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酒店由于其满足大众的属性迅速的成长起来,他是市场的产物。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我有些想法,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也许这只是IBIS的一篇新闻稿,无需多说,但是执笔的人如果完全放弃了实事求是的观点,那实在是有误人之嫌,并且声明本人非常喜欢ibis这个品牌,无任何偏见,而且我们这一批做经济型酒店(2002年在如家)的人都是读着雅高的经典《一个银河系的诞生》走过来的)
1.经济型酒店行业的“东风压倒西风”——这一观点纯属歪理邪说。
说的可能有点重,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这要从经济型酒店的客源市场入手,经济型酒店由于其价格的特性决定了他只是针对本土的消费者的,多集中于本土的中小型商务客人,注意这是行业属性,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均是如此,即便是雅高集团的ibis最成功的也是在欧洲国家,在雅高进入美洲市场之后采用的最有效的策略也是在于收购本土品牌。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市场能够做好中国的经济型酒店的一定是本土的品牌。
说到这里相信有人会不服气,会问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市场高星级酒店全部是外资的经营的好呢?这问题就问到点子上了,高端酒店集团的客人是全球那20%顶尖的商务客人,他们是全球性开展商务活动的,他们在全球选择的都属于他们熟知的那些高端品牌,国内的本土高端酒店由于没有形成集团化、品牌化的优势,也就在这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了,因此,高端与经济型酒店的客群是截然不同的。毕竟80%的中小型商务客人是在本土范围内活动的。
2.以宜必思为代表的外资经济型酒店将依赖其管理和人才上的优势在品牌差异化的方向上获得更大的发挥余地——这一观点完全脱离实际
我们先看管理,中国式的管理会和国外完全一样嘛?中国消费者的住宿要求和国外完全一样嘛?如果是这样,B&B的模式岂不早已盛行,青年旅社岂不更受欢迎,想像一下,花40-50元租一张床过夜,同屋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一个年轻的中国白领能够安然的睡好这一夜吗?能够不担心他的行李和钱财被盗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中国消费者对住宿的要求与国外是有差别的。再来说ibis的实例,2003年,ibis在天津开了第一家门店,我亲身去体验过,就硬件设施毋庸置疑,确实不错,因为成本摆在那里,但是当时我发现的几个问题ibis今天已经全部改整过来了,说明国外的管理照搬是没用的,比方说当时的ibis房间不提供任何饮用水及相关设施,只在每层楼面的过道处有一台饮水机,中国消费者能接受冬天光着身子到走廊去接水喝吗?当然不会,但在国外这种管理不存在问题,因为水龙头打开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呀。那么ibis完全采用中国管理可行吗?2006年,我去考察过ibis在国内的第2家店,在成都,这家店应该是ibis接受了第一家店的教训后更多的融入了中国的管理,但是问题接踵而来了,客房门的铰链在使用不到半年的时候已经生锈,不太好用了。前台则采用的西式管理,不接受投诉,忘记预定、对客人爱答不理。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国外由于用工成本的问题确实是实行前台无人化管理,可在国内并非如此,我们有富余的劳力,我们的消费者满足于酒店提供的服务,而我们却要西化的管理,不知道是不是办起来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据我所知,目前的ibis已经在这方面更多的学习了国内的先进管理模式,更加满足国人的需求。
再来看人才,我在锦江之星担任了很久专职讲师的角色,也给中国饭店协会、中国经济型酒店网兼职上过很多总经理的培训课程,我承认目前国内的经济型酒店、三星级以下酒店的总经理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是最熟悉国情的,他们是最了解怎样和周边的政府、社区搞好关系的,难道国外的酒店集团要引进外籍人士来管理经济型酒店吗?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不是,他有什么人才优势呢?难道他的培训体系比我们这些既有国外酒店知识、又有国内实战经验的人培训更有效?我不相信。
3.自2004年进入中国以来,宜必思一直坚持在华投资并同时进行管理,全部直营。具体来说,就是直接买地盖楼,坚持从买地皮、造楼到运营都由自己一手包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条不想多言,西安的解放路上有一家ibis,请那些照本宣科的人去实地考察一下,这家酒店是不是ibis一手建起来的。
4.国际品牌通过稳扎稳打塑造“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品牌形象,而国内品牌如家、7天等国内经济型酒店则通过高速扩张,攫取市场份额,力求规模经济。——盲目的崇洋媚外我不知道是不是悲哀
经济型酒店的立足之本就是品牌,而高速扩张、扩大规模一方面是在市场初期确立自己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或者说更主要的是为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一种必要手段。国外的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走过这个阶段,国内属于初创期,走的路和国际品牌毫无二致,怎么能用经过几十年发展的品牌跟国内只发展了几年的品牌去比,就像那几十岁的人和几岁的人比谁吃的米多,这种盲目的崇拜真的是可悲呀。
而且国内的经济型酒店集团在哪方面的附加值和性价比又低于国外品牌了呢?没有做过的人永远不会了解搭建一个品牌所要耗费的精力,无论是从门店的软硬件设施,还是品牌集团的中央系统搭建,没有不是倾注全力为消费者考虑的。
5.2009年初,法国酒店集团雅高(Accor)下属经济型连锁酒店宜必思(Ibis)突然在中国市场上罕见的10天内一连开出5家店,并计划至2009年底将其在华开店数翻番。——那又如何呢?
雅高在全球的平均开店速度就是2天一家店,在中国却只保持了10天,时间似乎短了一点。反观国内的品牌,近两年平均1年都是开业100家店以上,也就是3天多一点就1家新店,速度也不慢。ibis在国内目前也就20几家店,翻一番40家店,还达不到大品牌一个区域的门店数量,真的不知道对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如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确实有很多的舶来品,但中国也确实是一个具有很多本土特色的国家,这与他悠久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可以的强调国外的同类产品就一定比国内的好我是不认同的,这要密切关注当地市场的具体情况。无论是雅高、还是ibis,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品牌,我也非常关心他们的发展,但是我相信ibis的高层也相信在中国的发展是有很大的瓶颈的,他在欧洲市场的成熟的中央支持系统对国内的支持微乎其微,他完全是在重新开始征战一个市场。
写这篇文章,这是想提醒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同志们,不要拿无知当理论,到处去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