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一篇继续聊,从王力宏拯救微博说起。
应该是纯属巧合,在发《微博比微信强》的文章同一时间,王力宏在新浪微博公布恋情,紧接着李云迪也跟风发布恋情,这彻底激发了网友们的热情,微博的活跃度迅速提升,不仅使得王力宏的微博转发近70万,也使得微博这两天看起来很喧闹。
之前汪峰头条事件也有类似的效果,这都不仅在新浪微博热闹,腾讯微博同样如此。
虽然腾讯公司财报又没提到腾讯微博,但腾讯微博并不是真的就此沉寂,来看看一组数字:一份报告是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制作的《2013年腾讯">媒体微博报告》,重点信息包括“腾讯微博认证媒体微博数量超过11万个(追平新浪微博)”。
而如果拿王力宏和李云迪的事儿的数字看,腾讯微博的讨论甚至高达千万——当然,在长期的竞争中,腾讯独特的碎片化氛围使得其缺乏足够的影响力。
以上两段话,并不是为“微博用户不活跃”翻案,而是想说明,微博的用户们还在,只是“沉默的大多数”,当有足够的料出现的时候,仍然可以被激发的。
《新浪微博还有机会变好吗?》一文的思考很深刻,但该文作者想必没有真正运营互联网产品的经历吧?
中国的网民在创造内容这点上其实是没有“长性”的,无论是论坛、贴吧、博客还是微博,以及微信,创造内容的,无论这内容是段子、图片、鸡汤还是文章,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围观、转发、评论以及转发——
形成这个秉性的背景应该是相当复杂的,但这就是现状,所以,作产品,做内容产品,做让用户产生内容的产品,往往会形成少数产出多数围观的状况的。
但总有一些产品会脱颖而出的,比如IM(Q和微信),比如搜索,比如各种拍照软件——这一类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有很重的工具性,可以依托在某个或者多个平台的,当然,QQ和微信已经是很强大的平台,微博本来也有机会,但终究在实现这个大业的路上被消磨了野心。
又比如腾讯在推的段视频微视,目前虽然布局了很多用户,但如果以腾讯的衡量标准来看,还是要做成一款每个人都可以拿来用的“工具”型产品才有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大床上得过亿用户的躺客。
如果用这个道理来看,新闻客户端其实不算工具,也没有真正的吸引力;反而打车和地图以及点评类的应用,工具性更强,也可能会更有前景。
回到微博比微信强这个话题。
大家聊到新媒体营销绕不开星巴克这个品牌吧,可以用星巴克在微博和微信做的事儿来比较下,其实能说明蛮多问题。
关注星巴克中国微信的朋友,应该能够感觉到,星巴克的微信基本上就是开了,一个月有那么一两个动静,之前被央视爆料,基本上微信毫无动静;
星巴克的微博则很活跃,每天都有内容,在遇到危机时也会有所反应;而且微博上能够感受到星巴克支持者是很多,而反对者大概是那些。
这就是微博的广场属性,商家可以吆喝,消费者可以骂娘的地儿,而围观者可以是所有人——微信则一直强调其不是营销平台,致力构建服务平台。
微信在很多地方有很强大,但在公开的信息流动性上,要差微博很多。
再次强调,本文仅仅是探讨微博的好处或者说作用,并没有数据来说明微博活跃度是否真的上升了。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一起构建了中国互联网最好的广场文化,新浪微博是很多拿着大喇叭宣讲的,以大小V、名人和段子手等等为主;腾讯微博更多是三五扎堆的窃窃私语——但微博的产品决定了,无论围观的人数多少都是一个“开放”的广场。
我们是需要广场的,广场文化很重要,和散步文化一样是稀缺资源。
所以,微博的传播功能仍然很重要,政务、企业、媒体等,还是很重视微博,而对于消费者和更普通的人群来说,微信是很好的工具,但微博仍然是一个有需要时喇
叭,就是这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围观侃科技」(微信号:kankeji):侃科技是由营销人赵勇创立。围观科技圈、互联网圈的大情小事,没事儿侃侃营销圈和公关广告圈的八卦,和朋友们交流下行业的黑幕白幕和灰幕。就是这样,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