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的数据中心监控:全面的DCIM解决方案创造了丰富的连通环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是一种新兴的数据中心管理形式,其弥合了传统设施系统和信息技术(IT)系统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数据中心运营商们提供了从每个系统所收集到的数据的整合。

虽然 “DCIM”这一缩写早已经成为数据中心管理词典的一部分了。但是,在开发真正全面的软件应用程序解决方案的紧迫感方面却仍然是一种比较新兴的现象。随着数据中心的管理效率和成本的增加,这些专业设施的足迹日益增加,以便应对新技术的爆炸式增长,包括手持设备和平板电脑的增长,而这一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也在这一趋势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据全球数据调研分析公司451 Research的介绍,“一款DCIM系统将收集和管理关于数据中心的设施资产、资源使用情况和运营状况的信息。”

“然后,这些信息将以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实现业务和面向服务的目标并进而优化数据中心绩效的方式进行分发、集成、分析和应用。”考虑到上述定义,本文中,我们将尝试探讨建立一款可防御的平台所面临的固有挑战,然后,我们将就DCIM解决方案产品的优势为您展开详细阐述。

PUE所带来的视觉效应:显示仪表板和测速仪

早在2007年,绿色电网组织就提出了使用电力使用效率(PUE)及其倒数(数据中心效率,DCE)作为指标,来作为数据中心运营商提供高水平的基准,以对其投资组合的能源效率进行评估,并允许他们将其结果与其他数据中心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实施能效提升。自该指标推出以来,PUE在整个数据中心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下为PUE的计算公式:

PUE = 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IT设备能耗

将PUE作为一项标准的常规指标,导致了显示仪表板和类似的图形元素的开发,这些图形元素被用于为数据中心运营商们提供关键信息。迄今为止,DCIM市场一直专注于提供这些视觉效果——不停闪烁的仪表板和PUE测速仪,三维视图以显示机架状况——尽管这些图形肯定是引人注目的,但它们在实际应用方面被证明是有限的,即:仅仅是为操作运营人员提供他们需要的数据点。

虽然PUE和其他指标加速了数据中心行业对于DCIM工具的采用,这也是数据中心管理发展的必要步骤,但我们相信:当前的重点应该是要更多地转向数据的管理,而不是数据的收集和显示。

搁浅的数据和数据挑战

DCIM问题的核心是数据的搁浅,这也是我们所认为的整体数据挑战的一部分。从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角度来考虑这一点: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在设施/基础设施(电力、冷却等)方面,抑或是IT方面,数据中心的运营商都有一系列专业的系统,可以为操作运营人员提供各种数据点——不仅在基础设施和IT之间实现了分离,而且每个类别也都是彼此隔离的。

当我们走进今天的一处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数据中心,我们将会看到许多系统,包括楼宇管理系统(BMS)、应急电源和发电机控制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和电力管理系统(EPMS)。但是,这些系统彼此之间不能相互通信,因此,想要以一种有意义的、真实互联的方式查看这些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也就不可能了。

此外,由于这些系统所具有的专有性质,使得这些系统往往与运营商的企业网络隔离开来,这当然使得我们很难远程访问这些系统。的确有一些技巧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些技巧是企业适应的解决方案,允许不受限制地访问信息。简而言之,有无数系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数据往往是滞留状态。即使是今天最复杂的解决方案能够处理和显示数据,但它们通常也只具有有限的历史数据和预测能力。

数据层次创造价值

设计一款全面的DCIM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识别可用信息的广度和多样性,然后开发分层系统,允许您存储和分析各个数据点。实际上,在数据中心采用的各种系统中有可能拥有多个数据层次结构。正在收集的信息是有关系的——并且定义这些关系对于管理它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图1:数据层次结构

让我们不妨考虑一款电子邮件交换服务系统:一家运营商正在运行某种类型的应用程序,而该应用程序始终运行在一款IT设备上——这是一种牢固的关系;IT设备始终处于某种类型的占用空间中,例如机架;该机架始终是安置在一个pod中;而且该pod始终是安置某一固定楼层上;该楼层始终是位于某建筑物里面;而该栋建筑也始终是位于一个地区;该地区始终是位于一个国家;该国家始终是处于地球上的某个地方(参见上图1)。

一旦您围绕数据层次结构构建了一个结构,并且当数据中心操作运营人员需要填充信息时,您就可以开发出一个可重复的系统。

DCIM不是硬件问题,而是一个数据问题

直到最近,我们已经确定,部署一款成功的DCIM解决方案将需要实施专门的软件、硬件和传感器,同时还能够为所有相互依赖的系统提供一个跨IT和基础设施的通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平台。因此,到目前为止,供应商已经将DCIM作为硬件问题,作为提供各种专用设备和设施的解决方案。但DCIM不是硬件问题,而是一个数据问题。

