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壳人的欲望:等待有人买下所有烂账单警惕谣言

“一定要关注卖方的情绪变化。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停提出新的要求,或者怀疑自己在交易中会不会吃亏、会不会卖的太便宜。”  理财周报重大课题研究组 滕晓萌/撰述  “买壳卖壳到底最后能不能成,财务的问题不重要,法律的问题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卖壳方的想法。”在从业十余年之后,一家券商并购重组部门的负责人总结出这样的经验。  反观市场,大部分卖壳公司的路径如出一辙:产业几乎被市场淘汰、主营业务亏损严重、债务缠身,除了置入资产外,上市公司几乎没有办法摆脱退市甚至破产的阴影。  但有的公司重组一帆风顺、甚至数次重组;有的虽然传闻缠身,但都只开花不结果。在投行眼中,后一种情况,十之八九,是公司原有管理层和股东对重组期望太高、漫天要价,导致无法完成。  谨防卖壳方情绪波动  “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停提出新的要求,或者怀疑自己在交易中会不会吃亏、会不会卖的太便宜。”  曾经有一家投行介入过一个“难搞”的上市公司重组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原有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几乎已经毫无希望,卖壳得情急切;而买方的业务也有周期性,因此非常希望能够尽快置入上市公司,上市获取溢价。  看上去,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项目。  按照行规,壳的买家除正常地承担债务、支付买壳费之外,还会私下给
卖家一些钱。这个项目中,买家大方地拿出几千万,表示可以私下对卖壳方做出补偿。  但卖壳的公司犹豫了。公司大股东说,希望能在交易宣布前,自己通过代持方式,在拟注入的资产中占有一些股份。  对于投行而言,这样的要求就是一个字“贪”。  几经磋商,买家仍然接受了这一条件,安排壳公司股东入股自己旗下资产。  但是在漫长的谈判中,时间逝去。这项拟注入的资产,已经从盈利转成了衰退。这一借壳计划,最终未能实施。  几乎每个操作过重组项目的投行,都有类似的辛酸记忆:全力撮合的项目,最终因为卖方临阵变化,而最终流产。  “一旦项目进入操作阶段,一定要关注卖方的情绪变化。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停提出新要求,或者怀疑自己在交易中会不会吃亏、会不会卖的太便宜。”一家以并购闻名的投行内部人士表示。  另一位投行负责人表示,一般来讲,如果卖壳方的实际控制人自己非常了解资本运作,对于壳公司的价格有合理预期、买壳方也是自己找的,成功的把握就比较大。重组如果是地方国资委主导,从当地注入其他国有资产看,一般来讲双方沟通环节的问题也不会太大。  被认为最“难搞”的,是出身实业的一批企业家们。他们公司上市多年,因为各种原因一路亏损直至被迫卖壳;但是他们对于一般资本市场规则并不了解,对于买壳方和中介机构始终怀有戒心,可能出现临时变更条件甚至反悔的情况。这种公司,往往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投行做大量沟通工作。  国企最看重历史问题  国有股东除了收到买壳费。更重要的是希望买方能够承担自己的债务、职工就业等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大量的“壳”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地方国企,地方国资系统成为不可忽视的大卖家。  对于这些地方官员而言,上市公司的多少,是重要的一项政绩考核指标。  同时一些地方,会将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为地方平台融资、或者利用上市公司为地方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因此这些地方对于上市公司的壳资源非常珍视。  一家北方省会城市的上市公司,早在多年前已经面临主营业务下滑严重,上市公司几乎无工可开的问题。  但和其他很多公司一样,这家公司的股价并没有表现太糟糕。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家股本不大的企业是一个潜在的壳。当地各种企业即将出手重组的传言也不绝于耳。  但当地有实力、行业有吸引力的企业并不多。谈判过程中,还遇到诸如潜在买家顺利通过IPO上市、潜在买家自己行业也不景气、潜在买家领导层变化等一系列事件。  最终,进入这个壳的是一家民营企业。这家民营企业最后胜出的关键在于,承诺解决亏损严重的老国企令人头疼的债务、改制等问题。  对于很多类似的壳而言,国有股东除了收到买壳费,更重要的是希望买方能够承担自己的债务、职工就业等问题,从而实现共赢。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会较为排斥外地企业。  卖方最直接收入是减持  买壳方一般会私下给卖壳方一些好处。有一些通过买壳方实际控制人实现,有一些通过其背后力推的PE等投资机构实现。  一般而言,卖壳方除了转移债务,获得买壳方支付的买壳费和私下补偿金之外,没有其他收入。希望在重组之后,继续从拟置入资产中分一杯羹的,毕竟是极少数公司。  但是近几年,不少卖壳方在重组方案实施前,往往还会有非常明显的大宗交易减持。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一般是应买壳方要求,希望将自己的股权降至30%以下,从而避开要约收购红线。否则按照《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买壳方买入超过30%的股份,就必须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般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获得的收入,往往成为这些大股东在重组过程中实际获得的第一笔收入。  此后,方是买壳方通过增资、购买、换购等各种手段,支付的费用。  此外,买壳方一般会私下给卖壳方一些好处。有一些通过买壳方实际控制人实现,有一些通过其背后力推的PE等投资机构实现。  最令市场头疼的是,有一些被认为“漫天要价”的壳,由于其股东大量质押股权,必须经常放出借壳的绯闻,方能保证壳资源股价不降,依然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股东提供资金。  但这些壳实际并不活跃。股东并不愿意实际放弃上市公司这块肥肉。宁可每隔两三年就通过各种手段“保壳”,也不愿意实际卖出。众多绯闻,最后也往往无疾而终。

