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搜索树的插入与删除(详细解析)_C 语言

题目:创建一个类,类中的数据成员时一棵二叉搜索树,对外提供的接口有添加结点和删除结点这两种方法。用户不关注二叉树的情况。要求我们给出这个类的结构以及实现类中的方法。

思路
添加结点:
添加结点其实很容易,我们只需要找到结点所行对应的位置就可以了,而且没有要求是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因此每次添加结点都是在叶子结点上操作,不需要修改二叉搜索树整体的结构。要找出添加节点在二叉搜索树中的位置,可以用一个循环解决。判断插入结点与当前头结点的大小,如果大于头结点则继续搜索右子树,如果小于头结点则继续搜索左子树。直到搜索到叶子结点,此时进行插入结点操作。如果插入的结点等于二叉搜索树中当前某一结点的值,那么退出插入操作,并告知用户该结点已经存在。

删除结点:
删除结点比较麻烦,因为需要调整树的结构,这是因为删除结点并不一定发生在叶子结点。如果删除的是叶子结点,那么操作非常简单,只是做相应的删除就可以了,但如果删除的是非叶子结点,那么就需要调整二叉搜索树的结构。调整的策略有两个。假设当前需要删除的结点为A,

1.找出A结点左子树中的最大值结点B,将B调整到原先A的位置。
2.找出A结点右子树中的最小值结点C,将C调整到原先A的位置。

这其中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指针操作,在下面的代码示例中并没有完成结点删除操作,等有空再补充研究一下。

代码示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dlib.h>
#include<cassert>
using namespace std;

//二叉树结点
struct BinaryTreeNode
{
    int m_nValue;
    BinaryTreeNode* m_pLeft;
    BinaryTreeNode* m_pRight;
};

class BST
{
public:
    BST(int value);//构造函数
    ~BST();//析构函数
    void AddNode(int value);//添加结点
    void DeleteNode(int value);//删除结点
    BinaryTreeNode* CreateBinaryTreeNode(int value);//创建一个二叉树结点
    void InOrderPrintTree();//中序遍历
    void InOrderPrintTree(BinaryTreeNode* pRoot);//中序遍历
    BinaryTreeNode* GetMaxNode(BinaryTreeNode* pNode);//求二叉搜索树最大值
    BinaryTreeNode* GetMinNode(BinaryTreeNode* pNode);//求二叉搜索树最小值

private:
    BinaryTreeNode* pRoot;
};

//构造函数
BST::BST(int value)
{
    pRoot=CreateBinaryTreeNode(value);
}

//析构函数
BST::~BST()
{
    delete pRoot;
    pRoot=NULL;
}

//创建二叉树结点
BinaryTreeNode* BST::CreateBinaryTreeNode(int value)
{
    BinaryTreeNode* pNode=new BinaryTreeNode();
    pNode->m_nValue=value;
    pNode->m_pLeft=NULL;
    pNode->m_pRight=NULL;
    return pNode;
}

//求二叉搜索树最大值
BinaryTreeNode* BST::GetMaxNode(BinaryTreeNode* pNode)
{
    assert(pNode!=NULL); // 使用断言,保证传入的头结点不为空
    //最大值在右子树上,因此一直遍历右子树,让pNode等于其右子树;如果只有一个结点则直接返回pNode
    while(pNode->m_pRight!=NULL)
    {
        pNode=pNode->m_pRight;
    }
    return pNode;

}
//求二叉搜索树最小值
BinaryTreeNode* BST::GetMinNode(BinaryTreeNode* pNode)
{
    assert(pNode!=NULL); // 使用断言
    //最小值在左子树上,整体思路跟求最大值相同。
    while(pNode->m_pLeft!=NULL)
    {
        pNode=pNode->m_pLeft;
    }
    return pNode;
}
//二叉搜索树添加结点
void BST::AddNode(int value)
{
    BinaryTreeNode* pInsertNode=CreateBinaryTreeNode(value);//初始化需要创建的结点。
    BinaryTreeNode* pNode=pRoot;
    while(true)
    {
        //如果插入的值在二叉搜索树中已经存在,则不进行插入操作,跳出循环。
        if(pNode->m_nValue==value)
        {
            cout<<"结点值已经存在"<<endl;
            break;
        }