简而言之,任何DCIM解决方案都将通过集中数据中心关键系统的监控、管理和智能容量规划来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和设备管理学科的整合。从本质上讲,其目标是提供对数据中心内所有资源的全面了解——从架构、电气和管道系统构成设施基础架构的支柱,到构成IT设置中心的服务器和机架。

最终,将对这些结构施加大量的智慧以及高度专业化的自动化功能,以创建动态的基础设施,实际上可以自我调整,以更加紧密地匹配数据中心资源供应与工作负载的需求。 然而,这些系统的成功最终将取决于数据是否已经按层次组织。

DCIM解决方案的优势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一系列全面的DCIM解决方案和软件即服务(SAAS),这些DCIM解决方案增加了数据中心运营的可见性,以及以可操作的方式分析信息的能力;还提供了一个用户界面、数据显示和针对操作运营人员量身定制的报告;并且重要的是具备访问历史和预测数据的能力。这些DCIM解决方案的开发是为了让所有企业客户了解自己的操作环境,同时为共同的客户提供独特的功能。

这些DCIM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视角,实现了跨站点和区域的高级和细粒度的视图。此外,他们能够通过跨设施和IT方面的所有相关数据存储来解决滞留的数据问题,以便提供数据中心操作的全面综合视图。

DCIM解决方案是一款企业级的数据库平台,允许无限制的数据扩展和分析,并且从操作运营人员的角度来看,其具备直观的视觉和数据显示、全面的分析、仪表板和报告功能都是专门设计的。

在一处典型的数据中心,如果其是完全监控检测的,可能有5,000或10,000个数据点。例如,如果以一分钟为单位增量收集数据,则将该数字乘以一年的525,600分钟,那么我们每年将会从这些数据点收集到数十亿的数据信息。坦白说,基础设施和IT系统都不是设计用来收集、存储和管理这一级别的数据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尝试收集和分析这一级别的数据,我们将会使得现有的许多系统崩溃。

要构建一个DCIM平台,您数据中心必须从数据库编码这方面做到这一点,这意味着您将会收集大量信息,并且您将需要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数量来转换管理数据。

重要的是,某些DCIM平台并不能消除楼宇管理系统的需要。相反,这些系统仍然是数据中心武库的必备工具。但是,旧的指挥中心拥有自己的系统所有的六个屏幕,当将所有不同系统的所有数据都带入公共数据库时,您将拥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生成多种报告格式。数据中心操作运营人员可以查看尽可能多的屏幕,但它们都链接到同一个数据库。所有数据始终保持一致性。已然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总结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费用的不断增涨使得数据中心开销占到了当前企业总体开支的较大部分。十年前,一家公司可能已经有一处已经活跃运营了15年的数据中心了,故而只需要进行最小的再投资即可。但随着企业内部IT轨迹的增长,同一家公司的IT消费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故而亟待投资大量新的数据中心来适应这种增长。十五年前,数据中心是没有人想要谈论的复杂难题——不会有企业客户每隔六个月都会来找到运营商表示说他们需要更多的容量能力。但现在则会不断的有企业客户向其数据中心运营商表示:“数据中心的确是在良性运行,但也许我们现在需要不定期进行升级吧。”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消耗容量能力,突然间,企业客户可能愿意在他们的数据中心设施上花费10倍的资金。而我们的客户则问:“我们要如何知道我们在其数据中心所做的大量投资正在产生预期的效果?我们是否获得了我们所需的容量能力,以推动自身业务的有效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市场不断推出新的DCIM解决方案,将为解决企业客户的这些问题提供令人鼓舞的方案,帮助他们实现对数据中心运营的更多了解,以及可消化和可操作的方式分析数据的能力,全新的用户界面和数据显示/报告了解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运营状况,并掌握访问历史和预测数据。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10-26 15:33:37

实时的数据中心监控:全面的DCIM解决方案创造了丰富的连通环境的相关文章

揭穿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的神秘面纱

物联网出现很久之前,电脑还不够个人化,手机.冰箱和汽车也不够智能的年代,你是否记得电视上曾经反复播放着某品牌机油滤清器的广告? 高档的机油滤清器的价格比普通品牌高出将近一倍,这对于用户来说无疑十分昂贵.因而这种高档品 牌的产品首次进入市场时曾经遭遇用户非常严重的抵触情绪.然而,随着它的卓越技术逐渐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同时有效减小故障发生的几率以及避免了昂贵的检修 费用.于是毫无疑问,相较于更换汽车引擎,人们还是更倾向于更换机油滤清器. 于是该产品逐渐获得了用户的青睐,并最终占据了市场的统治地位.

