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商业本质是什么?

这几天一直在看SA上的帖子的评论,kukukki下面这个帖子写的有点沮丧,大意是说9年以前晶科每年卖350MW的组件,现在卖9GW组件,但是公司赚的钱却比9年前的还少。

整个行业做的就是军备竞赛,烧钱、扩产、再扩产,然后更低的ASP和毛利率,即使价格战打的再凶猛,僵尸产能如赛维、尚德和英利仍然在开工,落后产能无法被淘汰。这种军备竞赛似乎看不到头,让人绝望。

如果从14年到现在,你像kukukki一样看好太阳能的未来,然后买了太阳能行业的公司,看着天天创新高的指数和阿里巴巴、腾讯、FB、GOOG,估计你也早已绝望。如果看同样是带Si的半导体行业的英伟达,估计要怀疑人生了。

的确,一家全球太阳能行业最大的组件公司,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市值却不到6亿美元。如果带硅的行业都叫半导体行业,那么这家公司涉及业务包括“芯片设计”(硅片和电池片)和“封装”(组件)的“半导体企业的毛利率甚至还不如一家半导体行业的“封测”公司。

1.毛利率低和净利润率低并不可怕,美国零售业的Costco净利润率低到只有2%,但市值近800亿美金。

2.但光伏行业不只是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低的可怕,ASP“永远”在下降,而且未来几年还要下降。试想,你买的一家公司的产品,销售单价每年都在下滑,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这不算坏,这些行业的公司不但盈利能力奇差,ROE低的可怜,而且每年都需要动辄几十亿的资金来扩充产能,自由现金流常年为负。

4.这也还不算坏,常年现金流为负导致公司没有造血能力,银行成了主要的钱袋子,行业的公司各个债台高筑。

5.这也还不算坏,现在似乎离平价上网越来越近了,行业的某些公司还低价私有化了。

看了那么多行业,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如此烂的行业了。

以上应该是所有空头做空的理由了。

看一个行业的公司还是要回归根本,毛利率低、净利润率、ASP在下降、杠杆高,这些问题其实也不只是在光伏行业才存在的问题,像地产、银行行业也是杠杆高,众多的零售企业也是毛利率低的可怜,所以每个行业都有其特点,但即使存在这些特点未必就不会诞生伟大的公司和牛股。

那么,太阳能行业的商业本质是什么呢?

太阳能行业本质是制造业,一个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实现“平价上网”的制造业。

I.  先谈制造业

制造业就是花钱建工厂、买设备,同时把生产出的产品卖给企业或者消费者。

在太阳能光伏行业中,这些组件厂商花钱建工厂,买各种炉子,将上游买来的多晶硅最终加工成组件,卖给下游的EPC企业,这些光伏组件厂赚取的就是组件与多晶硅原料之间的差价。

那么,这些公司建工厂买设备需要花多少钱呢?

我们看行业最大的组件企业晶科能源,2016年年底累计固定资产64.87亿人民币,累计折旧20.28亿人民币,净固定资产47.38亿。

截止2016年12月31日,晶科能源共有5GW的铸锭和切片,4GW电池片、6.5GW组件产能。由于组件的每W投资额度不算大,这里就折算成4.5GW的全产业链产能。相当于晶科能源投资了64.87亿,建立了4.5GW的全产业链产能,平均每W的投资额度为1.4元。

也就是说晶科能源每投资1.4元,就能产生1W的中游全产业链的产能,而1W的产能生产的组件能够销售2.5元,如果净利润率为5%的话,那么1.4元投资1年能赚回0.125元,在无杠杠条件下,这笔投资需要11年回本;如果净利润率为10%的话,那么1.4元投资1年能赚回0.25元,那么这笔投资5.6年就能回本,加上杠杆,回本成本会更快。

从商业的角度,如果净利润率能达到10%,那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企业净利润率只有2、3个点,甚至很多都在盈亏平衡线。这就导致太阳能行业公司的ROE都很低,甚至看上去完全是一笔收不回投资的投资,但是这笔投资又不得不投,因为“平价上网”。

II.  平价上网

一般的制造业价格杀的足够低以后,寡头就形成了,价格也稳定了,企业多年的固定投资就开始产生利润了。

但是光伏行业的残酷在于即使价格已经下跌了90%,但是格局仍然还没有形成,价格下跌仍然没有结束。因为太阳能行业的价格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掌握在火电企业的手中。

太阳能要实现与火电进行竞争,就要实现平价上网。

所以,在没有实现平价上网之前,行业的公司只能继续投资,扩产能,提高技术,降低成本,连松一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平价上网”就成了所有光伏企业的一个梦。

那么,即使光伏企业实现了平价上网,那么本质上光伏企业还是制造业,这些组件企业还是买多晶硅加工成组件卖给EPC企业,然后赚价差的模式。

梦想归梦想,商业归商业。那么实现平价上网了,太阳能组件会是一个好的投资行业吗?