        //寻找结点插入的位置,如果待插入结点小于当前头结点,则继续搜索左子树
        else if(pNode->m_nValue > value)
        {
            if(pNode->m_pLeft==NULL)//如果当前头结点是叶子结点了,那么直接将待插入结点插入到左子树中,然后跳出循环
            {
                pNode->m_pLeft=pInsertNode;
                break;
            }
            else//否则继续遍历其左子树
                pNode=pNode->m_pLeft;
        }
        //思路跟上述相同
        else if(pNode->m_nValue < value)
        {
            if(pNode->m_pRight==NULL)
            {
                pNode->m_pRight=pInsertNode;
                break;
            }
            pNode=pNode->m_pRight;
        }
    }

}

//未完成
void BST::DeleteNode(int value)
{
    BinaryTreeNode* pNode=pRoot;
    while(true)
    {
        if(pRoot->m_nValue==value)//如果是头结点
        {
            if(pRoot->m_pLeft!=NULL)
            {
                BinaryTreeNode* pLeftMaxNode=GetMaxNode(pRoot->m_pLeft);
            }
            else if(pRoot->m_pRight!=NULL)
            {

            }
            else
            {
                delete pRoot;
                pRoot=NULL;
            }
        }

        if(pNode->m_nValue==value)
        {
            if(pNode->m_pLeft!=NULL)
            {

            }
            else if(pNode->m_pRight!=NULL)
            {

            }
            else
            {

            }
        }
    }
}
void BST::InOrderPrintTree(BinaryTreeNode* pRoot)//中序遍历
{
    if(pRoot!=NULL)
    {
        //如果左子树不为空,则遍历左子树
        if(pRoot->m_pLeft!=NULL)
            InOrderPrintTree(pRoot->m_pLeft);
        //遍历左子树的叶子结点
        cout<<"value of this node is "<<pRoot->m_nValue<<endl;
        //如果右子树不为空,遍历右子树
        if(pRoot->m_pRight!=NULL)
            InOrderPrintTree(pRoot->m_pRight);
    }
    else
    {
        cout<<"this node is null."<<endl;
    }
}
//因为需要使用递归来进行中序遍历,所以还需要调用一个带参数的中序遍历函数
void BST::InOrderPrintTree()//中序遍历
{
    InOrderPrintTree(pRoot);
}
void main()
{
    BST* b=new BST(10);//初始化类的时候定义了二叉搜索树的头结点,这样省去了头结点为空的判断
    b->AddNode(6);
    b->AddNode(14);
    b->InOrderPrintTree();
    system("pause");
}

时间: 2024-11-23 13:27:06

二叉搜索树的插入与删除(详细解析)_C 语言的相关文章

C语言之单链表的插入、删除与查找_C 语言

单链表是一种链式存取的数据结构,用一组地址任意的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要实现对单链表中节点的插入.删除与查找的功能,就要先进行的单链表的初始化.创建和遍历,进而实现各功能,以下是对单链表节点的插入.删除.查找功能的具体实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typedef int ElemType; /** *链表通用类型 *ElemType 代表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struct

VC中Tab control控件的用法详细解析_C 语言

1. 新建一个MFC工程, 取名MyTab, 选择Dialog based, 然后Finish. 2. 删除对话框上默认添加的三个控件. 添加Tab Control控件并在Property属性中设置ID为IDC_TABTEST 在More Styles里勾上Bottom. 调速尺寸使其布满整个对话框, 我这边Tab Control的尺寸最后为164X203. 在ClassWizard为其添加变量, 变量名为m_tab. 类型为CTabCtrl. 3. 在对话框的初始化函数OnInitDialog

vector,map,list,queue的区别详细解析_C 语言

1.vector  (连续的空间存储,可以使用[]操作符)快速的访问随机的元素,快速的在末尾插入元素,但是在序列中间岁间的插入,删除元素要慢,而且如果一开始分配的空间不够的话,有一个重新分配更大空间,然后拷贝的性能开销. 2.deque (小片的连续,小片间用链表相连,实际上内部有一个map的指针,因为知道类型,所以还是可以使用[],只是速度没有vector快)快速的访问随机的元素,快速的在开始和末尾插入元素,随机的插入,删除元素要慢,空间的重新分配要比vector快,重新分配空间后,原有的元素

