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的N个思维毒瘤

  前段时间写的《对比技术宅与高富帅,从追女神谈做产品!》被很多搞技术的伙伴议论,有争议、有认同,互联网就是这样,没有争论的话题怎么能成观点?今天撰稿第二枚,继续上次的话题还谈技术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的一些思维弊病,我觉得这些弊病用毒瘤形容,应该够用,有些技术思想真是病,想要转型还真的得下定决心去治疗。

  

  我所任职的公司就是一家安全公司,转型前的主营业务是以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厂商提供安全服务为主,这两年正在转型布局互联网市场,于是就把我眼见为实的一些案例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析,希望同行不要因此中枪。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惰性营销思维

  古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寓意“如果酒酿得好,即便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前来品尝。”在技术型的公司也有这样的一种思维,我们总会认为产品如果做的技术够牛逼,技术够硬,所以放到互联网上就会有用户主动前来并且使用,于是公司会把精力重点放在如何把“酒”酿香,却很少重视产品推广运营,最后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好的产品,但是却很少有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

  互联网产品和巷子其实是不同的,你的酒再香只能感染到身边的人,却无法让更远的人知道,一个互联网产品一旦大众化,就一定要把它宣传出去。

  技术超于商务的错误用人思维

  技术性公司普遍都会把技术能力作为公司的发展核心,所以在用人方面为了巩固产品的核心能力,频繁的招募更牛的技术人才到团队里,而对于商务/业务人员,一般只会放2到3个人左右支撑整个商业模式,以前做项目的时候这样的人员分配是很合理的,但是到了互联网产品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在这个产品体系里,技术的职责就是做好产品,越牛的技术人员,招募过来的成本就越高,而商务人员是产品体系里的销售人员,他的职责是变现是为公司创造商业价值,真正赚钱的是他们,我们算一个有意思的账,增加一个技术人员就多了一份消耗,增加一个商务人员就多了一个为公司创造商业价值的人,显然为了公司更好的生存,用人方面还是偏商务的要更实际一些,产品做的再好没人给你卖,怎么把钱赚回来?

  产品经理的贪婪思维

  一些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总喜欢把摊子铺的很大,总是在潜意识里想要把产品做的尽善尽美,希望自己的产品拥有行业内的一切功能,但实际产品运营的过程中却恍然发现,由于产品框架过大,造成连带的运营人员用人需求也跟着变大,实际运营的人员因为产品框架太大被拖累,忙东忙西,导致产品根本run不起来,这个产品出现你后会发现,产品的声音起初闹很大,但是后续慢慢的沦为了蜗牛式发展。

  服务客户淡化用户的传统思维

  传统企业转入互联网行业都很难改变这样的思维,在传统企业过程中,买卖是直接的对应关系,你付钱我对你服务,你如果不付钱这个交易就无法建立,演变到互联网上,互联网产品就多了用户与客户的概念,什么是互联网产品客户?

  我对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是这样定义的,即使用你的互联网产品并愿意为之付费的用户,就是互联网产品客户。

  通过产品属性你会发现,互联网产品有一个奇特的属性,一般不一定会直接交易,而是先做用户后升级成为付费用户演变成客户的,所以传统企业的这种只服务于客户淡化用户的思想在互联网上就行不通了。

  总结这几种存在弊端的错误思维,如果一个技术公司转入做互联网产品的时候,我们不难总结到,在互联网上做产品,你一定要先把产品的一个功能做好,把产品宣传出去吸引网民前来使用并成为你的用户,取得用户信任后广纳商务人才与用户建立广泛沟通,讲其中一部分的用户变成你的客户,才能创造更好的价值。

  PS:

  互联网产品最核心的是用户,所以一定要大力发展用户,只要你的产品有大量的用户在使用,并且拥有高度的用户粘度,就不怕没办法创造商业价值,广告价值只是用户价值中最常见的价值体系之一,下次文章会和大家分享,什么是用户的核心需求。

时间: 2024-09-20 05:44:30

技术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的N个思维毒瘤的相关文章

技术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的 N 个思维毒瘤

前段时间写的<对比技术宅与高富帅,从追女神谈做产品!>被很多搞技术的伙伴议论,有争议.有认同,互联网就是这样,没有争论的话题怎么能成观 点?今天撰稿第二枚,继续上次的话题还谈技术公司做互联网产品的一些思维弊病,我觉得这些弊病用毒瘤形容,应该够用,有些技术思想真是病,想要转型还真的 得下定决心去治疗. 我所任职的公司就是一家安全公司,转型前的主营业务是以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厂商提供安全服务为主,这两年正在转型布局互联网市场,于是就把我眼见为实的一些案例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析,希望同行不要因此中