先看风电行业最大的公司-维斯塔斯,2008年开始,风电行业产能过剩,组件的价格从6.8元/W下跌到2012年的3.8元/W。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时间中,我们同样看到维斯塔斯每年都在亏钱,同时为了提高产能,每年都需要新的资本投入,所以每年的自由现金流都是负的(2011年净利润也是负的,但压了应付款所以导致自由现金流为正)。

所以,在2008-2012年的这5年时间里,为了实现风电“平价上网”,再叠加“产能过剩”和“市场下滑”,一大批的企业倒闭。

经过5年的组件价格下跌,最终风电组件的价格稳定在3.8元/W(这几年都没怎么大的波动)。而维斯塔斯由于随后几年不需要太多新的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带来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的改善,使得VWS的roe不断提高,从2009年的6.05%到2014年的20%,再到2016年的32%,其股价也接近创新高。

再回到太阳能行业,当达到平价上网以后,可以预期的是到时光伏组件的价格将趋于稳定,而决定公司份额的是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市场运营能力,决定盈利能力的是技术导致的成本下降。

这里做一个假设,现在晶科的中游全产业链组件1W需要投资1.4元,技术进步导致未来投资成本下降,1W只需要1元,甚至更低,而1元的投资能带来2元的销售,5~10%的净利润率就能产生0.1元~0.2元的净利润,再加上杠杆的作用,ROE不就跟现在的风电一样了吗?

那么到时候,你想要的高的净利润率、稳定的ASP、高的ROE、稳定的现金流、持续的分红、摸不着边际的天花板都有了,只是没有了便宜的估值。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钱二两”(ID:ThreeQian),作者 晓月初升;36氪经授权发布。

这几天一直在看SA上的帖子的评论,kukukki下面这个帖子写的有点沮丧,大意是说9年以前晶科每年卖350MW的组件,现在卖9GW组件,但是公司赚的钱却比9年前的还少。

整个行业做的就是军备竞赛,烧钱、扩产、再扩产,然后更低的ASP和毛利率,即使价格战打的再凶猛,僵尸产能如赛维、尚德和英利仍然在开工,落后产能无法被淘汰。这种军备竞赛似乎看不到头,让人绝望。

如果从14年到现在,你像kukukki一样看好太阳能的未来,然后买了太阳能行业的公司,看着天天创新高的指数和阿里巴巴、腾讯、FB、GOOG,估计你也早已绝望。如果看同样是带Si的半导体行业的英伟达,估计要怀疑人生了。

的确,一家全球太阳能行业最大的组件公司,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市值却不到6亿美元。如果带硅的行业都叫半导体行业,那么这家公司涉及业务包括“芯片设计”(硅片和电池片)和“封装”(组件)的“半导体企业的毛利率甚至还不如一家半导体行业的“封测”公司。

1.毛利率低和净利润率低并不可怕,美国零售业的Costco净利润率低到只有2%,但市值近800亿美金。

2.但光伏行业不只是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低的可怕,ASP“永远”在下降,而且未来几年还要下降。试想,你买的一家公司的产品,销售单价每年都在下滑,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这不算坏,这些行业的公司不但盈利能力奇差,ROE低的可怜,而且每年都需要动辄几十亿的资金来扩充产能,自由现金流常年为负。

4.这也还不算坏,常年现金流为负导致公司没有造血能力,银行成了主要的钱袋子,行业的公司各个债台高筑。

5.这也还不算坏,现在似乎离平价上网越来越近了,行业的某些公司还低价私有化了。

看了那么多行业,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如此烂的行业了。

以上应该是所有空头做空的理由了。

看一个行业的公司还是要回归根本,毛利率低、净利润率、ASP在下降、杠杆高,这些问题其实也不只是在光伏行业才存在的问题,像地产、银行行业也是杠杆高,众多的零售企业也是毛利率低的可怜,所以每个行业都有其特点,但即使存在这些特点未必就不会诞生伟大的公司和牛股。

那么,太阳能行业的商业本质是什么呢?

太阳能行业本质是制造业,一个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实现“平价上网”的制造业。

I. 先谈制造业

制造业就是花钱建工厂、买设备,同时把生产出的产品卖给企业或者消费者。

在太阳能光伏行业中,这些组件厂商花钱建工厂,买各种炉子,将上游买来的多晶硅最终加工成组件,卖给下游的EPC企业,这些光伏组件厂赚取的就是组件与多晶硅原料之间的差价。

那么,这些公司建工厂买设备需要花多少钱呢?