STL常用容器详细解析_C 语言

STL是C/C++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模板,而其中定义的各种容器也是非常方便我们大家使用.下面,我们就浅谈某些常用的容器.这里我们不涉及容器的基本操作之类,只是要讨论一下各个容器其各自的特点.STL中的常用容器包括:顺序性容器(vector.deque.list).关联容器(map.set).容器适配器(queue.stac). 1.顺序性容器 (1)vectorvector是一种动态数组,在内存中具有连续的存储空间,支持快速随机访问.由于具有连续的存储空间,所以在插入和删除操作方面,效率比较慢

C++中的friend函数详细解析_C 语言

为什么要使用友元函数 在实现类之间数据共享时,减少系统开销,提高效率.如果类A中的函数要访问类B中的成员(例如:智能指针类的实现),那么类A中该函数要是类B的友元函数.具体来说:为了使其他类的成员函数直接访问该类的私有变量.即:允许外面的类或函数去访问类的私有变量和保护变量,从而使两个类共享同一函数. 实际上具体大概有下面两种情况需要使用友元函数:(1)运算符重载的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友元.(2)两个类要共享数据的时候. 使用友元函数的优缺点 优点:能够提高效率,表达简单.清晰. 缺点:友元函数破环

二叉搜索树非递归方式删除节点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h"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 node*lChild ; node*rChild ; }TreeNode ; void Insert(TreeNode**root,int data) //向二叉查找树中插入元素 采用非递归思想 { TreeNode * p=*root ;//获得根结点 TreeNode*q=new TreeNode ;//分配一个要

C++ 在堆上开辟与释放二维、三维指针详细解析_C 语言

学习C++新手通常会对指针的使用比较头疼,其实指针的概念很简单,只要能悟清楚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能对指针有一定的认识了: 例如 int *a = new int[10]; 一维指针其实就相当于一维数组,不用去看书上所说的数组在内存中的首地址这些晦涩的话,以此类推 二维指针就相当于二维数组,新手对一维数组的开辟与释放比较容易熟悉,例如上面的a 释放就是 delete []a; a = NULL; 注意a = NULL; 必须要加上,这样是为了避免这个指针会变成"野指针".写程序时一定要注

C语言中的内联函数(inline)与宏定义(#define)详细解析_C 语言

先简明扼要,说下关键:1.内联函数在可读性方面与函数是相同的,而在编译时是将函数直接嵌入调用程序的主体,省去了调用/返回指令,这样在运行时速度更快. 2.内联函数可以调试,而宏定义是不可以调试的.内联函数与宏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程序编写者对于既要求快速,又要求可读的情况下,则应该将函数冠以inline.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探讨一下内联函数与宏定义. 一.内联函数是什么?内联函数是代码被插入到调用者代码处的函数.如同 #define 宏(但并不等同,原因见下文),内联函数通过避免被调用的开销来提

STL list链表的用法详细解析_C 语言

本文以List容器为例子,介绍了STL的基本内容,从容器到迭代器,再到普通函数,而且例子丰富,通俗易懂.不失为STL的入门文章,新手不容错过! 0 前言1 定义一个list2 使用list的成员函数push_back和push_front插入一个元素到list中3 list的成员函数empty()4 用for循环来处理list中的元素5 用STL的通用算法for_each来处理list中的元素6 用STL的通用算法count_if()来统计list中的元素个数7 使用count_if()的一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