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维特西(Janet Vertesi)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社会学副教授。她一直有这样一个念头:自己怀孕了这件事,是否能不让大数据察觉到?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她就是专门研究用户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的。她相信怀孕的妇女,从商业角度上来说是一座具有极大潜力,可供开发的”金矿“。量化一下,针对孕妇所挖掘出来的各种营销数据的价值,比普通人要高出 15 倍。所以大数据对与孕妇有关的信息,会抓取的非常敏锐和及时。现在,她就想挑战一下大数据的监测能力!结果是她失败了。其结论是:躲开大数据的洞察,极为不方便,成本代价极为高昂。维特西不推荐任何人这么做。科技公司都曾经纷纷表示:如果用户们很不爽现在的隐私保护策略,那么你就绕开好了。其实显然不是这么回事儿。最近维特西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谈了她的实验,实验背后的意义,以及为何躲开大数据会让你显得像是一个鬼鬼祟祟的罪犯。
问:你是怎么想到做这样一个古怪的实验的?你通过什么办法来向大数据隐瞒你怀有身孕的事儿?
答:我去年曾经看过纽约时代周刊上的一篇文章,说的是塔吉特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如种种消费习惯方面的信息收集,提前预测某位女生她会怀孕!(注:塔吉特百货公司,总部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百货集团)这样一件事对我的震动很大。我知道这互联网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挖掘隐私的工具,各种各样的跟踪定位,但是我没想到这些零零碎碎的信息所形成的大数据,能够如此紧密的贴合应用到零售业。我想知道它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究竟影响有多大。我知道这是信息化社会的趋势,没办法阻挡。做这样一个实验,仅仅想搞明白我该如何绕开种种大数据的监测。我是否能做到这一切?
问:在这项实验开始,你在社交性媒体中陷的深吗?你是那种给 Instagram 上的点赞狂魔?还是仅仅出于礼节,在 Facebook 上祝某人生日快乐一下呢?
答:打从 Facebook 首次开放测试的时候,我就开始在那上面混了,算算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两年前,Google 变更了用户隐私保护政策,因为此事,我拒绝使用 Google 的所有产品,曾经有段时间我是坚定的 Google 黑。对于很多人而言,如 Facebook 、Instagram 和 Twitter 提供的服务,大可以说我不爽了闪远便是。但如果是一个寻找工作的人,LinkedIn 是你拓展自己职业生涯的平台。而对于我来说,Facebook 上同事们的社交互动,是我研究的社会学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离开这些社交网络几乎不可能。
问:关于让怀孕的事,躲过大数据的实验,你是怎么做的?
答:首先,我的丈夫和我决定,在任何社交媒体上严加管束我们的嘴巴。我们同样还会要求朋友和家人也不能说。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有些时候你的朋友说了什么,以及他们是否@了你或者标签提到了你,都有可能泄露怀孕这个事实。所以我就给身边的每个人解释了我所做的实验,并且表示,关于怀孕的事儿我们是很开心,但请不要将它放到网上,尤其是不要放到 Facebook 上,因为这个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收集数据,侵犯个人隐私的事。我们在网上购买一切与婴儿有关的物品,全部是通过 Tor (The online Router) 来实现。(注:Tor 是第二代洋葱路由的一种实现,用户通过 Tor ,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匿名交流。最初该项目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赞助)很多人问我是否下载了 ad blocker 插件(屏蔽互联网广告的一款工具),我没下。因为下了这个插件,我就不知道这个互联网到底了解我有多少了。我在上网时,处理与怀孕根本不沾边的其他事情,都用普通的浏览器,但是一旦涉及到怀孕的事,我就用不留痕迹的浏览器。能用现金购买的东西,我们就用现金解决。某些网上购物是通过 Amazon 来完成。我们注册了一个新号,这个号下面注册的地址也不是我们的住址,而是位于曼哈顿的一个寄存柜。我们用现金支付时,Amazon 的礼品卡全部都放在那里。我们所做的种种努力,就是要在线上和线下划出明确的界限。
问:用 Tor 来购买婴儿用品,听上去还真是可爱。因为一般我听到 Tor 的用途,都是跟毒贩有关,又或者是人们在用比特币做一些非法交易。对此你怎么看?
答:Tor 这个工具真心了不起,它让我想起来了互联网刚开始的时代。在那个久远的日子里,没有层出不穷的,刺探你隐私的工具和网站,它们不会知道你是谁,正在做着什么。就隐私保护而言,Tor 这个工具真的很重要。它给我安全感。一提起 Tor 就让人想到互联网的阴暗面,这听上去挺有意思,但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问:在大数据面前隐瞒怀孕很难吗?
答:这太难了!我从来没想到会这么困难。而且这么做,会非常不现实,以及给你生活带来太多的不便。首先第一点,你的生活成本上去了。用现金来支付,没办法享受各种让人眼红的优惠。第二点,社交平台上,你也会心绪不宁。因为你只要存在于社交平台,就有关注度和存在感。你担心哪一天有人在你的留言板上写一条:“你怀孕了真好,祝福!”这样的话。一写,你的整个隐私保密工作就彻底破产了。有了这样的顾虑,我在社交平台上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话。第三点,是这种隐秘的生活方式最终会给自己招来更大的麻烦。有哪个普通人会成天用 Tor 来上网?任何交易都用现金结算?这种非正常状态的生活,很快就会被执法部门注意到。幸运的是,目前为止还没有警察敲我家的门。这种极端隐蔽的生活方式真的会招来各种各样的麻烦,所以我不建议各位效仿我,我这么做只是一次实验。
问:你的家人朋友对这次实验是什么反应?
