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国内多地遭遇极端天气的袭击,在我国,影响光伏电站的天气现象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雷暴、冰雹、沙暴、扬沙、浮尘、雪等,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天气状况差别较大,下面分析一下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对光伏电站的袭击。
台风要提前加固防御
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而这些地区又是我国台风频发的地区。台风到来一般都是提前知晓的,所以有些可以提前加固预防,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电站前期的安装就很稳固。
台风过后的光伏电站
抵御台风,首先需要有很牢固的光伏支架。因此,光伏电站一定要加强地基、支架,同时要保证组件边框强度。就一般台风而言,光伏电站要能抗击台风、暴雨等,需要有很牢固的支架才行。太阳能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设计的特殊的支架。一般材质有铝合金、碳钢及不锈钢。理论上面太阳能支架的最大抗风能力216公里/小时,太阳能跟踪支架最大抗风150公里/小时(大于13级台风)。
沿海地区的电站系统要根据当地情况,严格参照沿海建筑物的抗风抗震参数进行设计,选择具有较强耐压能力的镀锌支架,在电池组件的设计和布阵上充分考虑了抗风的卸风口,并选用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
除了材质之外,支架的厚度也非常重要。以河北地区为例,支架的厚度应不低于2.5毫米,镀锌层厚度不低于65微米,锌层表面应均匀,无毛刺、过烧、挂灰、伤痕、局部未镀锌(2mm以上)等缺陷,不得有影响安装的锌瘤。螺纹的锌层应光滑,螺栓连接件应能拧入。以上这些只是影响支架质量的部分因素,消费者可以通过肉眼判断好坏。
户用光伏系统的配重一般为水泥基础,水泥基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载荷,同时,要满足抗风载和抗雪载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会以当地50年一遇的风压为标准进行设计,对水泥基础的重量及混凝土强度都有严格要求。
洪涝需留意排水
目前东部地区光伏电站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每年到梅雨季节,东部地区暴雨和洪灾发生的几率比较大。据了解,这些地区的光伏电站一旦遭受到水泡,除了部分光伏组件还能抢救回来,电气设备基本报废。
暴雨过后的光伏电站
简单地想,要想避免洪水浸泡,提高光伏电站支架的高度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单纯增加支架高度,必定大幅增加成本,也会增加电站的不稳定性。况且极端天气出现,从目前来看毕竟还是小概率的。要想既不提高成本,又能有效防御洪水的侵袭,选址设计阶段的工作就凸显重要了。首先在调研选址阶段,就一定要考虑避免选用行洪区、滞洪区、泄洪区。
在设计的时候,如果光伏电站建设在屋顶,就需充分考虑屋顶固定荷重;若电站建在平地,要考虑到地理和地质因素,如选址地形的朝向、坡度起伏程度、地质灾害隐患、积水深度、洪水水位、排水条件等。另外,设备选型同样很重要,如光伏电站的设备组件、逆变器、支架等。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科学增设排水系统。
对于一般的斜屋顶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由于自身的排水能力强,一般不会出现积水量过多的情况,暴雨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平屋顶的电站则因支架安装相对较低,一旦遇到雨量过大的情况时,电池板就有可能被雨水浸泡。因此,为防止平屋顶积水过多,形成小池塘,可在暴雨来临前增设一组排水系统,有效地进行排水。
另外,暴风雨过后,靠近或接触光伏逆变器及太阳能电池板与供电线缆的连接部时有可能会触电,遭遇水灾受损的太阳能电池板可能会出现绝缘不良等故障,接触的话有触电危险。在恢复作业过程中,应避免徒手操作,采取防触电措施(使用橡胶手套和橡胶长靴等)以降低触电风险。
倾斜的屋顶光伏利于排水
高温注意通风
近日三伏天来临,不少地区受到暴雨袭击又面临高温的考验,除了组件本身的质量问题来说,小编整理了几个简单的降温方法可供参考。
温度对光伏组件的影响非常大,光伏组件一般有3个温度系数:开路电压、峰值功率、短路电流。当温度升高时,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必然会下降!因此,温度折减是对系统效率影响非常大的一项因素。局部温度过高,会产生热斑,影响光伏组件的寿命。
温度是影响光伏发电量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夏天,阳光虽然非常好,但是电池板在屋顶,通风和散热都不会特别好,会导致光伏板的发电率会下降,在安装屋顶光伏的时候要注意背板的通风,支架安装的略高一点,让支架跟房顶稍微有点距离,这样可以保证通风,提高一点发电量。
对于光伏电站的安装地点也有讲究,需要考虑安装地点、安装朝向、安装角度、荷载要求以及排列方式及间距。
光伏热斑现象
所以,要想抵御自然灾害侵袭,需要把好光伏电站在选址、设计、施工这三个阶段的关口,关键性工作一个都不能少。而在电站建设完成后,如何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后期运维所发挥的作用不容低估。现在一些地方新建的智能光伏电站一般就能实现高效运维。这主要是因为该类型电站可以从时间、空间、设备多层面、多维度进行监控、运维、管理、报警,便于从技术手段上预防自然灾害。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