我们看行业最大的组件企业晶科能源,2016年年底累计固定资产64.87亿人民币,累计折旧20.28亿人民币,净固定资产47.38亿。

截止2016年12月31日,晶科能源共有5GW的铸锭和切片,4GW电池片、6.5GW组件产能。由于组件的每W投资额度不算大,这里就折算成4.5GW的全产业链产能。相当于晶科能源投资了64.87亿,建立了4.5GW的全产业链产能,平均每W的投资额度为1.4元。

也就是说晶科能源每投资1.4元,就能产生1W的中游全产业链的产能,而1W的产能生产的组件能够销售2.5元,如果净利润率为5%的话,那么1.4元投资1年能赚回0.125元,在无杠杠条件下,这笔投资需要11年回本;如果净利润率为10%的话,那么1.4元投资1年能赚回0.25元,那么这笔投资5.6年就能回本,加上杠杆,回本成本会更快。

从商业的角度,如果净利润率能达到10%,那真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企业净利润率只有2、3个点,甚至很多都在盈亏平衡线。这就导致太阳能行业公司的ROE都很低,甚至看上去完全是一笔收不回投资的投资,但是这笔投资又不得不投,因为“平价上网”。

II. 平价上网

一般的制造业价格杀的足够低以后,寡头就形成了,价格也稳定了,企业多年的固定投资就开始产生利润了。

但是光伏行业的残酷在于即使价格已经下跌了90%,但是格局仍然还没有形成,价格下跌仍然没有结束。因为太阳能行业的价格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掌握在火电企业的手中。

太阳能要实现与火电进行竞争,就要实现平价上网。

所以,在没有实现平价上网之前,行业的公司只能继续投资,扩产能,提高技术,降低成本,连松一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平价上网”就成了所有光伏企业的一个梦。

那么,即使光伏企业实现了平价上网,那么本质上光伏企业还是制造业,这些组件企业还是买多晶硅加工成组件卖给EPC企业,然后赚价差的模式。

梦想归梦想,商业归商业。那么实现平价上网了,太阳能组件会是一个好的投资行业吗?

先看风电行业最大的公司-维斯塔斯,2008年开始,风电行业产能过剩,组件的价格从6.8元/W下跌到2012年的3.8元/W。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时间中,我们同样看到维斯塔斯每年都在亏钱,同时为了提高产能,每年都需要新的资本投入,所以每年的自由现金流都是负的(2011年净利润也是负的,但压了应付款所以导致自由现金流为正)。

所以,在2008-2012年的这5年时间里,为了实现风电“平价上网”,再叠加“产能过剩”和“市场下滑”,一大批的企业倒闭。

经过5年的组件价格下跌,最终风电组件的价格稳定在3.8元/W(这几年都没怎么大的波动)。而维斯塔斯由于随后几年不需要太多新的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带来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的改善,使得VWS的roe不断提高,从2009年的6.05%到2014年的20%,再到2016年的32%,其股价也接近创新高。

再回到太阳能行业,当达到平价上网以后,可以预期的是到时光伏组件的价格将趋于稳定,而决定公司份额的是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市场运营能力,决定盈利能力的是技术导致的成本下降。

这里做一个假设,现在晶科的中游全产业链组件1W需要投资1.4元,技术进步导致未来投资成本下降,1W只需要1元,甚至更低,而1元的投资能带来2元的销售,5~10%的净利润率就能产生0.1元~0.2元的净利润,再加上杠杆的作用,ROE不就跟现在的风电一样了吗?

那么到时候,你想要的高的净利润率、稳定的ASP、高的ROE、稳定的现金流、持续的分红、摸不着边际的天花板都有了,只是没有了便宜的估值。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24 15:47:16

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商业本质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光伏行业的商业本质是什么?