答:他们没人觉得很奇怪,但是在过程中,他们对我所提出的要求,显然理解的不是很到位。比如我说不要把我的怀孕消息放到 Facebook 上,但是亲友们仍然会在网上言谈中透露我的信息。显然,他们并不认为平日里网上的闲谈可以称得上“放到 Facebook 上”。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一举一动,甚至哪怕你不动,而只要你的关系网搭建在平台上,你都是随时随地的被跟踪,被分析,然后系统将结果提供给广告商。你怎么敢保证聊天内容不会被录下来呢?
问:你说你两年前退出了 Google 产品,能给我们具体说说怎么回事儿吗?
答:Google 会阅读你的电子邮件,读取你的聊天信息,它知道你正在搜寻什么。无论你睡着,还是醒着,它都在看着你。从商业角度上考虑,服务器不断的记录你的行为。Google 最近更新了客户隐私保护政策,明白无误的表示它将阅读你的邮件和聊天内容,以便于更好的给你推送有指向性的广告。我当然知道自己没办法改变它。这已然成为了社交生活的一部分。我只能选择放弃 Google 的任何产品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算是一种抗议吧。
问:你平日里是怎么保护自己的隐私的?
答:我喜欢 DuckDuckGo。这是非常棒的搜索引擎。你用的越久,你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功能。其实隐私保护的根本法则,就是你要将自己的行为分散到各种各样的服务器上,而这些服务器上的数据是不会汇总起来的。所以我同时用 Bing maps ,Apple Maps 以及 OpenStreetMap. 我知道它们都跟踪用户、记录用户信息,但是它们之间相互不待见,不会共享用户信息,所以当你使用越多元化的服务器的时候,隐私保护工作就做的越好。
其实观察这样一个现象你会觉得非常有趣。Google 和 Facebook 阅读你的聊天内容和邮件内容,NSA 也被媒体曝光一些侵犯个人隐私的事。但人们面对这两件事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探寻其原因很有意思。人们对 Google 有好感,是因为 Google 不断变换的 doodle 标志,是午间各种可供消遣的小游戏,以及所谓的"不作恶“的信条。而人们痛恨 NSA ,是因为这是一个侵犯个人隐私的政府组织。同样都是侵犯隐私,只不过因为一个是公司一个是政府,就引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正常吗?其实我不认为这些互联网公司是恶魔。事实上,我有好些朋友在 Google ,Facebook 工作。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宣传上,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对外,都做的非常棒。比如 Google 的“不作恶”的口号,比如一种你必须随时随地与其他人分享生命中的精彩的道理。这些表述都很能蛊惑人心。是啊,谁愿意做一个孤立的,拒绝分享的人呢?但是,这些站在制高点上的理念真的适合于每个人吗?身为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学教授,我在不断的分析技术层面之下的哲学思想。
问:你真的认为我们所有的信息往来,都逃脱不了大数据的监测?我们绝大多数人是不是还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答:我之所以笃信这些信息科技公司会这么做,完全是因为这些架设的服务器是为商业服务的,它的职责就是记住你的所有行为。公司就是凭借这些数据来赚钱的,凭借分析你是谁,你是怎样的人来赚钱。这就是服务器的工作。大部分人只在乎能享受到怎样的服务。你所见到的都只是用户之间的交流,却忘记了交流之下的底层设计!
问:能否有人一辈子躲避大数据?正如你在实验中那样做的一样?
答:我的经历告诉我,这是可能的。但绝不轻松。你需要牺牲很多东西,而且还需要一些技术手段。所以回到之前的话题,我不认为每个人躲避大数据是明智之举。事实上,我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像是把“开关”打开或者关上一样简单,它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我做这个实验只是想看看我陷入到互联网究竟有多深。现实点儿来说,我不建议大家这么刻意躲避大数据。我最想跟大家说的是,请各位用审慎的目光去看自己所享受到的互联网服务和产品。这些每天与之打交道的产品到底给你带来怎样的益处?是可有可无的消遣?还是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你需要为自己负责,为了享受这些服务,你需要考虑为做出适当的隐私方面的牺牲,多大程度是你能接受的?这些都是你必须考虑的问题。
问:你对未来的展望是什么?会不会咱们完全陷入一个被大公司、大政府所控制的世界,就跟《饥饿游戏》里描述的那样?
答:我认为没那么悲观。我想现在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已经有足够多的人对隐私保护产生重视。这会催生新的技术,对致力于用户隐私保护的互联网新模式的投资。我们需要认真的考虑其他的盈利模型。赚钱难道只能单纯的依靠用户隐私数据收集这一个方式吗?我确信我们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平台,释放出更多的可能。这是我的最大期望。
来源:Thinkprogress.org
(责任编辑:m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