时间: 2024-09-19 13:18:33

卖壳人的欲望:等待有人买下所有烂账单警惕谣言的相关文章

卖壳人欲望:等待有人买下所有烂账单警惕谣言

"一定要关注卖方的情绪变化.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停提出新的要求,或者怀疑自己在交易中会不会吃亏.会不会卖的太便宜.""买壳卖壳到底最后能不能成,财务的问题不重要,法律的问题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卖壳方的想法."在从业十余年之后,一家券商并购重组部门的负责人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反观市场,大部分卖壳公司的路径如出一辙:产业几乎被市场淘汰.主营业务亏损严重.债务缠身,除了置入资产外,上市公司几乎没有办法摆脱退市甚至破产的阴影.但有的公司重组一帆风顺.甚至数次重组:有的虽然

微博曝有人买下斯里兰卡海岛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2145.html">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一个美丽的岛国,也是一个旅游胜地.曾经在合肥红星路上开店的关蕾,去斯里兰卡买下了一个2平方公里的小岛,约100万9001.html">人民币左右,比在合肥买一套房子还便宜.这样一则消息在微博上传出后,网友纷纷表示羡慕. 微博曝有人买海岛 "还记得红星路上那个名叫I love hefei的小店么,店主是位上海女孩,她热爱旅行,常飞二十多个小时去古

同洲电子巨亏6亿 或遭实控人另类卖壳

昔日机顶盒巨头.被称为"数字电视第一股"的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洲电子",002052.SZ)正深陷巨亏困境,公司连续四年业绩下滑,控股权也一直悬而未决. 近日,同洲电子披露了2016年年度报告,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5.19%:净利润亏损达6.10亿元,较上年同期锐减1009.17%. 在贴上"巨亏"标签的同时,5月23日,同洲电子还因信披违规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据监管函,公司2016年度经

两年漫长重组路:汇通闭门不见人卖壳没时间表

并不是"卖壳"方案本身行不通,如果能寻觅到优质的资产置入,重组则指日可待 南方汇通(000920.SZ)待"壳"而沽不是一两天. 这不是炒冷饭,但是显然也已经不新鲜,三年来南方汇通重组的风声一直不曾间断.但是何时提上日程至今未知.2008年那次重组失败,也给投资者们泼了一盆凉水.但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南方汇通如果不重组,就面临和中国南车(601766.SH)同业竞争的困境. 在央企重组大刀阔斧,高铁概念风生水起的当下,南方汇通拖了三年之久的重组,会如何演绎? 艰难的

麦考林:现金吃紧面临退市 或卖壳自救

摘要: 查看最新行情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20日收盘, 麦考林 股价为3.91美元.2010年10月26日,麦考林登陆 纳斯达克 .上市首日,其最高股价达18.50美元. 曾经头顶中国B2C电商第一股的麦考林  查看最新行情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20日收盘, 麦考林 股价为3.91美元.2010年10月26日,麦考林登陆 纳斯达克 .上市首日,其最高股价达18.50美元. 曾经头顶"中国B2C电商第一股"的麦考林,从曾经的明星股票已经走到退市边缘. "在IPO冲动下,被资本带

中国B2C第一股麦考林面临退市现金紧或卖壳自救

麦考林:现金吃紧面临退市股价不足上市时1/4,现金流吃紧:分析称,若发展颓势无力扭转或卖壳自救截至美国东部时间9月20日收盘,麦考林股价为3.91美元.2010年10月26日,麦考林登陆 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其最高股价达18.50美元.曾经头顶"中国B2C电商第一股"的麦考林,从曾经的明星股票已经走到退市边缘."在IPO冲动下,被资本带入歧途,过度包装.为上市进行盲目的扩张."麦考林以其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成为电商类中概股的反面典型.独立电商分析师陈寿送认为,麦考林的

任正非:小公司别讲复杂价值观 认真磨好豆腐就有人买

任正非 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又与华为员工座谈,这次座谈的对象是华为公司日本代表处.日本研究所员工. 根据华为公司旗下微信号"心声社区"披露的座谈纪要,在这场今年4月举行的座谈会中,任正非回答了员工提出的15个问题.任正非的开场白,是鼓励员工提问,"不限制任何问题,也不怕大家问题尖锐." 一名华为员工提及,有教授希望华为承担更多责任,任正非对此回应称,"首先我们是一个商业公司,我们不应该过问政治--我们认为还是要踏踏实实地为客户做好服务,这样我们就会赢得

精伦电子称“错过卖壳机会”绯闻对象有湖北日报

精伦电子(行情,问诊)被借壳的传言一直就有,绯闻对象包括中国镁业.橡果国际.湖北日报等等大型企业,但都无疾而终 从许多方面来看,毫无疑问,精伦电子(600355.SH)是优质的壳资源. 市值方面,精伦电子总市值12.6亿元,低于15亿的标准:总股本2.46亿股,低于3亿股的标准:股价5.12元,刚刚超过基准线5元. 金融界盈利宝,活期储蓄利率提升1000% 从股权结构看,精伦电子股权比例极为分散,机构股东占比极小.截至2013年6月30日,第一大股东张学阳持股18.47%:第二大股东蔡远宏持股5

精伦电子称错过卖壳机会绯闻对象有湖北日报

精伦电子被借壳的传言一直就有,绯闻对象包括中国镁业.橡果国际.湖北日报等等大型企业,但都无疾而终 理财周报重大课题研究组 杨流茂/撰述 从许多方面来看,毫无疑问,精伦电子(600355.SH)是优质的壳资源. 市值方面,精伦电子总市值12.6亿元,低于15亿的标准:总股本2.46亿股,低于3亿股的标准:股价5.12元,刚刚超过基准线5元. 从股权结构看,精伦电子股权比例极为分散,机构股东占比极小.截至2013年6月30日,第一大股东张学阳持股18.47%:第二大股东蔡远宏持股5.66%:第三.第