这几天一直在看SA上的帖子的评论,kukukki下面这个帖子写的有点沮丧,大意是说9年以前晶科每年卖350MW的组件,现在卖9GW组件,但是公司赚的钱却比9年前的还少. 整个行业做的就是军备竞赛,烧钱.扩产.再扩产,然后更低的ASP和毛利率,即使价格战打的再凶猛,僵尸产能如赛维.尚德和英利仍然在开工,落后产能无法被淘汰.这种军备竞赛似乎看不到头,让人绝望. 如果从14年到现在,你像kukukki一样看好太阳能的未来,然后买了太阳能行业的公司,看着天天创新高的指数和阿里巴巴.腾讯.FB.GOOG,

胖子哥的大数据之路(17):重构-基于商业本质看互联网思维

一.大佬眼中的互联网思维-从一呼百应到烂大街,岁月留声机       如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样,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互联网思维.以下是来自互联网大佬严重的互联网思维,简要介绍如下:       (1)小米雷军:互联网思维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专注就是只做一款47寸的电视,其他型号不考虑:极致就是干到你能力的极限:口碑是互联网的核心,没有口碑靠广告一点戏都没有:快

刘强东总结电商大战:让电商回归商业本质

8月21日的北京,蓝天白云,清澈通透,是个难得的好天气.这一天,在京东商城总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刘强东几乎有问必答,如他自己一直强调的真实,通透.虽然知道会有摄影记者,但刘强东仍然只着一件简单的.甚至都有点旧了的白色T恤,很随意.过去一周,这家位于鸟巢不远处的京东商城不折不扣成为新闻风暴中心,这场震动电商行业.被称为"史上最惨烈"的价格战,才刚开始不久,就已经被冠以"将改变电商发展格局而载入史册".这七天里,刘强东手指一动,写下不到140个字的微博而引发的这场大战中

帝联科技:传统电商应回归商业本质

在近日举办的2014互联网大会上,上海帝联信息科技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494.html">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轶接受爱奇艺&PPS财经频道的专访. 图为帝联科技副总裁吴轶 在谈到CDN领域,移动视频,电商领域在未来都拥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吴轶说,经常会有人问我CDN行业的未来走势?在多年以前,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发展,走过了几个阶段,到后来移动视频及多屏互动,以及OTT都有所尝试,互联网视频行业应该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标准;那作

周鸿祎:通过免费吸引用户不是万能 还需回归商业本质

11月9日消息,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昨日在2016中国品牌论坛上对互联网企业的"免费"模式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免费能带来很多用户,但免费模式泛滥后,会出现很多问题,既无法盈利,也不能创造价值.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免费不赚钱,都会创造价值."他解释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很多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结合起来之后,投入的成本和用户的多少是成比例增加的,导致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增值服务都无法弥补成本的增加.此时免费模式就是行不通的,违背了商业基本发展规律. 手机就是不能

春节期间投放广告的商业本质

兔年春节, 互联网公司的广告营销活动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印象比较深刻的有:百度搜索红包.新浪微博电视硬广和赶集网电视硬广. 正月初五,和岳父开车走在济南宽阔的高架桥上,突然问我:"姚晨做广告的那个赶集网是干什么的?"我做了一番详细解释.他又说:"济南有吗?过完节我想把工厂里一台机器卖了,你说上去留个言管用吗?"我说:"可以试试,反正不花钱.如果没效果也可以给赶集交点钱,让他们帮你推广一下."对于出售一个价值一两百万的工业设备,2-3千的推广费用是非

柯细兴解读今年电商关键词:回归理性和商业本质

18日,在2012年第四届效果整合营销高峰论坛上,亿玛总裁柯细兴表示,2012年电商行业的关键词是回归理性,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7578.html">电商企业开始思考如何用更有效的手段回归商业本质,获得长足发展. DoNews 12月18日消息 18日,在2012年第四届效果整合营销高峰论坛上,亿玛总裁柯细兴表示,2012年电商行业的关键词是回归理性,电商企业开始思考如何用更有效的手段回归商业本质,获得长足发展. 柯细兴表示,20

普维加大在华投入投资只考虑行业和商业模式

2012年10月底,普维投资宣布成立北京办公室,以加大对 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 普维投资是谁? 与黑石.凯雷.KKR相比,普维投资的名字实属陌生.这家成立于1989年.以地名作为公司的名称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罗德岛州,目前管理着27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在全球投资了超过130家公司. 罗德岛州在地理上是美国最小的一州.诞生于此的普维投资在创办之初仅关注与媒体.通信和信息服务三个行业,直到2006年才开始进行教育领域的投资. 在TPG.黑石.凯雷.KKR等巨头已然布局中国多年的如今,普维投资凭什么

淘宝何时回归商业本质?

从2003年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炙手可热,淘宝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购物平台,这尤其是以一.二线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 而在流量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很多商家的利润空间在进一步压缩,今年初广东200多家店退出天猫就是很好的说明了这个事实,很多人做淘宝都赚不到钱.因为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导致很多淘宝的产品价格已经跟实体店的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很多人在淘宝购物看中的就是便宜,当这点已经慢慢失去优势的时候,与此同时,淘宝开始提出小而美的发展路线,有特色.服务好的店铺也就会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