁移到新的混合云环境之上。
- BBC有三十多个语言的新闻频道,单单英文频道每天就有八万条以上的报道;对应到技术栈上,这意味着需要10个不同持续集成环境的共计超过2.6万个待部署任务。使用容器技术后,BBC的部署任务可以并行,大大减少了等待时间。
- Uber则全面采用容器技术构建无状态服务,以其MySQL应用为例,2016年Uber已经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了约1500台Docker服务器运行2300个MySQL数据库。
而在中国,大厂的容器技术的应用也不逊色:
- 阿里巴巴2011年基于Linux Container研发了容器技术产品T4,并在去年升级为阿里自己的容器产品。在去年的双十一,几十万Docker容器支撑了每秒17.5万笔的峰值交易,线上运行的单Swarm集群规模已经在3万以上。同时,阿里云的容器服务也在2015年正式对外服务,也在2016年和Docker公司开启了官方合作,并作为创始成员推动了核心组件containerd的落地。
- 腾讯的容器平台经过三年打磨,经历了从最开始的“轻量级虚拟机”使用 Docker 的方式,到现在的原生容器云方式的迭代,已经支撑了近200款游戏。
- 百度2013年尝试为“沙箱”寻找替代或者优化方案,并决定更换成基于Docker这种支持多语言、敏捷且具备高性价比的方案。
上述国内外大厂的容器实践各有特色,使用经验并不能完全复制使用。不过,业界一些机构也出品过容器使用调查报告,其反映出的整体趋势和信息引人思考。下面是三份2017年的国际调研报告,采样人群各有侧重,某些结果数据略有差异:
- CNCF欧洲峰会上调查显示,不同容器编排管理平台的受欢迎度依次为: Kubernetes、脚本工具、Docker Swarm、OpenStack、Mesos等。 相比2016年,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云上的容器服务;容器的使用规模正在扩大(250+规模使用比例在一年间从20%上升到45%)。
- Sysdig以其全球客户共计4.5万使用中的Docker为样本进行调查,指出平均每台机器运行10个容器实例(最多可达95个),主要的容器编排框架分别为 Kuberentes、 Mesos和Docker Swarm。
- Datadog调研了1万家企业和真实使用的1.85亿个容器后,指出一年间容器容器采用率整体上升40%,DataDog监控的机器中有15%在运行Docker,平均每台机器运行7个容器实例,最常使用的镜像是Nginx、Redis和ElasticSearch。
考虑到上述三份调查报告采样方式各有局限,而且中国互联网公司业务体量、技术现状不会与国外完全相同;所以,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中国版的容器使用状况调查,以获得更精准的中国容器使用画像。
本次调研着眼于容器在中国的整体使用现状,面向对已经涉猎容器技术并具备企业级使用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问卷采访,以期完成一次对中国容器使用现状全面而客观的描述,所形成的结果将免费公开。
问卷链接
,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在手机端进行回答,期待您能够参与问卷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