创建数据中心监控方案的最佳实践方案

本文中,我们将略过关于IT更新的一系列统计数据和趋势的简介,而把关注焦点聚焦于您的数据中心的监控实践方案. 我曾经有幸能够有机会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心环境合作过.是的,这些数据中心的环境类型都各有不同.一些数据中心采用电源HPC工作负载,而其他数据中心则使用云工作负载.然后,还有一些数据中心充当了存储孤岛和存储库,以及一些数据中心是私有的托管合作伙伴.每家企业组织都可能有不同类型的要求,设备和布局. 然而,现代数据中心的关键属性需要匹配最佳的监测机制.以下,我将为广大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最佳

数据中心监控自动化中的两个常见问题

如今,数据中心越来越趋于自动化,并已成为数据中心良好运营的强大力量.以下列出在数据中心监控自动化中经常出现的两个主要问题. 问题1:房间里的大象 "房间里的大象"是指人们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于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的社会现象.人们在进一步深入自动化之前,无论是自动发现,报告交付或警报触发操作,必须做出一个关键点:在某些方面,它被称为DPR周期.DPR代表检测,预防和响应. 警报是工作人员在发生错误时捕获错误的方式,但是由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来决定它们发生的原因,并找到一种防止错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解决方案能为管理者带来什么?

忙到无法节省时间 数据中心的管理效率可以通过浪费的时间和金钱来衡量.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分别来自美国和英国的200位数据中心管理者表示,运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解决方案这类工具可以使他们的工作"更容易.更快捷.更节省成本". 如果应用DCIM解决方案真的能节省时间并有效降低运营费用,那为什么调查发现仍有43%的数据中心管理者还在依靠人工方法替代DCIM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DCIM的应用呢?   没有时间或预算实施DCIM 英特尔委托Redshift调研机构深入探寻当下数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厂商DCiM公司合并重组

日前据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厂商DCiM solutions LLC公司已与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厂商IIS集团合并.该公司的新名称为Critical Environments Group(CEG),这个名称反映出比合并的这两家公司更加雄心勃勃. 更好将业务进行结合 DCiM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执行官MikeMc Clain表示:"DCiM公司去年收购了IIS集团,并整合成一家具有凝聚力的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合乎逻辑的举措.此次并购显著增强了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和客户群.此外,CEG公司目前在美国东西海岸

数据中心光纤网络需要更新的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光纤网络需要更新的解决方案 容量的需求的增长将持续上升,企业无法走出去进而建立自己的网络: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充分的预算.这包括进行网络采购,研发和实施的基于每一家企业的具体的实际基础设施的时间成本.企业内部的IT部门正在寻求各种外包的解决方案,以变得更有效率,简化通信项目,以满足不断到期的截止日期.您绝对不会随机选择一家网络供应商.因此,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现成的解决方案不再是可行的了.   光纤的要求 今天的光纤网络必须具备低延迟性.提供不同的路线,可扩展性和可靠的服务,以保持其竞

为您的数据中心寻找合适的DCIM系统

在今天的数据中心行业中,最热门的流行术语可能非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莫属了.现如今的几乎每款产品似乎提供了某种DCIM功能,并且还有几款独立的DCIM系统声称能够覆盖一切.但DCIM到底是什么?其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监控工具的出现,引发了一些问题.什么因素使得DCIM对您的企业是有价值的呢?其是否会有助于提高您企业的盈利能力呢?其能否执行您企业最初所需要的一切工作需求,并能够随着您企业的发展一起成长呢?部署实施DCIM及保持其更新需要花费您数据中心工作人员的多少工

实现直达线路的数据中心监控模式

在数据中心进行监控的时间,必须将使用的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这就意味着需要利用监视器将现场信息反馈给集中控制软件.生成的监测报告中应该包括数据中心内运行设备以及应用的可靠性.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参数.通过认真观察仪表,数据中心操作员可以对控制环境内运行的所有端对端活动进行监控. 但是TE连接 刚刚发布的Quareo,就为网络硬件监控增加了一个新层次.他们提供的连接点识别芯片技术,可以在不影响标准网络连接器使用的情况下添加硬件监控设备.这样的智能线路可以支持铜线和光纤网络,并且容许对通过网络连接的所有

构建云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需考量周全

数据中心正面临如何更加高效运转的挑战,而云计算正成为提升数据中心容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最近举办的"2012智慧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647.html">云数据中心"高峰论坛上,IBM发布了与市场调研机构IDC合作完成的<全球高效数据中心最佳实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近80%的数据中心没有实现高效运行. 基于此,IBM中国宣称将协手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与组织打造具有高可靠性.绿色高效等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