写给想做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师弟师妹们一些话

最近我在微博上给一淘招产品经理,碰到好些学弟,学妹找我来问.是否可以给他们一个淘宝实习的机会,过来做产品经理.首先,我对这种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相关人士,主动询问可能性,这种精神是非常赞赏的.机会,就是给有主动性的人.我们团队经常说一句话,你不问,怎么知道她会不会给你呢? 但是,他们问的问题确让我慢慢发现,很多学弟,学妹们,走入了很深的误区.为了不让一些人继续走入歧途,我认为,有必要写一篇文章,和大家来一起探讨互联网与互联网产品经理,是怎么炼成的. 先说一下互联网对新毕业大学生的魔力.互联

马化腾谈做互联网产品:核心能力要做到极致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篇腾讯CEO马化腾关于产品设计的内部讲座受到了互联网技术人员的广泛追捧.事实上,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如果说到做产品,恐怕无人能出腾讯之右.在这家拥有3000多名研发人员的公司,最多时曾有300多款产品,而且90%以上都在市场上占据着领先地位,申请了1600多项专利,专利数量甚至比中国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总和还要多几倍.为全业务布局互联网行业腾讯规划最具用户价值的产品,马化腾不仅仅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更是公司的首席体验官和第一产品经理. 把产品做到极致 据熟悉腾讯的人透露,马化腾每天

做互联网产品 注重行业化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如今互联网产品行业化已经是一种趋势,这样的势头也是越来越明显,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向产品行业化道路发展.我们的企业也在对产品行业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主要是做网站建设的,之前我们没有划分行业,在意识到行业化趋势的发展势头,我们立即对网站建设产品行业化的划分.主要有彩票类网站建设.金融类.食品.电子行业等等. 对产品进行行业化的划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更加明确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如我们将彩票行业产品划分出来,并且设立品牌,更加

用一到两个字,总结做互联网产品的关键?

当年刘二兴奋地对我说除了需求,其它都是扯淡的时候,我只想赐他一扇耳光,这小子这辈子也就在这个一立方米池子里游泳了. 他说那话时,呲着牙挥舞着手里的市场营销原理,额头青筋爆出.几百页的书抡起来的感觉就像张飞手里的丈八蛇矛.可惜这书无法成为刘二的丈八蛇矛,只因它太轻. 更重要的是,我曾经给他一天时间让他写下看完第六遍此书后的感受,晚饭前我去要作业时,他正双手掐着头,嘴里念念有词,而眼前的稿纸上却只写了两个字:-总结- 这俩字当时是居中写的. 由此我得出结论,这孩子缺乏沟通能力.正如现在的我一样. 或

互联网职业生涯:做互联网的基因

文章描述:做互联网的基因. 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打上了"互联网产品"标签,好似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这么多搞产品的人.尤其那些"SEO,UE,UI,UCD"从业人士,都纷纷改头换面,以正其名.无论其是否名副其实,都说... 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打上了"互联网产品"标签,好似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这么多搞产品的人.尤其那些"SEO,UE,UI,UCD"从业人士,都纷纷改头换面,以正其名.无论其是否名副其实,都说明了各公司已经在重视产

传统企业和传统产品转型互联网产品平台模式的那些事

摘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前几年大多是互联网产品做得居多,这些年反到挑战了一些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服务型产品的设计,这些经历和艰辛是对自己职业阅历和挑战力的又一次提

下当下流行的传统企业和传统产品转型互联网产品平台模式的那些事

摘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 从事产品经理这些年以来,大到主要负责三茅招聘软件平台和美赛达B2C/APP商城的产品规划,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小到移动端各种行业的APP产品规划和运营,和一些运营平台服务型产品.前几年大多是互联网产品做得居多,这些年反到挑战了一些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服务型产品的设计,这些经历和艰辛是对自己职业阅历和挑战力的又一次提

周鸿祎:究竟怎样才能打造出一种成功的互联网产品

文/周鸿祎(奇虎董事长) 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但究竟怎样才能打造出一种成功的互联网产品,一直存在着理解的误区,也困扰着很多创业者. 从我个人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互联网产品有几个容易被忽视的特点:第一,互联网产品要有一个灵魂,要符合相关领域的游戏规则,能打动用户的心.如果这一点没做好,产品外观做得再华丽,界面再漂亮.后台再强大,也很难成功.打动用户的心,这好像是废话,但也最质朴,很多产品其实不是在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而是在发明或幻想用户需求,甚至逆着用户需求在做.像国内很多SNS网站都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